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91.
石首鱼类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石首鱼科(Sciaenidae)。它们是一群较暖水性鱼类,分布范围广泛。由于中国大陆架面积非常广大,为一浅海盆地,且多为泥沙底质,环境很适合石首鱼类的生长,故种类繁多,有13属37种,居世界首位。但多年来的狂捞滥捕加上外部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中国近海的许多石首鱼类野生资源枯竭,因此南部沿海许多地区开展了石首鱼类的人工养殖。大黄鱼、黄姑鱼、双棘黄姑鱼、美国红鱼都是我国沿海重要人工养殖石首鱼类。  相似文献   
492.
通过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分子筛层析并采用抑菌活性和SDS-PAGE跟踪检测,从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WY110菌株中分离纯化到一种对稻瘟病菌具有拮抗活性的抗菌蛋白P2(分子量约26kD)。平板抑菌试验表明,在PDA培养基上1.5μg纯化的P2蛋白即可有效地抑制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并对所测试的稻瘟病菌不同菌株均表现出抑菌活性。对P2蛋白的N—端测序结果表明,N—末端24个氨基酸序列为H2N—Ala—Asn—Val—Phe—Trp-Glu—Pro—Leu—Ser—Tyr—Tyr—Asn—Pro—Ser—Thr—Trp—Gln—Lys—Ala—Asp—Gly—Tyr—Ser—Asn—。以此为靶序列在网上用BlastP程序对蛋白质序列数据库进行了类似性检索,发现其与来源于芽孢杆菌的β-1,3-1,4-葡聚糖酶前体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进一步用此酶的特异底物地衣多糖进行了定性检测,验证了P2蛋白具有β-1,3-1,4-葡聚糖酶的活性。在此基础上,根据P2蛋白N-末端氨基酸序列及此酶C-端保守性序列设计合成了两端引物,以WY110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高保真扩增获得了P2蛋白编码基因的全序列,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其5′端72个核苷酸序列与蛋白N-端已知的24个氨基酸序列完全吻合,序列全长为636bp(GenBank登录号:AF284449),编码212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一例来源于Paenibacillus polymyxa的β—1,3-1,4-葡聚糖酶基因(gluB)相比,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4%和88.7%。β-1,3-1,4-葡聚糖酶具有抗稻瘟病菌活性尚未见报道。P2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为水稻抗病基因工程提供了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的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493.
以木札岭世界地质公园3 hm2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胸径结构、群落分类和主要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 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31科52属85种, 以蔷薇科、桦木科、卫矛科、忍冬科、杨柳科和槭树科为主, 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为群落内优势种, 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0.0%和28.24%。物种径级分布遵从典型的倒“J”型, 植物群落更新状况良好。多元回归树经过交叉验证认为可将该样地划分为4个群落类型: 1)锐齿槲栎+华山松+秦岭木姜子(Litsea tsinlingensis) +微毛樱桃(Cerasus clarofolia) +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群落; 2)锐齿槲栎+腺柳(Salix chaenomeloides) +湖北花楸(Sorbus hupehensis)群落; 3)锐齿槲栎+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微毛樱桃+秦岭木姜子群落; 4)锐齿槲栎+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秦岭木姜子+山梅花(Philadelphus incanus)群落。在完全随机分布模型下, 样地中主要物种在整个研究尺度中全部呈聚集分布, 并且这些物种主要聚集分布在不同的生境中, 具有明显的地形生境偏好;在异质性泊松分布模型下, 这些物种在不同尺度上主要呈随机分布或规则分布。该研究结果表明地形生境异质性是影响木札岭样地物种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通过该研究可增加对木札岭世界地质公园植物组成、群落结构和群落分布的认识, 同时可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4.
2016年8月至12月,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69台红外相机(1台丢失,3台损坏),对区内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进行连续监测。共记录到11种兽类和16种鸟类,包括1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4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灵狸Prionodon pardicolor、猕猴Macaca mulatt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仙八色鸫Pitta nympha)。其中,相对丰富度最高的兽类为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RAI=15.22)、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RAI=9.58)、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RAI=1.46)、鼬獾(Melogale moschata)(RAI=1.04)、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RAI=0.57);相对丰富度最高的鸟类为紫啸鸫(Myiophoneus caeruleus)(RAI=3.79),白鹇(RAI=3.25),橙头地鸫(Zoothera citrina)(RAI=0.45),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RAI=0.45)。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仙八色鸫、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灰翅鸫(Turdus boulboul)、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绿翅金鸠(Chalcophaps indica)、黄嘴栗啄木鸟(Blythipicus pyrrhotis)为保护区新记录。活动节律分析结果显示,白鹇和紫啸鸫为昼行性动物,帚尾豪猪和鼬獾为夜行性动物,结果与传统方法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茂兰保护区中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资源,为保护区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95.
拉萨河谷草地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和DCA、CCA排序的方法,对拉萨河谷草地23个样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TWINSPAN数量分类将拉萨河谷草地群落划分成8种类型,拉萨河谷的草地群落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格局。(2)TWINSPAN分类所划分的各群落在DCA排序图上都有各自的分布范围和界限,说明DCA排序能较好的反应各群落与其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同时,TWINSPAN的分类结果也在排序图上得到较好的印证。(3)样点DCA排序的第一轴基本反映了海拔高度的变化梯度,第二轴基本反映了坡向的变化。(4)样点CCA排序表明,影响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海拔,其次是坡向。CCA排序进一步阐明了拉萨河谷草地群落分布决定于海拔和坡向等环境因子,并间接验证了TWINSPAN的分类结果。(5)物种CCA排序和TWINSPAN分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中物种的分布格局与植物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物种的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群落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96.
气候变暖对西北雨养农业及农业生态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升髙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农业生态和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气候变暖对农业发展、农业生态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气候变暖对作物生育期、形态特征、植物生理、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是认识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的科学基础。本文在给出西北区域气候变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气候变暖对西北旱作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林果生长发育、生理生态、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的进展,以及气候变暖对农田生态环境、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影响的主要进展。提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西北地区应对全球变暖的农业研究重点,即:充分利用模拟、试验、观测手段,揭示气候变化多因子对主要农作物的综合影响;探索气候变暖对主要作物生理生态的影响;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研究,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技术研究;进行精细化动态农业种植区划、农业结构布局及种植制度方面应对气候变暖的技术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497.
桑昱  陶晶  姚玉峰 《微生物学报》2013,53(4):321-327
细菌细胞的分裂调控机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在细胞中部形成一个隔膜,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是一个多因子参与调控的过程.Z环(FtsZ ring)是分裂体的支架,Z环形成的位置不仅是隔膜形成的位置还决定着细胞分裂位点,Z环在不正确的位置形成会导致细胞不均等分裂.目前研究已经发现了细胞分裂的多种调控包括Min系统、类核闭塞、MipZ蛋白,通过不同机制可以有效避免Z环的组装,从而阻止了分裂体在不正确的位置形成.就目前研究的Z环形成的过程以及影响Z环定位的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8.
树鼩进化分类地位的分子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树鼩隶属攀鼩目,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南部等地区。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如体型小、脑-体重比例高、生殖周期短、寿命短和饲养成本低等,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被认为是可望替代灵长类动物的新型实验动物。然而,关于树鼩与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明确树鼩的分类地位是创建实验动物的重要研究基础。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树鼩分类地位探讨的分子证据。在现有的研究中,大部分核DNA序列研究,包括近期树鼩全基因组序列分析,都支持树鼩是灵长动物的近缘旁系群,然而绝大部分基于线粒体DNA序列的研究却显示树鼩与啮齿动物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这样的分歧主要是由于线粒体序列和核基因数据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算法导致。综合现有不同DNA数据的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树鼩作为灵长类的近亲这一结论应该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499.
应用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贝氏高原鳅(Triplophysa bleekeri)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贝氏高原鳅仔、稚鱼呈线性生长趋势.仔鱼出膜后1~2d为内源性营养阶段,3d进入混合营养阶段,15 d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初孵仔鱼口凹已经出现,出膜后3d与外界相通,9d口咽腔基本发育完成.8d食道发育基本完成.初孵仔鱼消化道雏形已现,但胃肠未明显分化.出膜后64 d胃小凹处出现胃腺,胃消化功能基本完备.初孵仔鱼肠道已经分化,出膜后27 d肠基本发育完成.初孵仔鱼具有肝前体,出膜后2d肝细胞开始分化,7d肝中出现明显的中央静脉和肝细胞索,肝组织结构与成体差异不大.3d肝前端出现胰组织,4d具有胰雏形,5d完整胰出现,胰腺细胞之间具有大量嗜曙红酶原颗粒物质;9d胰岛出现,胰组织基本发育完成.64 d消化系统各部分组织结构发育基本完成.贝氏高原鳅消化道的形态发育需要很长的时间,出膜后64 d胃肠仅前端膨大,无任何弯曲;85 d胃与食道呈直角弯曲后下行,但胃肠无明显分界;120 d胃弯曲为“Z”形后笔直下行,胃肠仍无明显分界,肝为一整体,未见分叶.1龄幼鱼,消化系统解剖结构与成鱼相似,但肝缺少右叶,肠缺少胃背面的圆环形弯曲.贝氏高原鳅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特点和仔鱼的营养方式可能体现了长江以南地区冬天繁殖鱼类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一般规律和仔鱼的营养趋势.  相似文献   
500.
探讨了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不同外植体在不同激素的不同浓度及组合培养基中的培养及再生情况,建立了紫苏的高效快捷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再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茎尖、真叶、子叶和下胚轴;(2)茎尖无论有无激素处理,再生率都在85%以上,添加合适的激素可提高增殖系数。真叶在MS+TDZ 0.05 mg/L~0.1 mg/L范围处理下再生率均达70%左右。子叶最适激素组合为MS+KT 1.0 mg/L+IAA 1.0 mg/L,再生率22.22%。下胚轴最适激素组合为MS+6-BA 1.0 mg/L+IAA 1.0 mg/L,再生率14.61%;(3)再生苗在1/2 MS中生根良好,生根率达86.67%,平均根长7.36 cm;(4)真叶外植体可形成叶簇,并可反复诱导不定芽发生,增殖能力强,培养周期短,是最理想的外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