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利用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胃癌组织PIK3CA基因突变。方法:从胃癌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PCR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PIK3CA基因突变;焦磷酸测序验证检测结果。结果:中国西部地区144例胃癌组织样本中PIK3CA_E542K(1624G>A)突变携带率为77.6%,PIK3CA_E545K(1633G>A)突变携带率为84%。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结果与焦磷酸测序结果达到100%吻合。结论:建立了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初步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胃癌组织PIK3CA基因PIK3CA_E542K(1624G>A)和PIK3CA_E545K(1633G>A)位点突变频数。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对1例胃血管球瘤进行组织学表现、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特点:肿瘤细胞围绕薄壁血管呈实性排列,大小一致,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染或透亮,界限清楚。免疫组化特点:肿瘤细胞表达SMA(++)、Vimentin(+++)。结论:胃血管球瘤是胃一种少见的肿瘤,易误诊为胃肠间质瘤、平滑肌瘤及类癌,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形态学观察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非拔牙矫治中GMD矫治器的疗效和适应症。方法:选择36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病例,主要表现为以乳磨牙早失形成的磨牙近移或上牙列轻中度拥挤的的非拔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GMD推磨牙装置远移磨牙开辟后牙间隙。结果:36例患者中除1例因上切牙唇倾致患者对面形不满意而改行拔牙矫治外其余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第一磨牙平均远移5.6mm,远移到位平均4-5个月。磨牙建立中性关系。结论:GMD装置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推磨牙向后的矫治器,但要掌握好适应症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4.
Previous studies of families with multiple cases of breast cancer have indicated that a frameshift alteration in the CHEK2 gene, 1100delC, is associated with an elevated frequency of breast cancer in such families, but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 variant in other situations is uncertain. To evaluate the breast cancer risk associated with this variant, 10,860 breast cancer cases and 9,065 controls from 10 case-control studies in five countries were genotyped. CHEK2*1100delC was found in 201 cases (1.9%) and 64 controls (0.7%) (estimated odds ratio 2.34; 95% CI 1.72–3.20; P=.0000001). There was some evidence of a higher prevalence of CHEK2*1100delC among cases with a first-degree relative affected with breast cancer (odds ratio 1.44; 95% CI 0.93–2.23; P=.10) and of a trend for a higher breast cancer odds ratio at younger ages at diagnosis (P=.002).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at CHEK2*1100delC confers an increased risk of breast cancer and that this risk is apparent in women unselected for family history.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CHEK2*1100delC multiplies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alleles in other genes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95.
目的:提高外源蛋白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促凋亡配体(sTRAIL)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公共数据库中公布的模式生物酿酒酵母的分子伴侣(Ssa1p、YDJ1、Kar2p和PDI)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从酿酒酵母基因组中得到各基因片段,并将单独Ssa1p或Kar2p、组合YDJ1 PDI、Kar2p PDI或YDJ1 PDI PDI分别构建到pPIB2Z表达载体中,并整合到外源蛋白sTRAIL工程菌(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筛选和诱导表达。结果:SDS-PAGE分析表明,sTRAIL的表达量明显提高,特别是整合了分子伴侣组合YDJ1 PDI的工程菌。Western印迹分析整合的分子伴侣基因后,分子伴侣蛋白在工程菌中的表达量得到了提高。结论:提高细胞内分子伴侣的表达,可以增加外源蛋白的分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巴斯德毕赤酵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肾茶不同生长阶段熊果酸含量的变化(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肾茶定植后不同时期的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肾茶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熊果酸含量差异明显,定植后30—90d极显著高于105—120d。因此,在四川攀西地区,肾茶在定植后90d左右收获,可保证其药材有较高的熊果酸含量。  相似文献   
97.
筛选利用小麦微卫星标记追踪簇毛麦各条染色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伟  高安礼  周波  陈佩度 《遗传学报》2006,33(3):236-243
选用定位于普通小麦7个部分同源群上的276对微卫星引物对普通小麦中同春和簇毛麦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有148对引物可在两个物种间检测到多态性。利用上述显示多态性的引物进一步对7个中国春-簇毛麦二体附加系进行扩增分析,筛选出分别可用来追踪簇毛麦1V至7V染色体的引物wmc49(1BS)、wmc25(2BS)、gdm36(3DS)、gdml45(4AL)、wmc233(5DS)、wmc256(6AL)和gwm344(7BL)。此外还发现6DS上的微卫星引物gwm469可以用来追踪簇毛麦的2V染色体;2DS上的微卫星引物gdm107可用来追踪簇毛麦的6V染色体。进一步用涉及不同簇毛麦和小麦背景的小麦一簇毛麦染色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进行扩增分析,这些微卫星标记也可用来鉴定簇毛麦的各条染色体。因此,这然簇毛麦染色体特异的微卫星标记可用来追踪普通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染色体。  相似文献   
98.
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地区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中采集土壤标样23份,采用土壤平板法和稀释法,从中分离出48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属于17属25种。其中,坎帕拉葡萄穗霉Stachybotryskampalensis、纸细基格孢Ulocladiumchartarum和芭蕉维罗纳孢Veronaeamusae为中国新记录种。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99.
漠河地区养殖的北极狐冬季被毛性状与保温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志斌  张伟  华彦  徐艳春 《生态学报》2010,30(11):2972-2980
被毛是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其保温功能对动物适应寒冷环境意义重大。为了探讨北极狐(Alopex lagopus)在被毛性状上如何适应寒冷的气候条件,对大兴安岭漠河地区人工养殖北极狐的背中部直针毛、上层绒毛、下层绒毛的长度、毛根细度、毛干细度以及毛密度、单个毛束内的毛数量、毛束密度、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积、1mm2内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总面积等14个性状因子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北极狐绒毛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绒毛的长度、毛根细度和毛干细度均小于上层绒毛,上层绒毛长度与直针毛接近,直针毛长度与上层绒毛、下层绒毛长度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毛密度与毛束密度极度正相关(P0.01),但与毛根细度、毛干细度、单个毛束内的毛数量和1mm2内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总面积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与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积的相关性较小;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积受毛根细度、单个毛束内的毛数量和毛束密度的影响较小。北极狐不是通过降低毛细度的方式来增加毛密度以加强保温功能,而是通过改变被毛在皮肤内的分布格局来增加毛密度,以及将有髓质的绒毛分为上下两层来改变被毛空间结构这两种策略提高被毛内静止空气的量以加强保温功能,进而适应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环境。  相似文献   
100.
岩性和土地利用方式对桂西北喀斯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桂西北喀斯特石灰岩和砂页岩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和岩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选取土壤的11项肥力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对各样地的因子得分进行PCA排序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将11项指标归纳为土壤的综合肥力、土壤pH和全磷、有效磷和全钾4个因子.PCA排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综合肥力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撂荒有利于土壤综合肥力的提高;土壤pH和全磷主要受母岩性质的影响,沙页岩发育的红壤pH和全磷含量都低于石灰土;有效磷和全钾主要受施肥的影响.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桂西北喀斯特石灰岩和砂页岩土壤均很缺乏有效磷和全钾.石灰土可通过施用铵态氮肥提高磷的有效性,红壤可通过施用石灰提高有效磷含量.另外,喀斯特石灰岩和红壤区都需注重施用钾肥以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