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鸢尾属(Iris L.)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极具开发利用价值,且主要以种子繁殖后代;但多数种子具有休眠特性,给育种工作带来了困难。其休眠原因包括种皮机械阻碍和种子中萌发抑制物存在等内外多重因素,单一或交互作用影响种子萌发。种子休眠解除的方法主要有环境条件处理、机械处理、化学试剂或激素处理等。本文对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原因、休眠解除方法及其机理等作了系统概述,旨在为鸢尾属花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单细胞绿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都在25℃上下,这给许多试验工作,特别是夏季露天浅层培养和室内高光强强化培养工作造成了大幅度降温的额外负担。而高温品系则可以减轻降温的困难,并且具有高产的特征。本文报道我们培育栅藻高温品系的结果。观察了在长期高温(暗期36℃,光照期42℃)培育后细胞形态上的变化,并着重研究了生长繁殖规律,获得了同步培养。细胞生长在光照下进行,细胞分裂在暗中进行,光照12小时后细胞成熟,光照停止后4小时内,出现孢子形成和子细胞释放的高峰。在2,400 lx 的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率K 值仍可达到2.07(以每日log_e 单位计),每个母细胞平均可产生8.7个子细胞,显示了生长繁殖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单细胞绿藻和其他植物一样,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种化学元素,通过光合作用以合成有机物质,从而进行生长与繁殖。在单细胞绿藻所必需的各种化学元素中,除了 C、H、O 等三种有机元素主要是从水和二氧化碳中获得以外,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元素N 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必需元素,  相似文献   
14.
青蛙蝌蚪微核试验——一种水体诱变剂检测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青蛙蝌蚪为实验生物,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和亚硝基胍(MNNG)探讨其化合物浓度、暴露时间和蝌蚪发育阶段等因素对诱发青蛙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不同统计单位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提出了青蛙蝌蚪微核试验作为一种水体诱变剂检测系统的基本实验程序和一般原则。此外,还描述了“小体M”——一种特殊的细胞学现象,并初步讨论了微核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15.
凤眼莲净化燕山石油化工废水的研究Ⅱ.静态净化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讨论了凤眼莲净化塘中COD、BOD_5、酚、氨氮、芳烃、油和硫化物含量下降趋势及pH、电导率和溶解氧的变化过程。COD/BOD_5比值的峰形曲线指示出废水的净化速率的变化。在试验条件下,COD下降过程基本上符合指数函数的数学模型:COD=A·e~(-B·D),COD表面净化率P_s值为9.1g/m~2·d。凤眼莲塘特定的理化和生物环境有利于石油化工废水的净化。净化塘中各类微生物、尤其是根部微生物,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生长快速、细胞具多个蛋白核的大型海藻条浒苔作为材料研究CO2浓度对条浒苔Rubisco酶在蛋白核和叶绿体基质之间迁移的影响.应用金标免疫电镜分子定位技术对Rubisco酶集中蛋白核程度进行数值化分析.电镜下可观察到标记Rubisco的金颗粒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蛋白核中.根据Morita(1997)提出的方法,设定PR-ratio值(蛋白核内分布的Rubisco酶总量与蛋白核外类囊体基质中的Rubisco酶总量之比)作为衡量Rubisco集中蛋白核程度的分析指标.不同CO2浓度对于Kubisco酶分布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研究均显示CO2浓度升高时,Rubisco倾向于向叶绿体基质中扩散;CO2浓度较低或无CO2培养时,Kubisco酶不断向蛋白核中集中.研究结果显示,蛋白核可能在光合作用和CCM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瓜类蔬菜,对其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国内在葫芦科植物器官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及离体遗传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与育种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除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由于水体污染的日益加剧 ,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可利用的水资源不断减少 ,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显突出。国内外学者在寻求多元化污水处理新技术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 ,人工湿地系统即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之一 ,由于具有高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氮磷营养及有机物的能力 ,出水水质可达到或超过常规二级处理水平 ,且基建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却比常规二级处理厂低得多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城镇污水、畜牧业、食品业和矿山等工农业废水的处理[1— 3] 。因藻类过量繁殖引起的富营养化问题在我国日趋突出 ,众多水厂也因水源中藻…  相似文献   
19.
凤眼莲净化燕山石油化工废水的研究Ⅰ.动态模拟试验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两级串联凤眼莲塘净化燕山石化废水的动态模拟试验表睨:在温暖季节,凤眼莲塘对该废水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其净化效率明显高于普通氧化塘。总停留时间为8天的两级串联的凤眼莲塘可使出水达到规定要求。塘Ⅰ塘Ⅱ的去除率常数分别为0.376和0.151,表面净化率分别为9.51和2.38gCOD/m^2d,凤眼莲(湿重)增长量分别为226和210g/m^2d。当日平均气温在10—24℃的范围内,COD去除率(R)在日平均气温(T)的影响下以对数函数下降R87.70 JnT-200.15。根据试验,提出了动态凤眼莲塘净化燕山石化废水的定量计算方法和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20.
综合生物塘中的藻类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了综合生物塘系统(SBP System)中有关藻类的部分研究结果。湖北省黄州市的城镇综合污水对藻类未显示毒性,且有刺激生长作用,但高浓度的污水可诱化出极少数畸形细胞,表明污水中可能存在诱变活性。进水的藻类生长潜力很高,和人工对照培养基相当。藻菌塘的光合生产与水温关系密切,低和高水温条件下的水柱生产率分别为1.8—4.1gO_2/m~2·d和7—10gO_2/m~2·d。水柱代谢的层化现象明显。藻类生物量(鲜重,mg/L)和 COD(mg/L)之比值为1:0.21±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