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曹咏清  庄临之 《动物学报》1990,36(3):280-285
本研究分析了妊娠早期不同周龄人胎盘绒毛滋养层组织培液中蛋白含量的变化。可知6、7、8、10周组织培养液,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得12种主要蛋白质,此12种蛋白的相对百分含量不同,其中有三种是随周龄增加而增加;有一种是随周龄增加而减少;另有七种蛋白在6周后,它们的百分含量维持在稳定状态;仅有一种蛋白从6周至10周几乎一直保持在稳定水平。有可能这些蛋白质在妊娠过程中起着不同生理作用,所以在不同周龄中的合成量亦有变化。本研究同时证明高剂量LH-RH对胎盘绒毛滋养层组织中分子量大约为50,000和6,000左右的蛋白有抑制作用。由此,讨论了这两种蛋白的消失是否与LH-RH终止妊娠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2.
43.
44.
Ri质粒介导的几丁质酶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以带有pMLH7133-Ch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为介导,对栽培品种春小麦东农7742、龙麦9814和Hite的幼胚愈伤组织进行了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为东农7742、菌液浓度OD600=0.8、共培养时间2 d、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100 μm是最佳的试验组合;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是:基因型>乙酰丁香酮的浓度>菌液浓度>共培养时间。共获得138株Hyg抗性植株,经PCR及PCR-Southern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几丁质酶基因已整合到其中5株的基因组中,又对3株阳性植株进行了RT-PCR扩增和几丁质酶活力测定,证明外源几丁质酶基因已在小麦基因组中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45.
用改良的Giemsa C-带技术对10个经辐射处理的带有黑麦某些性状的普通小麦品系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1个小麦—黑麦易位系及2个小麦—黑麦异代换系,探索出冬季和夏季染色体分带的不同条件。因此,只要条件控制得当,C-分带不失为一种快速、精确而经济的鉴定外源染色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利用两个小麦-黑麦异源双代换系DS 5A/5R与DS 6A/6R杂交,探讨同祖染色体配对的可能性与创制小麦黑麦异源易位系.在方法上对杂种F1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研究,观察5R与5A、6R与6A配对频率,探讨同祖染色体配对规律.实验结果看到杂交F1减数分裂中有22.91%的花粉母细胞有小麦染色体(ABD组)与黑麦染色体(R组)发生同祖配对.在F2及以后世代,通过染色体C分带、原位杂交检测,选择小麦-黑麦易位系.在F2代的45株中检测到9株有易位,易位频率为20%,是目前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频率最高的.染色体易位有的来源于同祖配对的交换,有的来源于单价体错分裂或断裂的重建.  相似文献   
47.
小麦——黑麦易位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创制在小麦生产上有经济价值和在小麦育种中有利用价值的小麦—黑麦易位系,用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与6R/6A杂交,在杂种后代中选择带有某些黑麦性状的普通小麦类型植株,并按性状继代选择直至稳定为止,至F6代共选出9个品系即6-26、06-60-11、06-6-24、06-6-15、06-6-35、6-34、6-28、06-6-17、06-6-14。本文对这9个品系及其亲本进行了田间观察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田间表现生长整齐一致、遗传稳定、育性正常,具有大穗、多小穗、多分蘖、抗病、抗旱等优良性状;选择分布在黑麦5R和6R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引物共20对,结果表明引物SCM268在6-26、06-60-11、06-6-15、06-6-35、6-34、6-28、06-6-17、06-6-14这8个品系中扩增出黑麦特异产物,初步确定这8个品系是易位系,是有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48.
蕤核叶片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蕤核叶片化学成分进行定性检测,测出其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肽类、生物碱、糖类、黄酮类、有机酸、蒽醌类、酚类和鞣质、挥发油和皂甙这些物质。对不同叶位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叶位降低,两类物质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高含量部位分布于第三、四叶位。同时,随着叶位降低,不同叶位叶面积逐渐增加,变化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9.
宁夏苦豆子资源基本情况及综合开发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宁夏境内苦豆子资源主要分布和综合开发现状以及资源保护情况,提出了苦豆子急需解决的资源如何有效利用、生物碱单体的结构改造、如何更好地将现代中药提取分离技术运用到苦豆子的生产实际中,进一步对基础药理活性的筛选及研发产品的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0.
用来自柱穗山羊草的杀配子染色体2C,诱导六倍体、八倍体小黑麦染色体的断裂,观察杂种F1的减数分裂行为,在PMCI及PMCII后期观察到了大量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环状染色体及桥,在二分了解子及四分孢子中有为数甚多的、大小不一的微核,有的还形成多分孢子。在对F1花粉粒的有丝分裂观察中,未见分裂异常。由此推断杀配子染以体诱导染色体断裂可能不发生在配子形成的有丝分裂过程。这与巳有的报道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