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62.
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碳、氮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南山区典型植物冰草、冷蒿、长芒草、百里香和铁杆蒿为对象,研究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碳、氮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植物对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不同.其中,铁杆蒿的根际土壤碳含量最高,总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2.94、1.95和20.88g·kg-1,长芒草的根际土壤氮含量最高,总氮、可矿化氮和速效氮含量分别为2.05g·kg-1、23.73mg·kg-1和11.99mg·kg-1.冷蒿的根际土壤中活性有机碳/总有机碳、可矿化氮/总氮最高,有利于土壤中碳素和氮素向活性态转变.轻组有机碳、可矿化氮可作为植物生境改变的敏感指标.5种植物根际土壤各形态碳、氮含量总体上高于非根际土壤.  相似文献   
63.
不同演替阶段栎树混交林群落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稳定性是群落结构与功能的一个综合指标,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为进一步验证火山岩山地森林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稳定性的变化趋势,本文以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侧柏栎树混交林、栎树混交林和栎树黄连木混交林3种典型森林群落为对象,选取演替现状、物种多样性、Gordon稳定性值、群落结构4项指标10个因子作为构建评价模型的参数,通过函数隶属值方法评价了江苏盱眙火山岩山地典型森林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的进行,稳定性不断增强,与传统的演替理论一致,即演替是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2)3种群落总体的丰富度指数和Whittaker生境多样性指数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却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即栎树混交林>黄连木栎树混交林>侧柏栎树混交林;3)多样性最高的是栎树混交林,而稳定性最高的是侧柏栎树混交林,多样性并不能完全代表稳定性;4)由于侧柏栎树混交林密度过大,需要进行适当抚育,促进其正向演替.  相似文献   
64.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课程思政"是对高校思政教育直接渠道"思政课程"的拓展和深化,是建构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按照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的要求,本文积极挖掘"微生物学实验"与课程思政的融入点,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引入典型案例、教育效果等方面,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力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索雌性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胚胎组织发育过程。【方法】在正常蜂群中,用蜂王产卵控制器将蜂王限制在工蜂巢房的巢脾上产卵1 h,蜂王在工蜂巢房中产下的卵是受精的雌性卵,将有卵的巢脾割下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培养。恒温恒湿箱中样本所在的位置温度严格控制在35±0.2℃,相对湿度75%±5%。把限王产卵1 h内获得的蜜蜂卵作为0 h胚胎,每隔4 h取样一次。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二倍体雌性中华蜜蜂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根据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雌性中华蜜蜂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1)卵裂期(0-12 h),活质体迁移到卵的表面,呈双层排列;(2)胚盘形成期(12-28 h),活质体排列为单层,并形成细胞膜;(3)胚层形成期(28-40 h),侧板覆盖中板,两者在腹中线愈合;(4)胚胎器官系统形成期(40-68 h)。【结论】本研究明确了雌性中华蜜蜂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变化,进行了阶段划分并明确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对应的发育时间。本项研究结果有助于开展与蜜蜂胚胎发育的相关蜜蜂生态学、发育生物学、营养学等课题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炎症因子、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分为Ⅰ级组25例,Ⅱ级组37例和Ⅲ级组22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血HSP70 m RNA水平,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HSP-7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各组血HSP70 m RNA、血清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HSP-70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高血压分级的升高各组患者血HSP-70mRNA相对表达量呈升高趋势,各组血HSP-70mRNA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血清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高血压分级的升高,各组患者血清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呈升高趋势,不同组别血清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血HSP-70 m RNA、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P0.05),血HSP-70 m RNA与IL-6、TNF-α和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HSP-70与IL-6、TNF-α和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HSP-70和炎症因子异常升高,HSP-70与炎症因子水平和血压相关,提示HSP-70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半乳糖凝聚素-3(Galectin-3)、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胱抑素C(Cys C)和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00例,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其分成NYHAⅡ级组39例、NYHAⅢ级组33例、NYHAⅣ级组28例,根据随访1年患者预后情况将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患者记作预后不良组(n=27),其余记为预后优良组(n=73),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CHF患者和对照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清Galectin-3、hs-cTnT、Cys C、PTX-3水平,分析CHF患者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与CHF预后情况的关系。结果:对照组、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逐渐增大趋势,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对照组、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血清Galectin-3、hs-cTnT、Cys C和PTX-3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CHF患者LVEDD与血清Galectin-3、hs-cTnT、Cys C、PTX-3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LVEF与血清Galectin-3、hs-cTnT、Cys C、PTX-3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CHF预后优良组血清Galectin-3、hs-cTnT、Cys C、PTX-3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CHF血清Galectin-3、hs-cTnT、Cys C和PTX-3水平均呈明显高表达,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水平,继而为CHF临床诊断、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8.
以灵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非特异性核酸酶 (Non-specific nuclease,NU) 基因,并克隆到pMAL-c4X载体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MAL-c4X-NU。经测序及 BLASTN发现其与灵杆菌Serratia marcescens核酸酶基因的同源性为97%。将构建的表达载体pMAL-c4X-NU转入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实现了胞内表达78 kDa的麦芽糖结合蛋白-NU融合蛋白 (Maltose-binding protein-NU,MBP-NU),其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37 ℃,0.75 mmol/L IPTG诱导1.5 h。用Amylose resin纯化得到了目的蛋白。活性检测表明MBP-NU具有同时降解DNA和RNA的活性,在37 ℃、pH 8.0时活性最高,比活力为1.11×106 U/mg,目标蛋白的纯化效率可达10.875 mg/L。纯化的目标蛋白中无蛋白酶活性存在。0.5 mmol/L乙二胺四乙酸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1 mmol/L苯甲基磺酰氟 (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 以及150 mmol/L KCl对MBP-NU的活性几乎无影响,因此MBP-NU可作为蛋白质纯化过程中核酸的高效降解酶。  相似文献   
69.
牛乳酪蛋白源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物质的总称。除了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内源性抗菌肽外,已从酪蛋白的酶解产物中获得了多种外源性抗菌肽。抗菌肽的抗菌机理独特,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菌剂。简要综述了牛乳酪蛋白源抗菌肽的种类、抗菌机理及其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LINC00261调控miR-182-5p/PFN1轴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HepG2.2.15细胞放疗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用1 Gy的X射线处理HepG2.2.15细胞得放疗抵抗细胞HepG2.2.15/R,RT-qPCR检测LINC00261和miR-182-5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FN1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2-5p和LINC00261或PFN1的靶向关系。[结果]LINC00261在HepG2.2.15细胞中低表达(P<0.01),且在其放疗抵抗细胞HepG2.2.15/R中表达更低(P<0.01)。过表达LINC00261抑制HepG2.2.15/R细胞增殖(P<0.01),诱导细胞凋亡(P<0.05)和DNA双链断裂(P<0.01);6 Gy X射线处理可上调过表达LINC00261对HepG2.2.15/R细胞凋亡(P<0.05)和DNA损伤的促进作用(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82-5p与LINC00261或PFN1的靶向关系。过表达LINC00261或过表达PFN1可下调过表达miR-182-5p对HepG2.2.15/R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P<0.05)以及对凋亡和DNA损伤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过表达LINC00261靶向下调miR-182-5p,促进PFN1表达,促进HepG2.2.15细胞放疗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