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4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从腾冲县4个酸性(pH 3.0—5.0)高温(85--96℃)温泉中分离到16株极端嗜热性芽孢杆菌。经鉴定,10株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6thermophilus),2株(YN86317和YN86326)为高温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aoagulans sp. Nov.),4株(YN86325、YN86344、YN86344-2和YN86345)为 Baaillus spp.。  相似文献   
24.
25.
红松越冬针叶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ESR波谱仪在越冬红松针叶及叶绿体冻干粉中检出了g值分别为2.0044和2.0037的明确的单峰信号。针叶伤害愈重,信号愈强。此信号可被Vc或富含SOD等多种自由基清除剂的沙棘果汁所抑制。针叶受害愈重,沙棘果汁对信号的抑制作用愈强,Vc的抑制作用愈弱。据此认为红松苗越冬伤害和有机自由基的形成有关。在伤害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机自由基的种类组成也不同。  相似文献   
26.
 <正> 单葡萄糖甘油二酯(MGDG)和双葡萄糖甘油二酯(DGDG)是莱氏衣原体膜上主要的极性脂。糖脂的生理功能过去很少研究,至今仍不清楚。近年来实验结果表明,MGDG在膜上容易形成六角形Ⅱ结构,而DGDG则形成脂双层结构。六角形Ⅱ结构的出现与生物膜的生理功能的关系是当前瞩目的研究内容。本文首次研究了外源脂肪酸和胆固酵对莱氏衣原体AIH089菌株膜上糖脂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哺乳动物的卵子表面由透明带所包围,已知透明带可被蛋白质分解酶、低PH、氧化剂、还原剂以及热处理等溶解破坏.有关透明带的来源,过去曾认为是由卵子颗粒层细胞,或是卵细胞,以及由两者共同产生.最近的研究表明,透明带是由卵细胞所产生.目前一般认为卵子的透明带在受精时,可起到种间识别、阻止多精子受精以及在着床前保护受精卵的作用.此外,透明带还具  相似文献   
28.
羊草草地枯枝落叶中N,P,K变化动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羊草草地枯枝落叶中N、P、K变化动态郭继勋,祝廷成(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长春130024)DynamicsofN,PandKinlittersonAneurolopidiumchinensegrassland.¥GuoJixunand...  相似文献   
29.
不同种群密度羊草生态场梯度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植物个体与种群生态场定位实验研究,提出了生态场梯度的概念,并给出了植物与羊草个体生态场梯度的模型,植物生态场的场梯度是,生态场中生态势沿任意方向的变化率。羊草个体生态场梯度同羊草种群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30.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甲型血友病是一种出血性絮乱。直到1937年才证实FⅧ在血友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然而有关FⅧ的详细生化特征和结构特征在最近的10年才搞清楚。 治疗甲型血友病主要采取多次输入从人血浆中浓缩的FⅧ。虽然这种替代治疗能有效地控制阵发性出血,但还存在如下严重问题。首先,患者有感染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的危险。通过增加灭活病毒步骤以及运用单克隆抗体进一步纯化FⅧ已显著降低了患者感染病毒的危险。然而这一制备FⅧ的过程却提高了成本,从而使治疗费用大为增加。其次,由于血浆FⅧ存在时间的限制,患者需要经常地预防性治疗。这种治疗法能导致关节慢性出血,组织损伤。此外,频繁地静脉输入FⅧ,还会引起诸如寻找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