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为探讨酿酒酵母(S.cerevisiae)S期检查点通路上,web2(wants E1A badly2,web2)基因与rad53基因的上下游位置及相互作用关系,利用羟基脲(hydroxyurea,HU)分别阻断web2突变株和野生株细胞的DNA合成.采用pHA- rad53质粒救助实验测定质粒源性Rad53蛋白是否能救助web2突变株对羟基脲的敏感性;Western印迹及免疫共沉淀反应检测Rad53蛋白表达及磷酸化.结果显示,pHA-rad53质粒可以救助web2突变株的存活;Western印迹检测到web2突变株内质粒源性Rad53蛋白表达增强而且至少Rad53部分蛋白为磷酸化蛋白.说明在HU作用下,过表达并磷酸化的质粒源性Rad53蛋白可以救助web2突变株的S期检查点功能缺陷,在酿酒酵母S期检查点通路上web2基因位于rad53基因上游,可能直接参与将检查点信号传递至Rad53蛋白.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Ca2+与盐生植物耐盐性的关系,以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Ca2+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盐浓度不高于300 mmol·L-1时,施加定浓度Ca2+(≤15 mmol·L-1)可增加唐古特白刺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叶片水势与根系活力,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减少MDA含量,增加脯氨酸的积累,同时提高SOD和POD活性,且这种趋势随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高浓度Ca2+(>15 mmol·L-1)对唐古特白刺各生理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影响唐古特白刺的正常代谢活动。说明定浓度的Ca2+(≤15 mmol·L-1)能有效缓解盐胁迫(NaCl≤300mmol·L-1)对唐古特白刺造成的伤害,高盐胁迫下外施Ca2+缓解作用不明显,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WEB2基因参与酿酒酵母S期检查点调控机制,而RNR3基因位于该调控通路末端,DNA损伤或合成阻断时,S期检查点通路诱导RNR3过度表达。因此,通过确定WEB2在该检查点通路上是否参与调控RNR3基因的表达,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WEB2基因在检查点通路上的工作位点,了解WEB2基因如何发挥检查点调控功能。构建RNR3-LacZ基因融合质粒,用于检测酵母细胞内RNR3基因的诱导性。诱导性可以通过测定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而得知。利用DNA损伤药物甲磺酸甲酯(MMS)及DNA合成阻断剂羟基脲(HU)处理酵母细胞,测定WEB2基因突变株和野生株细胞内RNR3基因的诱导性。结果,WEB2突变株细胞中诱导活性分别增加(8.27±0.38)倍和(9.55±0.24)倍,而野生株分别增加了(83.32±2.42)倍和(124.67±2.87)倍。反映RNR3基因在WEB2突变株中的诱导性低于野生株。同RAD53突变株相比,后者的RNR3基因的诱导性更低,仅为(2.37±0.18)倍和(2.91±0.13)倍。说明WEB2基因突变影响S期检查点通路的信号传递至RNR3基因,所以在酿酒酵母S期检查点通路上,WEB2工作在RNR3基因上游,参与调控RNR3的表达,但调控能力不如RAD53基因强。  相似文献   
24.
人MACC1-SH3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构建MACC1-SH3基因的真核表达栽体,为进一步研究MACC1-SH3在结肠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从人转移性结肠癌细胞SNU-C1中获得MACC1-SH3基因片段,并插入pRc/CMV真核表达栽体.将该质粒转染SW480结肠癌细胞株.结果:将工程菌扩增后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证实插入片段为MACC1-SH3基因,并得到含有pRc/CMV-MACC1-SH3质粒的结肠癌细胞株.结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pRc/CMV-MACC1-SH3质粒载体,并成功转染结肠癌细胞株.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痢疾杆菌LPS提取过程中主要制备环节的优化和改进,确立最佳提取条件和纯化过程,并应用优化后的工艺路线分别制备八批次福氏2 a痢疾杆菌和宋内氏痢疾杆菌LPS;福氏2 a痢疾杆菌LPS批平均产量为1.633g,宋内氏痢疾杆菌LPS批产量平均为1.251g,批产量相对稳定,平均产量比优化改进前提高20%以上。LPS经过酸水解、柱层析纯化获得目标O-SP,福氏2 a痢疾杆菌和宋内氏痢疾杆菌O-SP的得率分别为20%和28%。检测结果证明,LPS和O-SP各项指标均符合规程(草案)相关要求。实验为今后痢疾结合疫苗大规模制备工艺的改进和提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高密度培养表达大肠杆菌生产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EPA)。用上海高机公司的30L自控发酵罐,采用分批补料培养技术,维持葡萄糖的浓度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并分批补加氮源,同时溶氧控制在30%~40%,pH自动调控至7.0,培养至对数中期进行诱导。重组菌最终发酵液光密度(A600)未诱导时达到44,诱导时达到36,在上清液中表达的rEPA蛋白的含量占总蛋白的28.1%,在菌体中表达蛋白含量占总蛋白的4.7%。本实验为rE-PA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色胺酮对哮喘豚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NO、NOS浓度的影响.方法:将初筛合格的48只豚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A组)、慢性模型对照组(B组)、色胺酮高剂量组(C组)、色胺酮中剂量组(D组)、色胺酮低剂量组(E组)和阳性对照组(F组).采用磷酸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色胺酮和地塞米松治疗.测定各组豚鼠肺部组织、血清及肺泡灌液(BALF)中NO和NOS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B组相比,C、D、E、F组血清中NO和NOS浓度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肺组织中NOS表达呈阴性;C、D、E、F组BALF中NO浓度较B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色胺酮可降低哮喘豚鼠血清中NO和NOS水平,降低BALF中NO水平,可能对哮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8.
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途径、代谢调控及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代谢调控与基因工程方法提高红豆杉属植物细胞培养紫杉醇合成量的研究状况,并在探讨生物合成途径理论的基础上,对紫杉醇生物合成的限速步骤进行了阐述,指出解决侧链合成的根速步骤问题会显著提高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量。  相似文献   
29.
酵母7209-1 A(a)DNA,用pHC79为载体,以BamHⅠ、PstⅠ和Hind Ⅲ酶切,经体外重组和包装后,转导至大肠杆菌HB101和SC294中。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对酵母DNA适度酶解,F/V值为15,连接时DNA总浓度为200—250微克/微升以及BHB 2688/BHB2690比值为5),重组建库效率达到10~6CFU/微克载体DNA,重组子双抗值降低到10%或5%以下。 大肠杆菌HB101和SC 294的10~6个重组体克隆中,观察到酵母基因对leuB 6及proA2(在HB101中),leu6,metB1,argG,his1(在SC294中)等营养缺陷型的互补(校正)效应。由于互补频率(10~(-3)—10~(-4))比上述基因突变自发回复率高2—3个数量级,因此可以说,酵母的上述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功能表达。对pYeleu5和pYeleu7单克隆DNA的再次包装转导和再次互补测试表明,我们已使酵母leu~+的互补效率提高10~4倍。本文还报道了在HB101中的酵母基因文库Leu~+ Pro~+的表型共转导现象,频率为30%以上。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败血症患儿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新生儿CNS败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至2014年住院的新生儿CNS败血症患儿3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收住无感染症状的32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入院后血PCT、CRP、WBC及PLT水平和阳性率的差异,并观察这些指标诊断新生儿CNS败血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PCT水平、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CRP、WBC、PLT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新生儿CNS败血症灵敏度高于CRP、WBC及PLT,但特异度低于后三者。结论新生儿CNS败血症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方法,PCT对新生儿CNS败血症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PCT、CRP、WBC及PLT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血培养阳性仍是诊断新生儿CNS败血症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