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木本植物次生木质部轴向薄壁组织和射线薄壁组织在物质存储和转运等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剖析次生木质部薄壁组织组成有助于深入探究其功能, 而小枝木质部薄壁组织组成特征还缺乏研究。该研究以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8种木本植物幼树为研究对象, 测算了各物种小枝木质部薄壁组织的组成含量并检测了其谱系信号, 结合有关树干薄壁组织含量数据集, 初步探讨木本植物小枝木质部薄壁组织含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 18种木本植物幼树小枝的薄壁组织总含量为9.96%-18.56%, 平均为14.80%; 其中射线薄壁组织含量为7.74%-15.45%, 高于轴向薄壁组织的含量(1.13%-7.49%); (2)小枝中薄壁组织总含量呈低于树干的趋势, 其中小枝射线薄壁组织含量低于树干, 而轴向薄壁组织含量高于树干, 这可能是由器官差异和生活史阶段差异造成的; (3)轴向薄壁组织的含量具有显著的谱系信号, 即物种亲缘关系越近其含量越相近。该研究初步验证了木本植物次生木质部薄壁组织的谱系信号, 同时暗示了器官和生活史阶段差异对薄壁组织含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对中国伞形科(Apiaceae)特有种类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花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横切面的解剖结构变化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在幼果发育阶段、中果发育阶段(包含中果期Ⅰ、中果期Ⅱ和中果期Ⅲ)和熟果发育阶段(包含熟果期Ⅰ、熟果期Ⅱ和熟果期Ⅲ),明党参果实横切面的大小和形状、果壁(包括外果壁、中果壁和内果壁)厚度及其细胞形态和层数、合生面结构、胚乳形状及大小、外胚乳存在与否、珠心退化与否以及维管束形态等特征均有明显的变化.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明党参分生果横切面的形状由近五边状圆形变化至肾状圆形;果壁由厚变薄且细胞层数逐渐减少;胚乳逐渐增大,从半圆形变化为新月形、马蹄形直至“C”形;外胚乳逐渐消失,珠心逐渐退化;合生面的细胞离层越来越明显直至完全分离.此外,明党参果实中油管和维管束数量变化较小,油管可分为维管束伴生油管和果壁油管;合生面有果壁油管4~6个,此特征与明党参属(Changium Wolff)的相关描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实地调查,依据基径和高度分级数据,通过年龄锥和年龄结构拟合函数分析库姆塔格沙漠3个典型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征和种群生长状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梭梭种群年龄结构呈反"J"型曲线,目前属于稳定增长型种群,但因其幼苗数量相对较少使其增长受限;沙生柽柳种群年龄结构呈"铃"型曲线,虽然表现出类似稳定型种群特征,但由于幼龄植株数量很小,中龄级的植株数量比例较大,种群存在衰退威胁;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呈反转"S"型曲线,中、大龄级植株数量保证了种群能够维持一定的稳定状态,而幼龄级数量较大,使种群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3个典型种群各自年龄结构特征使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威胁,必须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以维持种群结构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4.
ATOM 1.0:基于GPU的电子断层重构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断层成像技术能够在纳米尺度下重构出不具有全同性的细胞或大分子的三维结构,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针对现有电子断层成像技术中重构软件的不足,特别是迭代重构算法速度慢的缺点,我们开发了一款基于Graphic Processor Unit(GPU)平台的电子断层重构软件——ATOM,实现了图像对位、重构参数计算、三维重构及数据可视化等电子断层重构的基本功能。其中,在二维对位方面,ATOM实现了迭代的无标记平移和旋转对位;在三维重构方面,实现了背投影和多种迭代重构算法,并实现了迭代重构在GPU平台上的并行加速,获得了良好的加速比,如SIRT算法得到了47倍加速比。ATOM是绿色开源软件,可以运行在支持Qt和CUDA的所有操作系统上。ATOM为图形界面软件,结合详尽的安装及使用文档,便于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筛选生长速度快的高产油湛江等鞭金藻诱变株。【方法】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射流诱变技术对湛江等鞭金藻进行诱变,通过96孔板、摇瓶和反应器培养对诱变株进行筛选。【结果】传至第13代,600 m L反应器培养7 d,诱变株IM110020最大比生长速率、细胞密度和油脂产率可分别达0.72 d-1、16 750×104 cells/m L、109.8 mg/(L·d),分别比野生株提高12.5%、20.8%和17.9%。【结论】获得了一株生长速度快且油脂产率高的诱变株IM110020,且经过多次传代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06.
山东半岛滨海沙滩前缘的野生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海沙滩是以海水影响为基本过程的地貌类型, 适应这种环境的植物类群与适生于内陆的沙地植物可能存在巨大差别。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山东半岛滨海沙滩前缘的植物种类及其种间关系。结果表明: (1) 滨海沙滩前缘具有独特的优势种库, 包括沙钻苔草(Carex kobomugi)、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粗毛鸭嘴草(Ischaemum bartatum)、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 simplicifolia)、矮生苔草(Carex pumila)和沙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等; (2) 优势种库的成员都是潜在优势种, 它们之间主要呈抑制效应, 对库外物种几乎没有抑制效应, 甚至有互补或互利效应。在进化过程中, 这些潜在优势种可能已适应风暴潮的干扰, 不会因受风暴潮灾害而灭亡。当植物适应风暴潮后, 滨海沙滩不再是灾难环境, 反而变为适宜生境。为持续利用这些物种, 不仅要保护其赖以生存的天然生境, 还要开展引种栽培, 消除人们对野生资源的采挖动机。根据物种间的天然联系, 栽培时宜将具有互利或互补关系的物种间混种植, 不宜将具有抑制关系的物种间混种植。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库姆塔格沙漠区的典型植物梭梭、胡杨、沙生柽柳的种群特征及其地理、土壤、水分三类要素的7种因子进行实地样方调查,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三种群生长与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是区域三种群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子,表明区域环境严酷、土壤贫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作用明显。(2)海拔影响较小,并均与其它因子共同产生作用,表明地理因子对植物或植物种群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其它因子的作用而产生的间接影响。(3)水分对三种群的影响明显,且各不相同,水分与海拔高度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共同影响了三种群的分布和种群发展。(4)水分是影响梭梭和胡杨种群分布的主要因子,水分对沙生柽柳的影响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地下水位及其矿化度特征。研究认为,由于库姆塔格沙漠区域长期地质及气候环境变化形成的土壤基质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土壤养分匮乏的影响将长期存在,植物种群的保护与恢复存在较大难度,因此防治区域沙漠化发展、保护植物现有生境将是维持库姆塔格沙漠区域植物生长和种群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8.
对伞形科(Apiaceae)当归属(Angelica L.)东当归〔A.acutiloba(Sieb.et Zucc.)Kitag.〕的分生果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进行了全面观察。该种分生果的外观呈倒椭圆状长卵形,有三角状萼齿,果棱、棱槽和腹面表面均有黄白色斑点。果实横切面解剖结构具有以下特征:外果皮终止于果棱顶端的腹面处,合生面宽阔,外果皮和中果皮细胞中有大量淡黄色晶体,油管在棱槽和合生面处连续分布等。东当归的这些果实形态及解剖结构明显不同于当归属的其他种类,其分类地位有待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本文对微小卡罗藻共附生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对其抗菌和细胞毒活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期望获得既具有抗菌又具有细胞毒的高活性菌株,为从共附生微生物的角度去研究微小卡罗藻毒素的合成途径以及真正来源提供研究材料。【方法】利用琼脂扩散法和MTT法对细菌培养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筛选,并对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细菌菌株进行了16S rRNA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在分离到的38株海洋细菌中,25株细菌具有抗菌活性,5株细菌(W-14-2、W-2-2、W-12、E-8-2和W-4)具有细胞毒活性。对这5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细菌菌株进行16S rRNA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它们分别与Alteromonas alvinellae、Stappia aggregata、Pelagibaca bermudensis、Marinobacter kribbensis和Maribacter dokdonensis的16S rRNA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在分离到的微小卡罗藻共附生微生物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活性菌株,且获得5株具有抗菌活性又具有细胞毒的高活性菌株。  相似文献   
110.
鱼类肌肉组织发生和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骨骼肌由两种分布位置不同的肌纤维组成,一种是位于皮下浅层的慢收缩红肌纤维,另一种是构成躯体绝大部分的快收缩白肌纤维.肌肉组织中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如具有收缩功能的结构蛋白,可溶性的肌肉蛋白及肌肉特异性的转录因子等,这些所有的肌源蛋白的产生都经过了复杂的肌肉发生与分化过程.基于相关研究近况,分析了多种转录因子的正、负向调控对肌肉分化发育的影响,同时讨论了研究此调控过程的理论价值及未来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