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31.
以GAMBORG'SB5为基础,附加激素2,4-D0.5mg/L,KT0.05mg/L,分别以拟南芥菜的胚、根、子叶、下胚轴、营养期和开花期莲座叶为外植体进行培养,有愈伤组织形成;胚外植体先萌发出子叶和根,接着在延伸的下胚轴上长出愈伤组织。若将上述培养基碳源 由蔗糖改为葡萄糖,整个胚外植体都可形成愈伤组织。对莲座叶的培养发现,即使改变2,4-D深度为2.0mg/L,其它成分上进行植株再生的诱导,结  相似文献   
132.
国产金石斛属植物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产于我国的兰科金石斛属植物9种1变种,其中有4个新种和1新变种。  相似文献   
133.
134.
脂质筏--病原微生物出入细胞的一种门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一然  宋建国 《生命科学》2004,16(3):144-147,176
脂质筏是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一种特殊膜结构,脂质筏形成的膜微区具有更低的膜流动性,呈现有序液相。脂质筏参与包括跨膜信号转导、物质内吞、脂质及蛋白定向分选在内的多种重要细胞生物学过程。分布于脂筏的分子主要有两种形式的蛋白修饰: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相连,或被肉豆蔻酸酰化/软脂酸酯酰化。一系列GPI-锚固蛋白被鉴定为多种不同的细菌、细菌毒素和病毒的受体。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和种属来源的细菌、细菌毒素、原虫及病毒利用细胞质膜表面的脂筏结构介导其入胞,完成跨细胞转运、胞内复制或感染周期,一些病毒还利用脂筏完成其病毒颗粒的组装和出芽过程。通过对病原微生物如何利用脂筏介导其内吞及内吞入胞后在胞内的转运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有可能发展更有效的抗感染策略。  相似文献   
135.
描述了一种产自山东省南部的陶枣煤田和兖州煤田太原组煤核中的鳞木类茎的解剖构造特征。根据叶座的形态,该种茎曾被归入大青山“鳞木”(“Lepidodendron”tachingshanense Lee)种,但此次重新仔细研究后转归三点“鳞木”(“Lepidodendron”tripunctatum Stock.et Math.)种内。与欧美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已有的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类茎进行了详细对比,认为与奇木属Diaphorodendron很接近,但叶座的形态和解剖差别较大。此外,当前标本的分枝方式还不清楚,因此,还不能将当前标本归入奇木属内。当前标本与奇木属的关系及其分类位置有待于今后对更多更好的标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6.
AFLP标记技术在鉴定甘蓝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AFLP方法对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的5个甘蓝杂交组合及其10个亲本共15个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清晰的DNA扩增指纹图谱.在AFLP分析中,共采用了32个EcoRI+3/MseI+3引物组合,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的条带数在43~62条之间,平均为54.5条.并从这32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一个引物组合,能够用来对供试5个甘蓝杂交种进行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从而证明了AFLP技术在甘蓝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中的可行性.该技术应用于甘蓝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在国内尚属首次,其稳定性重复性好,检测分辨率高,很适合甘蓝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是今后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的发展方向,应加大其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37.
芸薹属植物起源,演化及分类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来围绕芸薹屋植物的起源,演化和分类所进行的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进展,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芸薹属6个种基因组之间存在部分同源性,而且有大量的位点发生了重复,表明其是次生的多倍体种,是从一个染色体数目较少的祖选演化而来,在芸薹属基因组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染色体变异,如重复,易位,倒位,插入和缺失等。  相似文献   
138.
假单胞菌23-1菌株烃代谢产生有机酸和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假单胞菌23-1烃代谢产生乙酸,产酸量0.015mol/L;产生CO2和CH4两种气体,产气量20mL/L。产酸产气23-1菌株成为微生物采油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39.
大肠杆菌诱导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bcl-2和bax在大肠杆菌诱导U93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U937细胞的凋亡用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Bcl-2和bax基因表达用RT-PCR法测定。结果当细胞与细菌浓度比分别为0,1:5,1:10,1:20,1:50及1:100时作用30min均可诱导U937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3·16%±0·90%,9·46%±0·84%,17·90%±1·41%,35·59%±3·76%,38·35%±7·12%和55·07%±5·82%,呈浓度依赖性。在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和bax的表达均呈现趋势变化,bax表达逐渐增强,bcl-2表达逐渐减弱。结论E.coli可诱导U937细胞凋亡;其机制涉及bcl-2表达下调和bax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抑制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V-304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HGF对AGEs作用后ECV-304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通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AnnexinV-FITC/PI双染标记的细胞凋亡率,检测HGF对AGEs诱导ECV-304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HGF能明显降低AGEs对ECV-30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GE诱导培养的ECV-304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ECV-304细胞凋亡率与AGEs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加入HGF处理后可显著降低不同时间的内皮细胞凋亡率;HGF作用ECV-304细胞后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AGEs能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而HGF能部分抑制AGEs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