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41.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代谢紊乱、 血流动力学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及遗传因素等相关。综述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新进展,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干 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红螯螯虾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红螯螯虾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性成熟的雌虾通常经过生殖蜕皮后交配、产卵,受精卵粘附于腹肢的刚毛上;在水温28℃左右的条件下,幼体孵出的约需39天,性成熟雌虾能多次产卵。  相似文献   
143.
DNA改组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NA改组技术是目前蛋白质、酶和单克隆抗体等体外定向进化的高效方法。综述了DNA改组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在提高酶活性、蛋白质产量和改善蛋白质 (酶 )的性能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4.
一种简单高效的食用真菌总RNA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凯松  薛久刚  常宁  陈畅  张晗星  张长铠 《遗传》2003,25(6):703-704
以金针菇为材料,建立了一种适合于富含RNase、多酚、多糖和糖蛋白的食用真菌RNA的提取方法,此方法在高浓度变性剂存在的条件下2次用苯酚-氯仿-异戊醇进行抽提去除DNA、蛋白质,并用异丙醇和乙酸钠选择性沉淀RNA、去除多糖,得到完整、均一的RNA样品。 Abstract:With Flammulina velutipes material,an improved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extracting total RNA from domestic fungus that are rich in RNase,polyphenols,polymeric carbohydrates and proteoglycans..Phenol-chloroform-isoamyl alcohol were used twice to clear DNA and protein under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denaturing solution and isopentanol,sodium acetate were used to precipitate RNA selectively.Pure and intact RNA can be effectively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145.
优化黑豆种皮花色苷复合酶法辅助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了黑豆种皮花色苷生物酶法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复合酶(纤维素酶400 U/g,α-淀粉酶50 U/g),酶解温度50℃,液料比26∶1 mL/g,乙醇体积分数64%,酶解时间为59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花色苷的含量为2.019 mg/g。抗氧化试验研究表明,黑豆种皮花色苷的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低于抗坏血酸,但对亚硝酸根离子和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抗坏血酸。因此,生物酶法辅助提取是一种高效的黑豆种皮花色苷提取方法,且作为一种新型花色苷资源,黑豆种皮花色苷有着挖掘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6.
城市绿地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绿地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因果互动关系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尺度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GDP互为格兰杰原因,存在"正向循环反馈"的因果互动关系,即城市绿地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能够拉动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地率与城市人均GDP的因果关系可以概括为"绿磁效应"(GME)和"需求效应"(GDE)。(2)区域尺度上,东部地区人均GDP与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人均GDP是城市绿地率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城市绿地率不是人均GDP的格兰杰原因;(3)西部地区城市绿地率与人均GDP的交互强度最大,即西部"绿地-经济弹性"和"经济-绿地弹性"高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通过扩大城市绿地率来提升经济发展的空间比较小,应着眼于提高城市绿地质量,中、西部地区城市绿地率较小,应在兼顾城市绿地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本研究能够为城市绿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和城市生态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CDFI在儿童过敏性紫癜至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认识。方法:对经临床诊断过敏性紫癜引发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例患儿图像资料给以回顾、归纳总结。结果:5例患儿下肢深静脉表现血液流速稍减慢,CDFI呈节阶段性红蓝相间血流,频谱多普勒呈节段性基线上下血流频谱。结论:CDFI为儿童急性过敏性紫癜致急性双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提供了早期、无创和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对临床的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8.
为探讨灰飞虱为害对水稻叶片的防御酶及细胞结构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灰飞虱取食不同时间后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测定了防御酶的活性。灰飞虱为害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随着灰飞虱取食时间延长,感虫水稻‘Kittake’的叶片细胞逐渐出现质壁分离,叶绿体发育异常,结构趋于模糊,72h后叶绿体膜破裂,叶绿体基粒片层完全溶解或断裂;抗虫品种‘Mudgo’叶绿体结构完整,基粒及片层结构完好,抗虫水稻的厚壁组织细胞内聚集了大量电子致密物,细胞内结晶状物质可能为酚类化合物。抗感水稻植株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随灰飞虱取食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Mudgo’中的3种防御酶活性明显高于‘Kit—take’的,表明3种酶的活性均受灰飞虱为害诱导升高,但‘Mudgo’中3种酶活性上升的速度和幅度均高于‘Kittake’。  相似文献   
149.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LCN-2的永平变化是否与炎症反应相关.方法:测定30例GDM孕妇及30例正常孕晚期孕妇血清LCN-2水平、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1)GDM组孕妇血清LCN-2水平为(70.69±6.85 )ng/mL,高于正常孕妇血清LCN-2水平(67.02±6.5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DM组孕妇FPG、HbA1c、Fins、HOMA-IR水平分别为[(5.35±0.57)mmol/L、(5.66±0.60)%、(9.38± 1.32)mIU/L、(2.24±0.45)],明显高于正常孕妇血清水平[(5.00±0.26)mmol/L.、(4.72± 0.51)%,(8.26±0.76)mIU/L、(1.8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GDM组孕妇血液WBC、N水平分别为(8.77±1.75)X 109/L、(72.07± 3.91)%,正常孕妇血清水平为(8.49± 1.26)x 109/L、(73.18±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CRP水平为(5.21±0.91)g/L,正常孕妇血清水平CRP为(3.71±1.2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LCN-2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GDM的病理过程,但血清LCN-2水平与临床常用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并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0.
玉米种质资源对六种重要病虫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2003-2005年间,对604份玉米种质进行了抗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鉴定,筛选出抗弯孢菌叶斑病的材料93份,抗玉米螟材料22份。2006-2009年间,对836份玉米种质进行了抗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和瘤黑粉病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一批高抗和多抗的资源。在836份资源中,对大斑病1、2和N号3个生理小种具有抗性的材料均为50%左右;抗茎腐病材料为41.3%,高抗和抗性种质分别为264和81份;穗腐病高抗和抗性种质分别为5和171份,占比为21.1%;瘤黑粉病高抗和抗性种质各261和14份,占总鉴定材料的32.9%。上述结果表明抗大斑病、茎腐病和瘤黑粉病的种质资源较为丰富。通过对抗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生态区玉米种质的抗性强弱以及抗性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黑龙江和内蒙古的种质对病虫害的抗性强弱及多样性程度明显高于四川种质。此外,玉米自交系对病虫害的抗性强弱以及多抗性程度高于农家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