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44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浓度(0~2.5mmol/L)碘乙酰胺(IOA)处理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原生质体为受体,以经6krad(130rad/min)60Co-γ射线处理的继代后4~5d期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愈伤组织原生质体为供体,使用PEG法诱导细胞融合。融合细胞经培养形成细胞团、愈伤组织或植株。通过形态学比较、染色体检查及同工酶分析,确认了得到的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为体细胞杂种。  相似文献   
32.
微直流对小麦原生质体形成细胞团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3.
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或垂体前叶(AL),对丘脑束旁核(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ARC能抑制Pf神经元的伤害性放电,这种抑制很快出现,也很快恢复,称为即时抑制。电刺激A辄能抑制Pf神经元的伤害性放电,这种抑制的出现有一定的潜伏期,并持续较长时间,称为延迟抑制。摘除垂体减弱刺激ARC的即时抑制,而损毁ARC则减弱刺激AL的延迟抑制。地塞米松预  相似文献   
34.
羊角天麻中的两个新倍半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绍华  程菊英  吴大刚   《广西植物》1995,(3):252-253
羊角天麻中的两个新倍半萜刘绍华,程菊英(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吴大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昆明650204)关键词羊角天麻;倍半萜;羊角天麻素Ⅰ;羊角天麻素ⅡTWONEWSESQUITERPENESFROMDOBI...  相似文献   
35.
来源于泰国、中美洲、塞内加尔、印度和埃及的五个玫瑰茄品系,在光周期为8、16和24小时的人工气候室内生长。通过短日照和连续光照诱导开花证实,所有品系均为双光周期。各品系在花、果发育和由短日照转变到长日照后持续地成花诱导中显出差异。短日照和连续光照产生的生理效应和形态效应均不同。在每个叶腋的两个成对芽中,左芽在光周期为8和24小时成花,在光周期16小时保持休眠;右芽在8小时保持休眠,在16小时发育成营养枝,而在24小时发育成花枝。作者讨论了这些资料对亚热带条件下玫瑰茄育种和栽培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鳖性腺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湖南地区鳖的性成熟年龄是四年。成熟雌鳖每年产卵3—5次(窝),一般每次产卵8—12个,最多可达20—26个,是典型的多次产卵类型。由8—10微米直径的卵原细胞,长足到17—20毫米的成熟卵子,其间可以分为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泡期、生长卵泡期和成熟卵泡期。在生长卵泡期可以看到由卵表伸向放射膜内的微绒毛(microvilli),这种结构与卵黄形成所需的物质转运有关。曲细精管中精子的正常形成和存活,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进入雌鳖输卵管中的精子经过冬季到来年的生殖季节仍保持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37.
自1974年起作者等开始注意我国为害稻、麦的毛眼水蝇的种类问题。李美信等首先发现青海东北部产的毛眼水蝇主要为害小麦叶鞘,与上海为害小麦的叶片部的种类在雄性尾器方面明显不同,但当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参考文献和对照标本,仅怀疑上海产者即Hydrellia griseola (Fall?n,1813)而青海产者为其近缘种。1978年发现四川武胜产标本与上述青海产者同种而与上海产者不同。1981年又发现吉林舒兰和安徽合肥产标本均与上海产者为同种。  相似文献   
38.
植物的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方法最先在毛叶曼陀罗(Datura innoxia)上,以后又在烟草、矮牵牛、马铃薯等茄科植物上获得成功。八十年代初,这一方法在十字花科芸苔属的油菜(Brassica napus)上获得突破,后相继在该属的埃塞俄比亚芥菜(B.carinata)、黑芥(B.ningra)、大白菜(B.campestris)和结球甘蓝(B.oleracea)上获得成功。在植物育种应用方面,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方法较花药培养表现了更大的应用前景。它不仅能以更高的效率获得单倍体来  相似文献   
39.
韦毅刚 《生命世界》1992,19(4):45-45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干燥植物腊叶标本的方法,主要有用草纸吸水干燥和瓦楞纸烘烤两种。前者压制而成的标本质量较好,却十分费时费工,后者虽大大提高了效率,但瓦楞纸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形,而且容易失火,也并不十分理想。现介绍一种较好的干燥腊叶标本的方法。制备长44厘米,宽30厘米的铝制波纹板若干,将采来的新鲜标本夹压在报纸中,用铝板将其上下夹住,  相似文献   
40.
蝉花是我国重要药用真菌,但长期以来其名称特别是学名的使用一直混乱。本文从古代医药典籍记载确认,“蝉花”是历史最久、使用最广的中名,对于其他中名具有优先权。其学名Isaria cicadae系Miquel(1838)根据巴西标本命名,但模式标本已失,原描述文字及插图均极其简单,与蝉花形态差异较大。其有性型迄今未发现,曾先后被认为是小蝉草Ophiocordyceps sobolifera和大蝉草Tolypocladium dujiaolongae (=Cordyceps cicadae Shing)。本文根据文献考证澄清了国内外关于小蝉草和大蝉草的误用,分析了长期以来大量日本文献中的命名混乱对我国认知蝉花的影响,并质疑I. cicadae在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分布,提出它是一复合种,因此蝉花的分类地位及学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