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92.
《生物技术评论》(CriticalReviewinBiotechnology)该刊是美国著名的出版公司———CRC出版有限责任股份公司出版的系列期刊之一 ,原名为CRCCriticalReviewinBiotechnology ,是 1983年创刊的。该刊为季刊 ,每年 1卷 ,每卷末期附带全年作者索引和主题索引。该刊收录的文章涉及生物技术的各个领域 ,包括与食品和饮料工业、燃料生产、化学及制药业、废物处置以及其它与社会、环境和经济领域密切相关的从发酵技术到遗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的技术。该刊刊登世界不同地区的技术现…  相似文献   
93.
Bioory.Med.Chem.Lett.1999年9卷14期2003~2006页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Scripps海洋学研究所海洋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中心的科学家,已在从加勒比海褐藻——匍扇网地藻(Lobophora variegata)表面分离出来的热带海洋细菌CNB-837株系培养中,提取了一种新的消炎大环内酯——匍扇藻素A和B。科学家们利用含有1%可溶淀粉、0.4%酵母膏、O.2%胨、75%海水和25%去离子水的A1培养基,在25℃和230转/分搅动下,将这种海洋细菌培养了7天。用小鼠进行了试验表明,局部或腹膜内给予匍扇藻素,可有效地消除小鼠耳部的水肿。匍扇藻素A和B的分子式分别为C61H93N2O19和C61H90N2O21。汪开治  相似文献   
94.
茴香菖蒲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菊英  唐改福   《广西植物》1985,(1):38-42
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结合薄层层析、气相层析、红外和核磁共振光谱等鉴定了茴香菖蒲全株的精油成分为:α-派烯,β-水芹烯,伪柠檬烯,异龙脑,胡椒酚甲醚,大茴香脑,榄香烯,β-石竹烯等17种以上。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茴香菖蒲精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新疆沙冬青是中国荒漠地区代表性常绿阔叶植物,属于第三纪孑遗植物。其极强的逆境耐受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缺乏基因组序列,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进展缓慢。本研究对新疆沙冬青进行了基因组调查测序,共得到65 Gb大小的双端测序数据。结合基于K-mer分析和流式细胞分析的方法,预测基因组大小、杂合率和GC含量等特征,估计基因组大小为770~787 Mb。测序数据拼接构建得到contigs的N50为684 bp,总读长为0.538 Gb;进一步组装后scaffolds的N50为12.09 kb,总读长为0.602 Gb。对拼接数据进行SSR分子标记预测,共得到151858个SSR,其中二核苷酸重复单元比例最高为56.39%,在二核苷酸重复单元中,AT/TA组成形式占多数。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荒漠植物新疆沙冬青的基因组特征,为后续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上海市8个区县25条中小型河道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重金属在沉积物和水生植物中累积特征,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采用生物富集系数(BCF)方法评价不同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对水生植物与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表明,与土壤环境质量国家二级标准(GB15618-1995)相比,As、Ni和Zn平均含量是标准的6.7倍、1.5倍和1.4倍,Cd、Pb、Cu、Cr平均含量不超标。参照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上海市中小型河道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Cdgt;Asgt;Pbgt;Nigt;Cugt;Zngt;Cr,其中Cd、As生态风险严重,7种潜在生态风险Ri平均值为431.43,有强生态风险。植物体内累积最高的重金属为Cu,累积最低的重金属为Cd,沉水植物体内重金属Cd、As、Cr、Pb、Ni、Cu的含量均大于挺水植物,沉水植物苦草和水盾草对多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于1,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水体修复中具有较大潜力。根据植物体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关系,发现黑藻与沉积物中重金属Cu、Ni、Pb的含量显著正相关;水盾草与沉积物中重金属Cu含量显著正相关,芦苇与沉积物中重金属Cr的含量显著正相关,上述3种植物可作为上海市河道重金属污染监测植物的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97.
李小东  丁晖  吴俊  方炎明 《西北植物学报》2018,38(11):2110-2119
该研究以黄山森林植物多样性监测的3个大样地(钓桥庵、云谷寺、望瀑楼)内的优势种——甜槠(Castanopsiseyrei)种群为对象,分别从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种群增长模型、生存分析和点格局分析等方面对甜槠种群的数量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3个样地的甜槠均呈现种群幼苗众多,幼树储备丰富,且各样地个体数均随着龄级的增加逐渐减少,说明研究区甜槠种群均处于增长阶段,更新能力强,属于稳定型种群。(2)钓桥庵和望瀑楼样地的甜槠种群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Ⅱ型,两样地内甜槠各龄级均具有相近的死亡率,出现的3个死亡高峰分别在幼年期、近成熟前期和老龄期。(3)云谷寺样地的甜槠种群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Ⅲ型,其前期死亡率较高,中期和后期死亡率比较低而且稳定。(4) 黄山森林植物中甜槠种群在小尺度呈显著的聚集性,随着尺度的增加则表现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98.
干旱对杉木幼苗根系构型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杉木1年生盆栽苗地上部分生长、根系构型以及根系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TNC)的变化,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究杉木根系在干旱胁迫下的适应性策略以及抗旱生理机制,以期为杉木造林生产和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杉木幼苗地上部分干重(SDW)、根干重(RDW)、根长(RL)、根表面积(SA)、根体积(RV)、根尖数(RT)、根系分支角度(Angle)、分形维数(FD)逐渐减小,根冠比(R/T)逐渐增大,根系拓扑指数(TI)、根系平均直径(RD)先增大后减小,比根长(SRL)先减小后增大。而根系连接长度(LL)、TNC、糖淀比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趋势。连接长度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在30 d和60 d时表现出逐渐增加趋势而在90 d时则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TNC在30 d和60 d时先增大后减小,但90 d时,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糖淀比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在30 d和60 d时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趋势,90 d时,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干旱胁迫显著影响根系在不同径级的分布长度,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断变化。杉木地上部分生长与根系生长指标(RL、SA、RV、RT、RDW)以及根系构型指标(Angle、FD)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 < 0.01),根系平均直径与TNC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 < 0.05)。总之,杉木通过增加根系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根系建成成本,增加有限成本下根系的复杂程度和延伸范围,降低根系分支角度,使根系"更陡更深"来适应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99.
CsRCA超表达黄瓜株系T1-7、T1-2和野生型‘08-1’为试材,在三叶一心时用光照培养箱模拟高温环境[40 ℃,光量子通量密度(PFD) 600 μmol·m-2·s-1],研究了CsRCA超表达对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 CsRCA超表达可显著提高转基因黄瓜幼苗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大、小亚基的mRNA 表达量,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亦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高温胁迫2 h后,超表达和野生型黄瓜幼苗的光合速率(Pn)、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化学性能指数(PIABS)、Rubisco活性和RCA活性及其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经JIP-test分析发现,高温胁迫导致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中K点明显上升, 而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o)和用于电子传递的产额(φE0)均显著下降,说明PSⅡ放氧复合体(OEC)和QA之后的电子传递链在高温下受到抑制,但是超表达植株的变化幅度要小于野生型植株.可见CsRCA超表达可以通过提高Rubisco、RCA和PSⅡ活性,缓解高温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增强其对高温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0.
红根草内酯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文曾报道从红根草(Salvia prionitis Hance)中分得新二萜醌类化合物去氢丹参新酮,红根草对醌,3-羰基红根草对醌及新天然产物红根草邻醌等成分。在进一步研究红根草的活性成分时,又分得一新的二萜醌类化合物——红根草内酯(Ⅰ)。红根草内酯为浅黄色棱形结晶,熔点205—206℃,分子式 C_(15)H_(14)O_3(~1H RMS M~+242.0938)。红外光谱示 v-内酯(1750cm~(-1)),芳香环(1505,1485 cm~(-1))以及酚羟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