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对于有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物种的遗传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对重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蔬菜等作物基因组的测序或重测序,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控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和鉴定。本文综述了2017年度主要农作物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52.
油菜育种行业创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亿亩,每年可生产约450万t菜籽油,占国内植物油总消费量的19.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油菜产业主要问题是产量低、品质差,年进口油菜籽约500万t。油菜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极大地推动了油菜育种行业的科研工作。据统计(Web of Science检索),2017年与油菜育种相关的SCI论文共有728篇,其中完全由中国学者完成的181篇,与其他国家合作完成的62篇,合计约占全世界的33.38%,但高水平论文数量还有待提高。2017年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油菜籽含油量及品质、油菜籽产量、基因组驯化、雄性不育、非生物胁迫及抗病育种等方面。这些成果将积极地推动油菜育种产业的高产、优质及多元化发展,为我国油菜分子设计育种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颈围用于筛选糖调节受损人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哈尔滨市第一医院2017年3月至11月收治的糖调节受损患者共100例,男性颈围以38 cm为临界值,女性以35 cm为临界值,分为颈围正常组和颈围异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相关指标水平,并分析颈围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颈围异常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数值高于颈围正常组,尤以甘油三酯明显,高密度脂蛋白数值低于颈围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与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围可以作为临床预测、评估糖调节受损患者的早期指标,为早期社区筛查及诊断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小麦品种抗旱性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正常降雨年型的干旱处理(DT)和正常灌溉(CK)条件下,对于不同类型抗旱品种的产量形成能力、抗旱性评价指标以及相关抗旱生理参数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和产量降低指数(YD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供试品种成熟期单株干物重具有较大的差异,表现为随着品种抗旱性的增强而不断增加,表明干旱条件下单株干物重的大小与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具有密切联系。研究发现,单位面积穗数与产量降低指数的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单位面积具有较多的穗数形成能力,对于干旱条件下小麦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旗叶全展、中期和生长后期的净光合速率(Pn)和脯氨酸含量均与抗旱指数和产量降低指数、叶绿素含量与产量降低指数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可用植株旗叶的Pn、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参考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转录因子E2F1在大约95%的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而且与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但是E2F1在小细胞肺癌中调控的靶基因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索E2F1在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688中调控的靶基因。染色体免疫共沉淀联合测序(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Ch IP-seq)结果显示,在小细胞肺癌H1688细胞中,E2F1能够调控5 326个靶基因的表达,其中4 700个是结构基因,626个基因编码长链非编码RNA。基因功能注释(gene ontology,GO)和基因富集图谱(enrichment map)分析显示,E2F1调控的靶基因功能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细胞周期调控、染色体和组蛋白修饰以及蛋白转运。MEME4.7.0软件分析显示,E2F1通过结合6个序列调控相关靶基因和长链非编码序列的表达。以上结果阐明了E2F1在小细胞肺癌中调控的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E2F1在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浸润与转移、复发和耐药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6.
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VPM)对2005-2017年甘肃省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进行估算,并对植被GPP的时空变化特征、不同植被区划的GPP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05-2...  相似文献   
57.
青海云杉优良单株半同胞种子及其子代苗表型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东  张宏斌  李秉新  赵祜 《植物研究》2018,38(3):377-383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在水土保持、城乡绿化和荒山造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青海云杉半同胞种子及其子代苗表型性状变异特点,以青海云杉优良单株半同胞种子及其8年生半同胞子代苗为材料,分析比较不同优良家系半同胞种子及其子代苗表型性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半同胞种子的种鳞、种翅、种子表型性状在家系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家系间和家系内存在广泛变异;青海云杉半同胞种子的种鳞长、种子长、千粒重的三者之间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年生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的苗高家系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系数最大(0.951%、19.14%),地径其次(0.737%、10.87%),侧枝最小(0.642%、2.66%);青海云杉半同胞种子及其子代苗表型性状的变异主要是由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对于疼痛的缓解效果和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搜集本院近5年来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52例,全部患者均规范化按照VAS评分使用镇痛药物。其中,78例患者在达到中度及以上疼痛水平时,额外加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每隔3月通过电话随访量化患者疼痛评分变化情况,门诊随访检查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并使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进行数字化评估。结果:152例肩周炎患者在治疗观察期间,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改善,在观察期末,平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保持于80分水平。在治疗观察期内,外用丁丙诺啡透皮贴的患者在6-18月期间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可以加快肩周炎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肩周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9.
通过采样调查法和烘干称重法,对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海拔高度的禾叶风毛菊的繁殖分配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的升高,禾叶风毛菊的个体大小、营养器官生物量、繁殖器官生物量、个体管状小花数目、雄蕊质量均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P<0.01);繁殖分配、管状小花生物量、雌蕊质量均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P<0.01);(2)繁殖分配是依赖个体大小的,个体越大,繁殖分配越小(P<0.01);(3)禾叶风毛菊个体管状小花的数目及重量(P<0.05)、雌雄蕊重量(P<0.05)之间存在权衡关系。由此推论:(1)海拔作为外界因子对禾叶风毛菊花期各生物量及繁殖分配有显著的影响,但海拔并不是影响禾叶风毛菊繁殖分配唯一生态因子,植株个体大小也与其繁殖分配策略密切相关;(2)禾叶风毛菊的垂直分布的特征很有可能就是海拔通过影响植株个体大小变化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60.
造血干细胞动员与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造血干细胞(HSCs)内源性动员与外源性移植治疗大鼠脑梗死疗效。方法根据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7d后随机分成四组:A组(HSCs移植组)、B组(PBS组)、C组(HSCs动员组)、D组(对照组)。A组定向植入1×10^6个HSCs;B组植入PBS液;C组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10ug/kg/d,连用5d;D组不进行干预。移植前、后进行NSS评分;经免疫组化观察CD34、Nestin、VEGF、vWF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TC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的变化。结果第1周A组梗死侧半球CD34、Nestin、VEGF、vWF细胞高于其它3组(P〈0.01),C组Nestin、VEGF、vWF细胞高于B组和D组(P〈0.05);第4周各组未见CD34细胞,A、C两组Nestin、VEGF细胞减少,vWF细胞增多(P〈0.05);A组Nestin、VEGF、vWF细胞高于其它3组(P〈0.01),B、C、D组Nestin、VEGF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vWF细胞高于B组、D组(P〈0.05)。A组神经功能改善最显著,C组次之,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B、C、D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HSCs外源性移植对脑梗死后袄的大鼠治疗效果好于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