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近视作为眼科最常见的疾病已经发展成一项严重的国际化公共健康负担,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有必要提出新的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遏制近视流行的浪潮。近几年,红光干预延缓近视进展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近视的流行现状、近视的诱因入手,简要介绍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手段,总结红光干预近视的研究现状,讨论红光干预改善近视可能的机制机理,并提出一些潜在的激光安全问题,希望能够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为获取蓖麻耐盐基因的序列信息,挖掘盐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代谢途径,本研究以盐胁迫(300 mmol/L NaCl)处理0、12和24 h后通篦5号的幼苗真叶为试验材料,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盐胁迫12 h和24 h分别有4822和3103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共有的1872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共表达模式聚类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共有3种表达模式。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ko00280)、植物昼夜节律调控(ko04712)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ko00500)3个通路在盐胁迫适应过程中显著富集;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生物过程中,其中细胞进程(GO:0009987)和响应非生物胁迫(GO:0009628)过程富集到差异表达基因的数目最多。另外,共有19个转录因子参与蓖麻的盐胁迫响应。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有4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97.6%的基因分别在12 h和24 h是上调表达的。此外,还筛选出包括光合作用途径、抗氧化调节、Na+、K+和Ca2+转运相关参与蓖麻幼苗盐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qRT-PCR结...  相似文献   
63.
于辉  向言词 《生态科学》2018,37(2):223-228
农田土壤镉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利用可食部位低积累镉的农作物品种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策略之一。镉在作物可食部位的累积与镉的吸收转运有关。分析了根系对镉的吸收、镉向地上部的运输和分配及镉在细胞内的分布和结合形态与作物积累镉的关系, 指出作物品种间的镉积累差异受以上多种因素的调控, 但不同作物之间影响镉积累的主要因素存在差异。同时提出在对低镉积累作物品种的筛选和机制研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求合适的水体砷污染修复植物及砷在食物链中传递、累积的特点,以常见的沉水植物-苦草为研究对象,对受砷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结果表明:苦草对水环境中砷的富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3 d)达到一个较大值,到第14天,不同砷水平(2 mg/L)处理下的苦草对砷富集系数均超过200;苦草中砷浓度随处理时间及外源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外源砷浓度之间存在极显著地正相关;苦草在不同浓度砷处理下都生长良好,对砷胁迫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因此,苦草对于水体的砷污染有着很好的去除效果,同时也能很好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砷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65.
赵斌  付乃峰  向言词  田代科 《广西植物》2017,37(9):1153-1160
秋海棠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不同种类和品种对栽培基质、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宁明银’秋海棠是最近培育出的新品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市场潜力,但其栽培适宜条件还不清楚。为了摸索该品种的最佳栽培基质和光照条件,该研究利用四种光强(遮光45%、60%、75%、90%)和四种无土栽培基质(泥炭∶珍珠岩=1∶1;泥炭∶珍珠岩∶松树皮=1∶1∶1;腐叶土∶珍珠岩∶松树皮=1∶1∶1;玉米秆∶珍珠岩∶松树皮=1∶1∶1)在上海辰山植物园栽培大棚中开展盆栽试验,比较分析‘宁明银’秋海棠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在遮光45%条件下,腐叶土、珍珠岩、松树皮同等比例混合的栽培基质中,‘宁明银’秋海棠的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与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均表现出最大值,且该条件下植株的相对含水量和根冠比最小,相对叶绿素含量也最高。因此,盆栽‘宁明银’秋海棠的最佳无土栽培条件为腐叶土、珍珠岩、松树皮等比例混合栽培基质和45%遮光,利用此条件可指导‘宁明银’秋海棠的商品化盆栽生产。  相似文献   
66.
牦牛卵泡细胞及其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艳红  余四九  巨向红  崔燕 《动物学报》2005,51(6):1050-1057
采集成年母牦牛卵巢,通过光镜和电镜对牦牛卵泡及其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当卵母细胞被单层立方卵泡细胞包围时,微绒毛开始出现,而皮质颗粒、透明带则在包被2-4层卵泡细胞时开始出现。随着卵母细胞的继续发育,透明带增厚,微绒毛由粗短变为细长,密度增加;皮质颗粒、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等细胞器的数目不断增加,并逐渐移行到质膜下;在移行的过程中,皮质颗粒成团存在。在囊状卵泡中,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呈线形分布于质膜下,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又移向胞质中央。卵母细胞借助微绒毛穿过透明带与卵泡细胞胞质突起相联系。结果证明牦牛卵泡和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与其它哺乳动物的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67.
祁连山典型流域谷地植被斑块演变与土壤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群落演变与土壤性状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过程研究对于认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祁连山谷地灌丛草甸退化演变过程中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特征、及土壤与植被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祁连山谷地阴坡林线以下较小的空间范围,植被斑块由金露梅群落向金露梅-马蔺群落斑块和马蔺群落斑块演变,植被盖度降低,但物种多样性增加.不同植被斑块之间土壤水分有显著的梯度变化,土壤水分的变化导致植被的退化演替.植被斑块的演变导致土壤性状的明显分异,从金露梅灌丛斑块向金露梅-马蔺群落斑块和马蔺群落斑块演变,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土壤团聚体组成由大粒级的大团聚体(》1mm)破碎为小粒级的大团聚体(1-0.25mm)和微团聚体(《0.25mm),团聚体稳定性降低,表明土壤结构的退化;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了31.2%和55.9%,干筛各粒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金露梅-马蔺群落斑块和马蔺群落斑块显著低于金露梅斑块,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粒径与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植被退化演变中土壤有机碳的损失部分地由于团聚体的破碎引起;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不同斑块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植被斑块退化演变使氮的有效性降低;但磷、钾养分对植被变化的响应不敏感.植被的退化演变使土壤团聚体破碎、土壤结构退化,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下降,使其抗侵蚀能力和水源涵养功能显著降低,又进一步加速植被的退化演替.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马蔺斑块将进一步向林线逼近,灌丛草甸植被将会进一步退化和萎缩.  相似文献   
68.
利用荧光光谱学等方法结合高压力技术研究了光合作用系统II中的一个外周蛋白——— 2 3kD(以P2 3k表示 )蛋白的去折叠。热力学研究表明 ,在 2 0℃、180MPa(1MPa =10 .0大气压 )可使该蛋白质完全去折叠 ,而在3℃ ,16 0MPa即可使该蛋白质完全去折叠 ,这是迄今为止有关研究中最易被高压力去折叠的一个蛋白质。在2 0℃ ,该蛋白质在常压下去折叠反应的标准自由能与标准体积变化分别为 2 3.4 5kJ mol和 - 15 0 .3ml mol;动力学研究揭示该蛋白质的折叠反应的活化体积ΔV f 为正值 (84 .1ml mol) ,而去折叠反应的活化体积ΔV u 为负值(- 6 6 .2ml mol)。在常压下 ,折叠和去折叠反应的速度常数 (K0f,K0u)分别为 1.87s- 1 和 1.3× 10 - 4s- 1 ,这些结果为解释该蛋白质易被压力去折叠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69.
依据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同版本的高中生物学课本相继问世并在实验区使用。尽管这些高中生物学课本的主干知识及核心概念基本上一样,但在某些知识的层次结构和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方面仍然有着些许差异,尤其是对同一个单元知识点的不同表述形式,为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带来困惑。  相似文献   
70.
报道了中国大陆对叶兰属Listera植物一新记录-日本对叶兰Listera japonica Bl.及其生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