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弥散山蚂蝗Desmodium diffusum(新拟)不同于大叶拿身草D. laxiflorum,然而前者在中国却不被承认。弥散山蚂蝗广布于中国,与大叶拿身草相较更为普遍,而大叶拿身草仅分布于中国的广东、广西、台湾及云南南部。崔现举等将弥散山蚂蝗置于单序山蚂蝗D. unibotryosum种中。根据国际命名法规,单序山蚂蝗为一非法名称,属弥散山蚂蝗的异名。本文介绍了弥散山蚂蝗和大叶拿身草的分类历史、种的检索表、种的文献、异名及分布。同时,指定了弥散山蚂蝗的后选模式。  相似文献   
142.
在盐胁迫下光抑制及其恢复进程对冬小科光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盐和强光双重胁迫以及在弱光下恢复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用低浓度盐(200mmol/L NaCl)胁迫时,对反向PSⅡ光合功能的Fv/Fo、Fv/Fm和qP等参数没有什么影响,但巳十分明显地抑制光合碳同化能力,而高盐(400mmol/L NaCl)胁迫损伤PSⅡ功能,从而加剧对碳同化功能的抑制,说明光合作用对不同盐浓度的响应不同。研究结果还表明,盐胁迫能加剧强光对光合功能的损伤,使之受到更加严重的光抑制。在低盐浓度下,光抑制初期形成形成QB-非还原性PSⅡ反应中心,在随后的光抑制进程和弱光下恢复期间,能有效的被用来合成有活性的PSⅡ和修复可逆性失活的PSⅡ反应中心。而高盐和强光双重胁迫使PSⅡ遭受严重破坏,QB-非还原性PSⅡ反应中心只有在光抑制初期可部分地用于修复可逆性失活的PSⅡ,随着光抑制的进程,它们不能用于合成有活性PSⅡ和修复受严重破坏的PSⅡ,结果导致它们的含量在弱光下恢复时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43.
研究了盐和强光双重胁迫以及在弱光下恢复对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纯用低浓度盐 (2 0 0mmol/LNaCl)胁迫时 ,对反映PSⅡ光合功能的Fv/Fo、Fv/Fm和qP等参数没有什么影响 ,但已十分明显地抑制光合碳同化能力 ,而高盐 (4 0 0mmol/LNaCl)胁迫损伤PSⅡ功能 ,从而加剧对碳同化功能的抑制 ,说明光合作用对不同盐浓度的响应不同。研究结果还表明 ,盐胁迫能加剧强光对光合功能的损伤 ,使之受到更加严重的光抑制。在低盐浓度下 ,光抑制初期形成的QB_非还原性PSⅡ反应中心 ,在随后的光抑制进程和弱光下恢复期间 ,能有效的被用来合成有活性的PSⅡ和修复可逆性失活的PSⅡ反应中心。而高盐和强光双重胁迫使PSⅡ遭受严重破坏 ,QB_非还原性PSⅡ反应中心只有在光抑制初期可部分地用于修复可逆性失活的PSⅡ ,随着光抑制的进程 ,它们不能用于合成有活性PSⅡ和修复受严重破坏的PSⅡ ,结果导致它们的含量在弱光下恢复时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44.
通过固体平板培养技术,研究烟苗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与抗旱性密切相关的指标,对5个烤烟品种进行了抗旱性鉴定,并用隶属函数法对烤烟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一烤烟品种在干旱胁迫与正常条件下相比,其鲜重、主根长、侧根总长、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质膜透性差异显著,鲜重、侧根总长及质膜透性可作为烤烟抗旱性的敏感指标;不同烤烟品种的抗旱性有明显差异,5个品种抗旱性大小表现为:NC82 > RG11 > 红花大金元 > G28 > K326。本技术可用于烤烟品种抗性筛选。  相似文献   
145.
蛋白质折叠速率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折叠速率预测是当今生物物理学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许多经验参数,例如:接触序、长程序、总接触距离、链拓扑参数、二级结构含量、有效长度、螺旋参数、n-阶接触距离等。这些参数都和蛋白质的折叠速率有很好的相关性,基于这些参数的各种预测方法所得到的预测结果也与实验数据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46.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等多种原因,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正努力从各个方面来解决,其中机体天然产生的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由于其对耐药菌的强大抗菌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肽抗生素是一种阳离子小分子多肽,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防御素(defensin)是肽抗生素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主要来源于皮肤、呼吸道等的上皮组织,是正常机体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防线。人β-防御素3(human beta-defensin 3,hβD-3)参与人体免疫屏障,并因具有广谱抗菌和抗菌活性不被盐离子浓度抑制等特点而具特别的研究开发价值:提取中国人扁桃体组织总RNA,以RT-PCR技术扩增编码hβD-3成熟肽的cDNA并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QE-80L,IPTG诱导表达后利用SDS-PAGE、免疫印记等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分析。重组蛋白表达量达到细菌表达总量的40%。重组蛋白自表达菌包涵体中提取后,经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达到电泳纯,经多步透析法复性,在体外抗菌实验中表现出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抗菌活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7.
用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螺旋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藻大规模培养主要有敞开式大池培养和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两种主要方式。管式光生物反应器是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类型之一。与其它类型相比,管式光生物反应器放大较易,成本较低。国外关于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已有不少研究[1~3]但关于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产率与光强和光暗比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尚未得出明确的结论。国内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较少[4],尚未见有关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微藻悬浮液流变特性基础参数和产率影响因素的报道。螺旋藻是丝状体蓝藻,螺旋藻蛋白质含量高,其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丰富,是国内外大规模商业…  相似文献   
148.
朱新广  张其德 《植物学报》1999,16(4):332-338
对NaCl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几个重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NaCl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途径,气孔效应与非气孔效应,NaCl对光能吸收与转换、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磺素同化的影响及盐与其他胁迫因子对PSⅡ活性的协同影响等,对今后这些方面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与趋势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9.
中山杉302回交一代的早期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连续3年对中山杉302(Taxodium'Zhongshansha302')回交一代(BackcrossedF1,简称为BCF1)〔中山杉302(T.'Zhongshansha302')×墨杉(T.mucronutumTenore)〕的13个无性系的苗期生长量(株高和地径)、标准木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分枝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BCF1102、BCF1118、BCF161和BCF1149的生长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明显高于亲本中山杉302,可以作为优选出的4个具有潜在推广价值的新无性系:其中BCF1102、BCF1118和BCF1613个无性系树干生物量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例均大于50%,也高于其他无性系,而树枝生物量比例较低,可以作为速生用材类型,BCF1149树叶生物量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重高达45%,可以作为速生观赏类型。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对标准木的分枝结构与树高生长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枝数量是树高生长的首要决定因素,这4个速生无性系单株分枝数量高于其他类型。盐碱地造林结果表明:在pH8.5的滨海轻盐上,除BCF161的生长量受到一定抑制外,其他3个无性系BCF1102、BCF1118和BCF1149的生长量仍高于亲本中山杉302。运用RAPD分子标记鉴定了这4个优良无性系的遗传身份。  相似文献   
150.
R-扁桃酸脱氢酶在苯乙酮酸的生物合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挖掘具有高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新型R-扁桃酸脱氢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获得理想的R-扁桃酸脱氢酶,采用了基因组挖矿技术从Lactobacillus harbinensis菌株中获得了一个新型的R-扁桃酸脱氢酶LhDMDH,重组LhDMDH的比酶活高达1264.3 U/mg,约为探针的4倍,在已报道的R-扁桃酸脱氢酶中处于领先水平。同时,考察了4个重组酶主要的酶学特性,它们的最适反应温度在25~30℃,最适反应pH在9.0~9.5。动力学参数的结果表明,LhDMDH对底物的K_(cat)值为30.28 S~(-1),明显高于其它重组酶。此外,底物谱分析的结果也表明LhDMDH在外消旋扁桃酸的手性拆分及苯乙酮酸的生物合成中更具优势。在R-扁桃酸脱氢酶基因挖掘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为进一步的改造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它酶的挖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