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632.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汤对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子宫机能、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分为联合组(n=40,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益气化瘀汤治疗)和对照组(n=40,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止血率、止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子宫机能、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治疗7 d后恶露量、恶露质、恶露色、小腹疼痛、少气懒言、四肢乏力评分更低,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止血率更高,月经复潮时间、止血时间更短,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子宫三径之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全血高切黏度(HS)、全血低切黏度(LS)、凝血酶原时间(PT)、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Hct)、凝血酶时间(TT)更低(P<0.05)。结论:益气化瘀汤用于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子宫机能、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633.
青海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素锦  司剑华 《广西植物》2005,25(4):310-313,304
对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植物90科、298属、529种(包括变种)。其中,有裸子植物16种,被子植物488种,蕨类植物17种,苔藓类植物8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8种。资源植物丰富,分为药用、观赏、食用等10大类。植物垂直分布明显,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提出保护植物多样性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34.
Na2SeO3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良燕  仪慧兰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0):2107-2111
采用蚕豆根尖微核实验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实验,研究亚硒酸钠(0.01~10.0 mg·L-1)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Na2SeO3)可导致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间期细胞微核频率明显增高,且Na2SeO3的上述效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Na2SeO3可诱导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显著增高.研究表明,亚硒酸钠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遗传毒害作用,并有可能对人体产生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635.
黑河下游分水后的植被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黑河下游地区近年来由于河水注入量的持续减少,使得依赖河水补给的地下水相应减少,造成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面积湿地消失,天然植被全面衰败,土地盐化加剧,胡杨和沙枣林面积减少,并以老林为主,红柳灌丛也减少,并且多已成为稀疏矮化的群落。各种禾草草甸严重退化,多以演替成苦豆子群落。为了恢复和重建受损的下游生态系统,2000年7月开始,实施了黑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工程,水流于2002年7月17日流进黑河尾闾端的东、西居延海,使干涸10年的居延海重新受到水的滋润。作者根据近三年黑河下游分水前后地下水位和植被等项内容的监测资料,探讨了地下水位与天然植被生长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分水使得该地区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地下水位普遍抬升,胡杨林得到恢复,灌木荒漠植被得到部分恢复,禾草草甸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636.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uclear transplanted eggs obtained by transplanting Xenopus laevis blastomere nuclei to Bufo raddei. The formation of the donor nuclei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male pronuclei in the normal development egg in the early stage while shows degradation in the late stage after transplanting. The chromosome complement formes in some eggs 30 minutes after transplantation, which is assumed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lanted eggs [Acta Zoologica Sinica 51 (5) : 924 - 931, 2005].  相似文献   
637.
中国6省2005年麻疹病毒分离株分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研究2005年我国6省麻疹暴发、流行的野毒株基因型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为进一步的麻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用RT-PCR方法,从2005年6省分离的48株麻疹病毒株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 N)基因C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C末端456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6省分离的48株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其中两株为H1b亚型, 其余为H1a亚型.48株野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1%~100%(核苷酸差异为0~22bp),氨基酸同源性为92.7%~100%;与我国疫苗株S19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8.7%~92.5%,氨基酸同源性为88.0%~91.2%.其中Shaanxi05-1和Yunnan05-1,Anhui05-2和Ningxia05-9的N末端456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100%;Hebei05-19、Anhui00-2和Liaoning02-2,Hebei05-1和Chongqing04-3的核苷酸的同源性为100%.引起2005年我国6省麻疹暴发流行的野毒株为H1基因型,并以H1a为绝对优势亚型.各省之间存在相同毒株引起的传播链,不同年份之间存在相同麻疹野毒株的持续循环传播.同时提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由核苷酸变异引起的氨基酸变异及中和抗原位点等生物学性状的改变,可能影响麻疹病毒的毒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638.
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08,自引:0,他引:108  
目的对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和乳鼠接种法,从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分离致病病原体,通过电镜形态学、血清学和动物致病性观察及RTPCR扩增与部分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的病原体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地从死亡病例尸解的肺组织标本和患者鼻咽拭子标本中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出病原体。通过电镜在病变细胞及其培养上清中观察到大量冠状病毒样颗粒。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表明分离的病毒与此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密切相关。分离的病毒可对乳鼠致病,并在发病乳鼠的肺组织标本中通过电镜同样观察到冠状病毒样颗粒。从非典型肺炎病例尸解肺组织、传代发病小鼠肺组织及分离物感染的细胞培养物中,通过RTPCR可分别扩增出冠状病毒的cDNA片段,测序结果显示其核苷酸序列与已知冠状病毒的同源性在60%左右。结论从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已成功分离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它与此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密切相关,很可能是此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 。  相似文献   
639.
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疫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生产策略进行了介绍 ,重点对提高植物疫苗表达所采用的生物技术策略进行综述 ,探讨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0.
葡萄球菌肠毒素A全长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克隆超抗原(SAg)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全长基因,为进行SAg基因应用于肿瘤导向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设计并合成一对针对SEA全长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用PCR反应从产SEA的标准葡萄球菌菌株的基因组中扩增出SEA全长基因。PCR产物与克隆载体pGEM-T连接后进行基因序列测定。成功地从标准葡萄球菌菌株的基因组中扩增出一条约770bp的条带。基因序列测定表明,与巳发表的SEA全长基国序列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