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中国石蒜属种间亲缘关系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对石蒜属13个种(含变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的ITS1长度为259~260 bp,ITS2为230 bp,分别有多个特异性信息位点。以ITS序列为依据对石蒜属植物亲缘关系进行分析,表明石蒜属13个种可分为三大类,其中类Ⅰ包括中国石蒜、地笑、安徽石蒜和长筒石蒜,核型为M+T型;类Ⅱ包括矮小石蒜、换锦花、玫瑰石蒜和红蓝石蒜,核型为ST型;类Ⅲ包括稻草石蒜、乳白石蒜、短蕊石蒜和两种人工杂交种,核型为ST+M+T。系统进化树与核型分析结果相似,第Ⅲ类可能为自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82.
镰刀菌属(Fusarium)是真菌中危害性最大的一个菌属之一,其种类多,分布广,寄主范围大,有许多种是作物的重要致病菌,而且有些菌株能产生镰刀菌毒素。Ueno、Mirocha和Ellison等研究三隔镰孢(F.tricinctum)、拟  相似文献   
83.
84.
柴达木盆地及其毗邻山地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1999年、2002年和2006年等数次实地调查基础上,结合作者采集的2 000余号标本和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馆藏所涉的10 000余份前人标本的鉴定、统计,对柴达木盆地及其毗邻地区野生植物区系成分、性质、特点及其分区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及其毗邻山地共有野生种子植物62科、257属、854种,区内植物种类相对较为贫乏,木本更少。(2)研究区内植物属特征属于以北温带成分、特别是欧亚大陆温、寒地带典型成分为优势的,兼具旱生温性、耐寒温性和高寒类型的温带区系性质。(3)在以非中国特有种为优势的前提下,该区系植物以温带亚洲成分和中亚成分为主,并有东亚成分、旧世界温带成分和北温带成分等共同参与和影响的分布格局。(4)区内许多种、属和热带类型植物均以该研究区为边缘分布区,因而区系的边缘性质明显。(5)该研究区因地形及水热条件的明显差异,以海拔3 500m为界分为盆地主体和周围山地两部分,后者因所受高原高山成分影响较多而应属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的一部分。(6)该区系因地理相连,气候干旱而与亚洲东部荒漠区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最为密切。(7)柴达木盆地主体植物区系的性质相对古老,而其毗邻周围山地区系较年轻。  相似文献   
85.
李书恒  侯丽  史阿荣  陈兰  朱显亮  白红英 《生态学报》2018,38(20):7435-7446
利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60—2013年太白山太白红杉林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对其与太白红杉的径向生长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NPP值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60—2013年太白山太白红杉林北坡NPP年均值为305.33g C m~(-2)a~(-1),南坡为320.71g C m~(-2)a~(-1),南北坡的NPP值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北坡的上升速率(0.47g C m~(-2)a~(-1))要小于南坡(1.29g C m~(-2)a~(-1)),但是北坡太白红杉分布下限区NPP值波动浮动较大。且北坡太白红杉NPP值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低海拔的变化振幅要大于高海拔地区,南坡无明显变化。多数采样点的模拟NPP值与树轮宽度指数年际变化趋势趋于一致,相关关系呈显著相关。太白红杉标准年表、模型模拟NPP值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均表明太白红杉的生长与生长季气温的相关性显著高于降水,即生长季的气温是太白红杉生长的限制因子。气候的变化作为制约太白红杉生境的重要因素,影响了太白红杉树木的生长,进而对NPP的变化产生了影响。树木年轮很好的检验了Biome-BGC模型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86.
以‘津研四号’黄瓜为试材,以30 mmol·L-1NaHCO_3模拟盐碱环境,采用水培法研究了0.2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盐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aHCO_3胁迫显著诱导了叶片及根系中O2-·的产生和H_2O_2的积累,导致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提高.NaHCO_3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及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外源EBR显著提高了NaHCO_3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中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以及As A/DHA(双脱氢抗坏血酸)和GSH/GSSG(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维持了植株内的氧化还原平衡,降低了活性氧积累水平,缓解了膜脂过氧化,从而提高了黄瓜幼苗的盐碱耐受性.  相似文献   
87.
88.
对全封闭湖泊调角海子的湖沼相沉积进行高分辨率采样,并通过^13C测年建立了样吕的时间序列;通过孢粉分析及孢粉资料的“地层约束聚类分析”,建立了主要孢粉类型的浓度和百分比图谱,划分出5个孢粉带和9个孢粉亚带,重建了区域植被演化历史,并据此初步探讨了区域全新世以来生态环境演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9.
玉米离体叶片在光下衰老时,其RuBPC、PEPCase和PPDK(丙酮酸磷酸二激酶)活性逐渐降低。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可阻止这三种酶的活性下降,还可阻止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延缓光下玉米离体叶片的衰老。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