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D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由于其具有突变频率快、多态性丰富、呈共显性遗传、通用性等特点,已成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分子遗传标记。对刺参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其微卫星的筛选与克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2.
钙离子作为植物细胞的第二信使,广泛参与植物应对不同逆境胁迫的信号调控过程。水稻G蛋白促进蛋白1(Oryza sativa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1,OsGAP1)包含1个C2结构域,而含C2结构域的蛋白质是一类钙离子结合蛋白质,受钙信号的调控。本研究鉴定了水稻OsGAP1的由5个保守性天冬氨酸残基组成的阳离子结合区域。该区域可结合2个钙离子或者钾离子,且其结合钙离子的强度高于其结合钾离子的强度,但是不能结合镁离子。当将其中2个保守的天冬氨酸残基(Asp-23和Asp-28)突变为丙氨酸后,其对钙离子的结合能力减弱。对OsGAP1 C2结构域阳离子结合区域结合金属离子能力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钙信号调控蛋白质的认识,为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钙离子作为植物细胞的第二信使,广泛参与植物应对不同逆境胁迫的信号调控过程。水稻G蛋白促进蛋白1(Oryza sativa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1, OsGAP1)包含1个C2结构域,而含C2结构域的蛋白质是一类钙离子结合蛋白质,受钙信号的调控。本研究鉴定了水稻OsGAP1的由5个保守性天冬氨酸残基组成的阳离子结合区域。该区域可结合2个钙离子或者钾离子,且其结合钙离子的强度高于其结合钾离子的强度,但是不能结合镁离子。当将其中2个保守的天冬氨酸残基(Asp-23和Asp-28)突变为丙氨酸后,其对钙离子的结合能力减弱。对OsGAP1 C2结构域阳离子结合区域结合金属离子能力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钙信号调控蛋白质的认识,为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陈国忠  张燕娇  陈师勇 《微生物学报》2017,57(12):1769-1777
细菌脂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革兰氏阴性菌的生理及致病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革兰氏阴性菌中已知负责胞内脂蛋白转运的是Lol(Localization of lipoprotein)系统。该系统识别成熟脂蛋白的分泌信号,将外膜脂蛋白转运并定位于细胞外膜内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跨细胞外膜进行表面展示的脂蛋白实际上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广泛存在,其分泌机制开始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对革兰氏阴性菌中脂蛋白分泌机制的研究现状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本文概述了脂蛋白转运过程中Lol系统5个转运蛋白的功能与保守性、不同细菌中脂蛋白分泌信号的差异以及表面展示脂蛋白可能的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在经皮胆红素监测下早期蓝光干预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6例出生体重≤2000 g,无出生窒息史的早产儿,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照我国2000年制定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的干预标准进行光疗。观察组于出现黄疸和/或经皮胆红素85.50μmol/L,但尚未达方案的干预标准就进行光疗,监测经皮胆红素至黄疸消失。经皮胆红素值达187.5μmol/L以上时同时查静脉血监测血清总胆红素。比较2组早产儿经皮胆红素峰值及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经皮胆红素峰值较低,黄疸持续时间较短,两组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产儿在经皮胆红素监测下进行早期蓝光干预有利于降低早产儿胆红素峰值,缩短黄疸持续时间,有效预防早产儿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棕榈酸(Palmiticacid,PA)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检测肝癌细胞系中CD147-MMPs信号通路在PA影响下的变化,初探PA影响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PA(0、20、50、100μM)作用SMMC-7721细胞后(8、16、24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及Transwell实验评价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CD147蛋白及其mRNA的水平,ELISA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作用SMMC-7721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高(P0.05);CD14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培养上清中MMP-9的浓度显著增高(P0.05),MMP-2的水平则无变化。不同的梯度组之间相比较,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CD147的表达水平(蛋白及其mRNA)以及培养上清中MMP-9的浓度均随PA作用时间和作用剂量的增大而产生更显著的增高。结论:PA通过活化CD147-MMPs信号通路促进SMMC-7721细胞的迁移侵袭。  相似文献   
37.
目的:构建带Flag标签的MDM2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MDM2与p53的相互作用。方法:从人乳腺文库中PCR扩增MDM2编码序列,将其插入pcDNA3.0-Flag载体,转染293T细胞后用Western印迹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并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MDM2与p53的相互作用。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Flag-MDM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293T细胞后成功表达;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Flag-MDM2与p53存在相互作用。结论:构建了带Flag标签的人MDM2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了MDM2与p53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MDM2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本文探讨不同肥料、施肥结构、施肥方法对土壤养分三要素平衡与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单位氮素投入对土壤氮素盈余影响为猪粪> 化肥> 稻草,对土壤全氮提高的影响为稻草> 化肥> 猪粪;不同形态单位磷素投入对土壤磷素盈余的影响为猪粪> 化肥> 稻草,对土壤全磷提高的影响为化肥> 猪粪> 稻草;不同形态单位钾素投入对土壤钾素盈余影响为化肥> 猪粪> 稻草,对缓解土壤钾素下降的影响为猪粪> 稻草> 化肥。  相似文献   
39.
在含有NAA0.2mg/L,2.4-D 0.2mg/L的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月光花素培养彩叶芋愈伤组织,结果显示,低浓度的月光花素能促进愈伤组织生长,高浓度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适浓度为1.0~2.0mg/L;培养两个月后,添加适宜浓度的月光花素(0.2~2.0mg/L)的培养基能促进体细胞分化和植株再生,而高浓度(10.0mg/L)处理和对照均未能分化出绿苗。表明适宜浓度的月光花素在合适的生长素剂量的协同作用下,对植物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0.
该研究通过构建携带突变的血小板融合细胞系,探讨12S r RNA 1555AG和CO1/t RNA~(Ser(UCN))7444GA突变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首先,采集携带12S r RNA 1555AG和CO1/t RNA~(Ser(UCN))7444GA双突变、单突变及正常对照组患者外周血,构建血小板融合细胞系。其次,对构建成功的血小板融合细胞系进行一系列功能研究,包括细胞内活性氧类(ROS)生成量、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蛋白质水平和t RNA稳态水平的分析。通过对各组血小板融合细胞系的线粒体功能的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发现,细胞内ROS生成量显示,仅携带m.1555AG单突变组细胞ROS上升66.54%,仅携带m.7444GA单突变组细胞ROS上升83.09%,而同时携带m.1555AG和m.7444GA双突变组细胞ROS上升131.08%;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示,m.1555AG单突变组的ΔΨm水平下降32.86%,m.7444GA单突变组的ΔΨ水平下降0.66%,m.1555AG和m.7444GA双突变组的ΔΨm水平下降29.8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突变样本的CO1、CO2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仅携带m.1555AG单突变组中ND4、ND5和ND6差异不明显,而仅携带m.7444GA单突变组和m.1555AG和m.7444GA双突变组中ND4、ND5和ND6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Northern blot结果显示,m.7444GA对t RNA~(Ser(UCN))稳态水平的改变并不是很明显。提示CO1/t RNA~(Ser(UCN))7444GA突变可能只是12S r RNA 1555AG突变的病理效应的修饰因子,但在耳聋的发生过程中,还是12S r RNA 1555AG突变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