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81.
赤链蛇Sox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参照人SRY基因HMG-box保守区的序列,设计一对兼并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了赤链蛇的Sox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在雌雄个体中共筛选出三个Sox基因,其中有一个为雌雄共有,显示出性别差异性;三个Sox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相应SOX3,SOX4,SOX22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6%,98%,96%。显示出Sox基因在进化上的高度保守性,本文为赤链蛇的性别决定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   
382.
"绿脓杆菌-MSHA菌毛株菌苗"对医院感染及肿瘤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导使用牟希亚,郭雁群发明的“绿脓杆菌-MSHA菌毛株菌苗”,全面调查与激活人体的免疫保护状态,从而消除了癌症患者的免疫低下状态,不仅对防治严重致死性条件病原体医院感染有良好作用。同时对增加癌症患者的CR率和降低其PD率也发生着重要影响。如经“菌苗”参与治疗后,肺癌的条件病原体感染率由单纯化疗的40.89%降至15.91%,恶性淋巴瘤的感染率由37.21%下降至17.78%;临床CR(完全缓解率)分别从6.67%升至25.00和从44.19%升至66.87%;临床PD(疾病恶化)率则从15.56%降至4.55%和自11.63%降至0。急性白血病的感染率从94.12%降至58.82%。免疫状态也明显向健康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383.
野生型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AcMNPV)感染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细胞系Sl-zsu-1,可引起典型的细胞凋亡;但可以在草地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细胞Sf-9中复制并形成多角体.比较了AcMNPV p35基因在病毒感染两种细胞的复制和转录情况,认为p35在非受纳细胞中及时有效的表达能阻止细胞发生凋亡;共感染实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SpltMNPV)可以抑制AcMNPV诱导的细胞凋亡并可帮助病毒进行复制,推测SpltMNPV基因组中与p35同源的p49基因挽救了细胞的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384.
一类三次Kolmogorov系统的极限环存在性和唯一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一类三次Kolmogorov系统:x=x(A0+A1x-A3x2+A2y+A4xy),y=y(-1+x2-y)(*).当A1>0,A2<0,A4<0时得到:当A0-A2>A02.x*>x*时,系统(*)在第一象限内存在极限环;当A0>(A1A2)/A4,A3>A3时,系统(*)在第一象限内存在唯一的极限环.  相似文献   
385.
环境因子对杭州西湖沉积物各形态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湖沉积物的磷形态、粒径组成、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 模拟研究了上覆水磷含量、光照、pH、温度、水动力条件等不同环境因子对西湖沉积物各形态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上覆水为蒸馏水时的最大释磷量约为底泥-湖水系统的1.15倍, 且释放形态均以IP中的Fe/Al-P为主。在蔽光条件下的最大TP释放量约为光照条件下最大TP释放量的1.35倍。pH 是影响磷释放的重要因素, 在碱性条件下, 促进Fe/Al-P的释放; 在酸性条件下, 促进Ca-P 的释放。在高温条件下沉积物的释磷量会高于低温条件下的释磷量。沉积物各形态磷的释放量在15h后逐渐趋于平衡扰动状态达到平衡时TP释放量是静态释放平衡状态的1.61倍。研究结果旨在探讨不同环境因子对湖泊沉积物磷迁移转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预测西湖内源磷释放的发展趋势, 为控制沉积物内源污染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86.
该研究以1个疑似柚新品种——‘迷你红柚’为实验材料,利用植物形态学观察、花粉电镜观察以及ISSR分子标记技术,以确定‘迷你红柚’与‘琯溪蜜柚’、‘邓肯葡萄柚’之间的关系。(1)从形态学观察可以看出:‘迷你红柚’果实的外形特征与‘邓肯葡萄柚’较相似,但与‘琯溪蜜柚’有较大的差别;而且‘迷你红柚’嫩叶的形态学特征与‘琯溪蜜柚’和‘邓肯葡萄柚’均有不同。(2)电镜观察发现:‘迷你红柚’花粉的萌发孔沟、花粉沟与‘琯溪蜜柚’和‘邓肯葡萄柚’相似,但花粉大小、外壁网眼与‘琯溪蜜柚’和‘邓肯葡萄柚’均有不同。(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迷你红柚’和‘邓肯葡萄柚’遗传关系最近,但又有一定距离。研究认为,‘迷你红柚’不同于‘琯溪蜜柚’和‘邓肯葡萄柚’,极有可能是柚的一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387.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复发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3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接受开腹胆道探查取石术550例定义为开腹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30例定义为LCBDE组,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150例定义为EST组,对比三组复发率;按照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n=227)和未复发组(n=503),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EST组复发率为38.67%,显著高于LCBDE组的26.67%和开腹组的29.27%(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为患者在年龄、HBV感染史、黄疸、总胆红素异常、乳头旁憩室、胆道感染、胆道狭窄、乳头狭窄、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胆道手术史、胆囊切除、胆总管直径≥15 mm、胆管角≤120°、手术类型、结石数量≥2粒、结石直径≥10 mm、有无胆囊结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为患者的年龄、有乳头旁憩室、有胆道手术史、胆总管直径≥15 mm、结石数量≥2粒、手术类型为EST均是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当根据患者的结石大小、数量及患者体质等综合考虑手术方式,并加强预防措施,力求控制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388.
臀肌筋膜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受限,表现出特殊的症状、体征的临床综合征。GMC多发生于青少年和儿童患者,目前普遍认为一旦确诊GMC,应尽早手术治疗。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GMC的手术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其大致分为开放式手术和微创手术两大类,两者虽各具优缺点,但针对不同的患者都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本文现对GMC的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89.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对放射后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ADSCs和真皮Fb,分别对两种细胞进行鉴定,Fb辐照后两种細胞建立共培养模型。将Fb分为3组,对其进行lncRNA和mRNA转录本高通量测序。结果:ADSCs高表达CD29和CD44,低表达CD31和CD45。大鼠Fb高表达波形蛋白。Fb单纯辐照和干細胞干预后转录水平有明显的差异。结论:ADSCs能使辐射后的Fb細胞lncRNA和mRNA转录水平明显的改变,提示多项生物学功能及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90.
王磊  杨超  卢宝荣 《生物多样性》2010,18(3):215-139
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是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包括食品和环境安全在内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是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商品化应用的前提和保证。现有的人为生物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难以应对数量日益增加和内容日趋复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评价需求, 因此找寻一种客观和高效的评价方法势在必行。决策树(decision tree)方法是现今广泛使用的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决策方法之一, 通过将需要解答问题的层层分解并分别解决, 最终得到理想的决策结果, 在处理复杂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决策树的概念、特性、种类及其构建方法, 探索将决策树方法应用于建立转基因植物环境生物安全评价诊断平台的可行性, 并分析构建的诊断平台在高效、准确和客观地进行转基因植物环境生物安全评价, 以及对新一代转基因产品环境安全性的预测和普及环境安全知识等方面的优势, 为进一步推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产品的安全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