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为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亚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在坡向梯度上的构建机制,该文选取5个坡向的样地,构建了植物群落系统发育树,测定了各坡向土壤环境因子和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检验了叶片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结果表明:坡向变化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显著。大部分植物的叶片特征在不同坡向的差异显著,叶片干物质含量在南坡、西南坡较高,比叶面积和叶片氮、磷含量在北坡和西北坡较高。叶片的磷含量具有微弱的系统发育信号,而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叶片的氮含量均没表现出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从南坡到北坡,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由发散到聚集。生境过滤作用是南坡、西南坡群落构建的驱动因素,种间竞争是北坡和西北坡群落构建的主要驱动力。西坡系统发育指数相反,其构建机制比较复杂,可能是几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研究广西柳州地区男女性大学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自然史。2014年6月至7月在广西科技大学招募161名有性生活史的大学生,基线访视收集其人口学及性行为信息,之后每隔6个月进行随访,共随访2次。每次访视均采集女性阴道、外阴和肛周部位的标本,采集男性外生殖器和肛周部位脱落细胞标本,并对所有标本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男女性大学生HPV累积感染和清除的风险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Cox比例风险回归和WLW-Cox比例风险回归分别分析HPV基线感染、新发感染和清除的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大学生基线HPV感染率分别为7.7%和16.3%,男性感染率更低[OR(95%CI)=0.23(0.06~0.89);P=0.03]。大学生HPV新发感染率为7.6(95%CI:3.8~15.2)/1 000人月,未发现性别差异(P=0.69)。平均随访12.5个月后,70.6%(12/17)的感染被清除,清除的中位时间为6.6个月,且男性清除的速度更快[HR(95%CI)=4.37(1.26~15.12);P=0.02]。广西柳州地区女性大学生HPV感染率高于男性,且HPV感染在女性大学生中清除速度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43.
肌苷产生菌中降低核苷水解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海  钱卫 《生物技术》1996,6(5):28-30
本研究以枯草杆菌肌苷产生菌SD9401(Adeˉ+Thiˉ+Hisˉ+8—AGr+6-MPr)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在以肌苷为唯一碳源的补充培养基上筛选到一株核苷水解酶缺失菌株。实验结果表明这一突变株积累比亲株高30%左右的肌苷,平均达到26.89mg/ml,最高到28.03mg/ml。且发酵液中未测出次黄嘌呤。  相似文献   
44.
本文通过复制CCL_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证实养肝解郁方剂能保持动物正常生长、肝功能正常;血清转氨酶、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肝组织病变;脾细胞数及它们产生IL-1,TNFa、NO的量明显低于禾给药的肝纤维化组,接近或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显示养肝解郁方剂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抵抗肝损伤,是有效的抗肝纤维化中药方剂。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烧伤患者植皮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植皮患者62例,根据临床用药分为试验组(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组)与对照组(未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术后植皮成活率及愈合后瘢痕形成情况。结果:1经治疗,两组创面均愈合,试验组患者植皮成活率为(97.12±1.89)%,高于对照组(89.96±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0.1±1.9天,对照组为14.3±2.3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瘢痕形成评价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肿面积(1.50±0.03 vs.3.04±0.08,P0.01)、畸形率[2(6.45)vs.8(25.81),P0.05]、感染率[2(6.45)vs.9(29.03),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于烧伤植皮创面的患者,能够提高植皮成活率,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46.
从新疆不同生态条件下生长的31属109种豆科植物根瘤分离获得373株根瘤菌,其中88株是从未报道过结瘤情况的39种豆科植物根瘤分离获得。它们与豆科寄主植物共生结瘤,95%以上为有效根瘤。不同种的根瘤固氮活性差异较大,黄芪属根瘤固氮活性较高,最高者为大豆根瘤固氮活性的42倍。 20属37种豆科植物根瘤中97%有吸氢活性。根瘤固氮活性、吸氢活性均与寄主植物生长发育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确定腰硬联合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半数有效剂量芬太尼的效果和副作用,并与蛛网膜下腔注射半数有效剂量的布比卡因进行对比。方法:首先,确定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筛选50例符合的产妇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的剂量始于25μg,如果镇痛有效,下一病例减少2.5μg芬太尼;如果无效则下一病例增加2.5μg芬太尼。用Probit回归分析计算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行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和95%可信区间(95%CI)。第二步,筛选100例需要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随机分入ED50芬太尼组(F组)和ED50布比卡因组(B组),比较两组药物镇痛效果及起效时间、产妇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及血压心率变化、胎心变化和镇痛全程药物追加次数。结果: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分娩镇痛的ED50为11.5μg,95%CI为3.5-15.4μg。F组镇痛的平均起效时间为(12.0±3.8)min,两组镇痛的成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218),F组需要追加PCA的病例百分率明显少于B组(P=0.018)。F组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轻于B组(P=0.018)。两组镇痛方法对产妇的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影响。两组胎心下降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F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0)。结论:腰硬联合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的ED50为11.5μg,95%CI为3.5-15.4μg。蛛网膜下腔注射半数有效剂量的芬太尼可以提供简便、持久、满意和安全的镇痛效果,并且对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较小,但其所致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48.
1 植物名称 刺萼粉枝莓(Rubus alexeterius Focke),别名刺萼悬钩子。  相似文献   
49.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苹果黄蚜的抗药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我国北方九地区苹果黄蚜对氰戊菊酯与氧化乐果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以山东莒南苹果黄蚜为相对敏感种群,河北沧州,河南商丘,山东蒙阴,辽宁朝阳,山东泰安,河北昌黎,安徽砀山,山东荣城等地苹果黄蚜种群均已产生抗药性,对氰戊菊酯抗性倍数(LD50R/S)分别为25.00,28.60,74,17,87.78,157.33,167.53,218.46,291.56倍;对氧化乐果抗性倍数分别为:16.08,26.53,15.88,29.46,25.83,30.73,48.19,64.58。采用相同的方法测定了山东泰安苹果黄蚜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为:硫丹与灭多威相对毒力较高,而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相对毒力较低。  相似文献   
50.
趋磁细菌在微好氧和好氧条件下生长时,它们在酯酶、乙醇脱氢酶、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等同工酶中具有明显不同的酶带或酶活性,呈现酶的多分子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