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蝙蝠寄生吸虫的研究,国内仅见陈心陶(1954)曾有报告。我们于1987年2—3月,在杭州的绒菊头蝠(Rhinolopbus lanosus)与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i)的小肠中采得一些标本,经鉴定为中孔科(Mesotritidae)中孔属(Mesotretes)的一新种东方中孔吸虫新种Mesotretes rientalisp.nov.(见图)。模式标本(正模1个,副模9个)保存在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动物教研室,新种器官的量度均以mm为单位。寄主:绒菊头蝠Rhinolophus lanosus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i寄生部位:小肠分布地点:杭州种的描述:根据10个标本,结合活体观察。体呈柳叶形,1.91…  相似文献   
32.
1986年11月在浙江省桐庐的栉鼠耳幅Myotis fimbriatus(peters)的小肠中得到枝腺科(Lecithodendriidae)的吸虫14条,经鉴定为软体长吸盘吸虫Longitrema chilostomum(Mehlis,1831)Chen,1954.(测量单位:毫米)。体呈长椭圆形,在腹吸盘处最宽,侧面呈棱形,大小为1.56—1.98×0.43—0.71。口吸盘为长圆形,长大于宽,0.26—0.28×0.21—0.22。腹吸盘为0.14—0.21×0.15—0.16。咽球形,0.05。食道长0.14—0.12。盲肠末端在睾丸之前。睾丸卵圆形,0.14—0.16×0.11—0.14,位于腹吸盘之两侧。阴茎囊为0.11—0.12×0.12—0.13。生殖孔位于腹吸盘之前。卵…  相似文献   
33.
对奶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不同含碳有机物的变化特征以及腐熟程度进行了研究。根据腐熟指标(温度、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指数、大肠杆菌以及蛔虫卵死亡率)的要求,奶牛粪经过堆肥后能够达到腐熟要求。堆肥过程中全碳、易氧化有机碳呈逐渐下降趋势,腐殖酸碳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碳呈先增后降而后平稳的变化趋势;氧化稳定系数和H/F比(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而胡敏酸的E4/E6值(465和665nm处吸光系数比值)与氧化稳定系数和H/F比变化趋势相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堆肥过程中易氧化有机碳和腐殖酸碳是影响全碳变化的主要因素;易氧化有机碳、腐殖酸碳、氧化稳定系数、H/F比、E4/E6值均能很好地表征奶牛粪堆肥的腐殖化和稳定化程度;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碳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花生肽是否对小鼠具有耐缺氧作用。方法:将150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1个空白对照组、1个乳清蛋白组(500 mg/kg BW)和3个花生肽剂量组(250、500、1 000 mg/kg BW)。连续灌胃30 d后,测定各组小鼠在常压缺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及耗氧量,在亚硝酸钠中毒导致的缺氧状况下的存活时间以及急性脑缺血导致的缺氧状况下的存活时间,来观察花生肽对小鼠的耐缺氧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花生肽各剂量组小鼠在常压缺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及耗氧量显著增加,在急性脑缺血及亚硝酸钠中毒所致的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也明显延长(P<0.05);并且与乳清蛋白组相比,花生肽中、高剂量组小鼠在三种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结论:花生肽对小鼠具有耐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35.
综述胶原蛋白肽的生理功能,为胶原蛋白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乳清蛋白肽对衰老模型C57BL/6N小鼠的抗氧化和学习记忆改善作用。方法:采用SPF级雄性C57BL/6N小鼠72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小鼠采用D-半乳糖100 mg/kg BW腹腔注射造模,连续造模6 w,期间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6 w后内眦取血,测定血清MDA水平,并按MDA水平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乳清蛋白组1.5 g/kg BW和3个乳清蛋白肽干预组(0.3、1.5、3.0 g/kg BW)。每日经口灌胃给予受试样品水溶液,干预周期为30 d,期间继续维持模型对照组、乳清蛋白组及乳清蛋白肽组D-半乳糖及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造模。干预结束后,按开阔场实验、水迷宫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顺序进行行为学实验。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对小鼠血清、肝脏及脑组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显示出了运动、探索及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模型组小鼠抗氧化酶水平低于空白组、脂质过氧化和羰基化蛋白水平高于空白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乳清蛋白肽可显著改善衰老小鼠空间探索、空间及非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提高血清及肝脏SOD、GSH-Px活力,改善血清及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与羰基化蛋白累积水平。结论:乳清蛋白肽对衰老模型小鼠具有抗氧化和改善学习记忆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苷(TSG)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还原法(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筛选建立细胞凋亡模型的H2O2合适浓度以及检测不同浓度TSG对H2O2诱导HUVECs的增殖率和凋亡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MTT及流式法筛选300μmol/L为H2O2作用于细胞的最适凋亡浓度。MTT和流式结果显示,与H2O(2300μmol/L)损伤组比较,10μmol/L与100μmol/LTSG预处理组细胞的增殖率增加(P<0.05),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Hoechst33258染色观察TSG能降低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使细胞凋亡数减少。结论:TSG能抑制H2O2诱导的HUVECs凋亡,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观察经冠脉转染腺病毒(adenovirus, Ad5-)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对猪心梗后心衰模型中干细胞动员的作用. 12只苏中幼猪, 随机分成转染Ad5-HGF组(治疗组)和转染未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腺病毒载体组(mock-vector对照组), 每组6只. 结扎前降支制成心肌梗死模型, 手术后四周行冠脉造影时给药, 同时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肌灌注及心功能情况; 给药三周时, 再次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然后处死动物取心脏组织,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 免疫组化检测基因转染后梗死心肌中干细胞的动员情况. 经冠脉转染Ad5-HGF后心肌高度表达人HGF蛋白; 治疗组心肌组织中CD117+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并且同时表达 c-Met; 治疗组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经冠脉转染 Ad5-HGF 能使心肌高度表达 HGF 蛋白; HGF 能增加动员至缺血区的CD117+干细胞, 并且该类细胞表达c-Met; HGF改善心功能及心肌灌注的作用不仅仅是血管新生, 可能还涉及到对干细胞的动员召集作用.  相似文献   
39.
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特征为内皮细胞发生Ⅱ型激活,引起黏附分子、细胞因子和前促凝分子等基因高表达,造成血管收缩、白细胞黏附、激活、聚集和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内皮细胞凋亡。保护基因HO-1通过抑制前炎症反应及免疫调抑作用以保护异种移植器官。因此,通过构建含剪切的野生型大鼠HO-1 cDNA的表达型质粒,用DOTAP包裹转入HUVEC中表达,测定表达量及表达产物活性;采用TNF-α诱导细胞凋亡,以及Heme和SnPP分别刺激细胞,诱导和抑制细胞内HO-1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明确HO-1的抗细胞凋亡作用。结果显示HO-1在HUVEC中高度表达,活力为对照组5倍;TNF-α诱导细胞凋亡,但Heme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下降至20%以下,而SnPP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最高达到95%以上,并且HO-1基因表达抑制时细胞凋亡率是诱导时的5-20倍。本实验表明Heme处理后HO-1表达上调,具有显著抗细胞凋亡作用,细胞凋亡率与HO-1表达量呈负相关,提示HO-1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前,高寒草甸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仍具有不确定性,而随着N沉降的增加,该系统温室体气排放也必将发生变化。为揭示高寒草甸对N沉降的响应机制,探讨其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利用人工添加氮素的方法,于2014年生长季(6-9月)在那曲地区那曲县设置不同水平N添加梯度(0、7、20kg hm~(-2)a~(-1)和40 kg hm~(-2)a~(-1)),模拟氮沉降增加对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经过1a的研究结果表明:1)施氮显著促进了CO_2排放但对CH_4的吸收和N_2O的排放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添加氮素明显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其中N2O处理下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高。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O_2与NPP(总生物量)和TOC(土壤有机碳)线性相关(P0.05),而与TN(总氮)、NH_4~+-N和NO_3~--N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CH_4与TN/NPP/TOC/NH_4~+-N/NO_3~--N均不相关(P0.05),N_2O与NPP/TOC/NO_3~--N均显著线性相关(P0.05),而与TN/NH_4~+-N不相关。综合初步研究结果,未来氮沉降增加条件下,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将有可能明显增加,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