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柳叶白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柳叶白前根和茎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4-二羟基苯乙酮(1-(2,4-dihydroxphenyl)ethanone,2),间二苯酚(resorcinol,3),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1-(4-hydroxy-3-methoxyphenyl)e-hanone,4),4-羟基苯乙酮(1-(4-hydroxyphenyl)ethanone,5),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6),蔗糖(sucrose,7)。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2.
连钱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连钱草(Glechoma longituba)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齐敦果酸(2)、熊果酸(3)、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4)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5)、胡萝卜苷(6),3,6-二甲氧基-6″,6″-二甲基苯并吡喃-(7,8,2″,3″)-黄酮(7)、芫花素(8)、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10)。其中化合物2,4~8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3.
揭示玉米(Zea mays)和花生(Arachis hypogaea)间作提高花生对弱光利用能力的光合特点及磷(P)肥效应, 对阐明间作花生适应弱光的光合机理和提高间作花生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于2011-2012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分析了间作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与构成、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特点和荧光参数。结果表明: 与单作花生相比, 施P与不施P条件下玉米和花生间作显著(p < 0.01)提高了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b含量, 降低了叶绿素a/b, 显著提高了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弱光时的光合速率, 显著降低了气孔导度、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羧化速率(Vcmax)、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磷酸丙糖利用速率(TPU); 与不施P相比, 施P有利于提高间作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 显著提高了ΦPSIIqPVcmaxJmaxTPU, 说明间作花生通过提高功能叶的叶绿素b含量, 改变叶绿素构成, 提高了光系统II的Fv/FmΦPSIIqP, 增强了对光能的捕获和转化能力, 提高了对弱光的利用能力, 而并非提高了对CO2的羧化固定能力; 施P有利于提高间作花生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和产量, 土地当量比提高了6.2%-9.3%。  相似文献   
44.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海参精囊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诱导的生殖系统受损小鼠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小白鼠随机分组,除正常组用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P,28mg/kg),每天1次,连续5天,复制生殖系统受损、雄激素部分缺乏模型;同时治疗组每天灌胃不同剂量的药物1次,连续4周,记录小鼠的体重并观察其精神状态。计算精子总数、运动率、畸形率及睾丸组织中T-S0D酶活力,并与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模型组小鼠,虽海参精囊提取物高低剂量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小鼠的精子总数、运动率、畸形率和T-SOD酶活力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甚至接近或高于正常水平。结论:海参精囊提取物对环磷酰胺导致的生殖系统受损小鼠的生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估不同饮用水对地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04只25日龄地鼠随机以每组雌雄各半分为4组,分别饲喂酸化水和高压水、过滤水和普通水,在饲养过程中分别量取体重、水消耗量,水pH值,胎间隔、成活率、脏器系数和骨髓细胞微核数,并对组间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种饮用水量与体重呈线性正相关;酸化水在抑制细菌方面优于其他饮用水;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地鼠脏器系数在各组无显著变化。结论酸化水在抑制细菌生长优于其他饮用水;过滤水适宜地鼠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46.
毛萼绣线菊碱J,K,L及M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相似文献   
47.
传统中药或民间应用对隔山牛皮消(Cynanchum wilfordii)、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talum)和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三种药材基元植物基本上做白首乌或隔山消混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C_(21)-甾体类成分。三种药材均含有告达亭(caudatin)、去乙酰萝藦苷元(deacymetaplexigenin)、开德苷元(kidjolanin)和加加米宁(gagamine),本文利用HPLC分析技术,检测四个C_(21)-甾体化合物在三种药材中的含量,为合理使用三种药材提供依据。平均每克药材中C_(21)-甾体含量(mg/g)研究结果表明:告达亭在隔山牛皮消中含量(水解前/水解后=0.3542/9.7142)最高、耳叶牛皮消(水解前/水解后=0.2577/4.0825)次之、戟叶牛皮消(水解前/水解后=0.0734/0.1895)最少;其次开德苷元在耳叶牛皮消中含量(水解前/水解后=0.1102/0.6094)比戟叶牛皮消(水解前/水解后=0.0751/0.3225)和隔山牛皮消(水解前/水解后=0.0736/0.2813)高,而后两者含量相近;加加米宁、去乙酰萝藦苷元在三种药材中含量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48.
2017年5月在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59′04.73″N,116°04′44.36″E,海拔1 228 m)采集到鼩鼱形动物雄性个体1只。该个体体色棕灰,尾长约为体长的80%,颅全长大于19 mm,上颌有3枚单尖齿,齿式为1.3.1.3/1.1.1.3=28,符合川西缺齿鼩鼱(Chodsigoa hypsibia)的形态特征。通过测定其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并结合从Gen Bank下载的缺齿鼩鼱属4个物种的同源区序列,构建系统发生关系,结果显示该个体与川西缺齿鼩鼱聚合并形成单系,同时该个体与Gen Bank中所检索到的川西缺齿鼩鼱遗传距离最为接近。基于以上结果,确定该个体为川西缺齿鼩鼱。这是川西缺齿鼩鼱第一次在安徽省被发现,扩大了该物种在我国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49.
全球气候变暖对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形态产生强烈影响。川西林线交错带是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变化极度敏感。以川西林线交错带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幼苗异龄叶为对象,采用原位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s)模拟增温,研究了长期模拟增温下岷江冷杉幼苗异龄叶片叶长、叶厚等叶形态的响应,采用表型可塑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对叶形态的可塑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温限制岷江冷杉幼苗叶片的增长、增宽和叶面积、体积的扩大,使叶长、叶宽、叶面积、叶体积分别较对照减小12.77%、11.86%、17.76%、11.49%;增温促进叶片厚度的增加,较对照增加7.27%;除叶长宽比外,增温对其余叶形态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叶形态对模拟增温的响应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温度、叶龄的交互效应对叶长和叶面积影响显著(P0.05),对叶宽和叶厚影响不显著(P0.05)。两种表型可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除1 a叶叶长外,增温不同程度增大各叶形态可塑性。长期增温使冷杉幼苗叶片有旱生倾向且形态值更发散。研究提供了岷江冷杉幼苗叶片对长期增温的差异性响应证据,为评估青藏高原东缘优势植物对响应气候变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0.
建立了RP-HPLC法测定马蓝中色胺酮、2-苯并噁唑酮、靛玉红,靛蓝、阿克苷和角胡麻苷六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药材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马蓝中六种化学成分分离良好,各成分含量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5%、99.93%、100.46%、99.94%、99.92%、100.02%,RSD值分别为1.46、0.13、0.52、0.09、0.16、0.40。该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为南板蓝根药材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