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本研究工作中,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分离提纯程序,解决了该病毒粒体易于聚集难以提纯的问题,其操作要点是,(1)通过Sepharose 2B柱层析代替超离心,有效地除去一些小分子量核酸杂质;(2)经PEG再次沉淀浓缩后,调整pH至酸牲(pH3.0),使病毒充分悬浮以减少凝聚;(3)在病毒等电点(pH4.8~4.9)条件下,进一步沉淀以纯化病毒。根据病毒提取物的OD260/OD280比值,算出核酸含量约4.5%。核酸电泳出现4条带,分子量分别为:2.25×10~(?),1.8×10~(?),1.05×10~(?),0.75×10~(?)道尔顿。病毒提取物经超速离心出现4个界面,沉淀系数分别为,200.8S,165S,125.8S,100S。说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可能是4组分病毒粒体。病毒粒体含一蛋白亚基,分子量约为2.05±0.05×10~4道尔顿,由16种共199个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2.
陆稻和水稻苗期根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陆稻是指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中适于旱地栽培的稻作,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1/6。过去,国内外重视水稻而忽视陆稻,因此对陆稻的研究偏少。我国在60年代前后曾对陆稻的根系生长特性、水分对陆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等作过一些观察,但从生理生化角度对陆稻的抗旱特性进行较系统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工作以朝鲜、日本、美国和我国的陆稻品种为材料,对陆稻和水稻苗期根系的形态特征和苗期根系中的MDH、POD、COD三种同工酶作了较仔细的比较,试图探讨陆稻抗旱的可能机理,为农业生产上扩大种植陆稻、选育抗旱陆稻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星花绣线菊中的一个新二萜——绣线菊内酯B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星花绣线菊(Spiraeajaponicavar.stellaris)根中得到1个新的Atisine型二萜,命名为绣线菊内酯B(1)。通过光谱分析测定了其结构,此外还得到了9个已知化合物,包括1个atisine型二萜-spiraminol(2)和8个二萜生物碱,spiramineA,B,C,D,F,H,P,Q。  相似文献   
5.
在较为完善的分类学处理后所得的包含207科,1026属,2540种植物的名录基础上,本文初步报道了地处滇中南的无量山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初步结果,并在山体各海拔段进行了属的分布区类型每一类分布的详尽统计,得出了热带和温带两大基本成分在无量山达到平衡(各占50%)海拔点,称之为区系平衡点。该点从历史角度看可以反映无量山种子植物区系成分随自然历史变迁所发生的演变,从现实看表明了该地植物区系的过渡性质,同时,寓意着我国亚热带地区客观存在着一条区系平衡线,并且,该点还是热带成分的一个重要性限制点;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植物引种和选择引种驯化锻炼基地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化石》1978,(3)
据报道,1977年6月在西伯利亚东北部勘探金矿时发现一仅六个月左右的小猛犸象,标本现冷藏于列宁格勒。目前十几个研究机构的百余名科学家正在对它进行全面研究。已证实其时代应为距今44000年。  相似文献   
7.
高原鼠兔数量与危害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原鼠兔(Ochtona curzoniae Hodgson)分布于我国青海、西藏、甘肃、四川西北部,以及尼泊尔、巴基斯坦东部等地。在青海的高寒草甸、草原地带为优势鼠种。它不仅破坏草场,并且是某些自然疫源疾病的宿主动物。以往,对它危害草场的方式,及其调查危害的方法作过一些工作(张荣祖、张洁1963)。至于鼠兔数量对草场的危害程度,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研究。迄今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8.
大豆育种的结荚习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豆结荚习性是一个重要的生态性状。不少大豆科学工作者总结了这方面的群众经验,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研究了它的地理分布,讨论了结荚习性在品种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指出了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产生了相适应的生态型。但是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这种生态型的分布是否应该发生改变,应该在怎样的条件下发生改变,向着什么方向改变,……这都引起了一些科技工作者的注意。因为明确这些问题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对育种目标的确定,以及在其指导下的育种过程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根据自己所见到的,并学习与参考一些有关资料对以上几个问题提出一些认识,请同志们讨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汉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买占  李诗琦  郭超  李为  殷战  刘家寿 《生物资源》2020,42(3):271-27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华频发引起社会关注。为掌握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17年11月、2018年2月、4月和8月在汉江中下游的8个断面对浮游植物进行了定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鉴定浮游植物163种,群落组成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为主,其次是蓝藻门(Cyanophyta)。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隐藻门的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蓝藻门的弯曲颤藻(Oscillatoria sp.)和伪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且都有较高的优势度。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0. 33×106cells/L~1. 82×106cells/L和0. 49 mg/L~7. 38 mg/L。基于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优势种评价法对汉江中下游的水质进行评价,判断汉江中下游水质整体处于中污状态。  相似文献   
10.
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进一步揭示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玉米间作产量优势的光合机理,于2010—201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间作玉米功能叶的光-光响应曲线和光-CO2响应曲线特点、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与构成、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玉米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改变了叶绿素构成,显著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延缓衰老;间作提高了玉米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显著降低了CO2补偿点;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变化不明显。间作明显提高玉米生育后期单株干物质,主要在于促进了籽粒的生长,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偏土地当量(PLER-M)高于其所占面积比例的106.6%—120.3%,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这说明间作玉米产量间作优势主要来源于其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的分配,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通过羧化效率和表观量子效率的提高,增强CO2的固定能力实现的,而非是光能传递、转化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