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凹叶木兰萌枝更新及其在物种保存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凹叶木兰(Magnolia sargentiana Rehder & Wilson)野外生存现状及萌枝更新状况.结果表明,凹叶木兰自然更新差,有性繁殖率低,萌枝更新是重要的繁殖方式.萌枝更新主要包括根颈萌枝、残桩萌枝、机会萌枝、根糵萌枝4种方式.萌枝是凹叶木兰适应自然或人为干扰的更新机制,通过萌枝更新使得个体生活史在逆境中得以延续,从而维持种群动态.通过研究凹叶木兰萌枝更新方式并结合其它古老植物的营养繁殖方式认为,古老植物能够在古环境变化以及地质演变中生存下来,营养繁殖(萌枝更新)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用粪便形态特征初步研究新疆塔里木马鹿种群年龄和性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马鹿分布在干旱地区,是唯一的适应干旱荒漠环境的特殊马鹿亚种之一.目前,塔里木马鹿种群面临着栖息地退缩和片段化的双重影响,这不仅导致了种群数量的锐减,而且也因物种遗传漂变和近亲繁殖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其濒危程度.为了有效地保护该物种,全面了解种群结构是至关重要.对塔里木马鹿粪便的长度、宽度、长度/宽度比例和体积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并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划分种群年龄.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粪便形态在不同性别之间有差异,一般雌性的粪便大于雄性(P<0.05).同时根据粪便形态对种群年龄划分为成年雄性、成年雌性和幼体等3个年龄组.  相似文献   
113.
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为我国特有珍稀雉类。目前,其野生种群仅分布于湖南东南部、浙江南部和西南部、江西、福建、广东北部和广西东北部,估计数量约为4000只。湖南省雉类繁殖基地自1997年通过对执法检查中获得的黄腹角雉个体进行收容、救护以及驯养繁殖工作以来,该人工种群已经成功繁殖4年,至2004年年底种群数量为131只。本文利用8年的驯养繁殖过程中获得的种群生态学参数,借助漩涡模型(Vortex9.51)对该种群100年内的动态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按照过去8年的生存情况,该种群在100年灭绝的概率为97%。成年雌性的高死亡率和频繁的灾害是影响种群长期存活的两个关键因素。如果成年雌性的死亡率降低到饲养后3年(2002—2004年)时的水平,种群的灭绝概率降低至5%,如果同时控制灾害的发生,其灭绝概率降至0。增加环境容纳量没有降低种群的灭绝概率和增加其增长速度,但增加环境容纳量对100年后的种群数量和基因杂合度有明显的影响。在降低成年雌性死亡率和杜绝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对种群进行收获(用作向野外放养),每次收获的数量应该控制在5只成年雄性和5只成年雌,开始收获时间为种群连续繁殖10年以后。降低成年雌性的死亡率、杜绝食物中毒和火灾等灾害的发生以及增加环境容纳量是该人工饲养种群长期存活和发展壮大的重要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4.
将新疆北部 62种啮齿动物在新疆北部 6个动物地理省中有或无分布作为二元状态 ,用联合系数来表征啮齿动物地理省间啮齿类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 ,以类平均法进行聚类。聚类结果表明啮齿类在新疆北部各动物地理省的分布主要受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还探讨了分布聚类与动物地理省区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5.
SA脂质体介导DNA转染昆虫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A脂质体介导DNA转染昆虫细胞的研究张传溪(浙江农业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杭州310029)吴祥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效真核表达系统,具有表达量高,表达产物后加工较完全等优点,因...  相似文献   
116.
巢址选择作为鸟类繁殖的重要环节,是动物生态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探究中等体型湿地鸟类普通鸬鹚的巢址选择偏好及主要影响因子,2019年4—10月运用秩和检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龙凤保护区内普通鸬鹚巢特征、巢址特征、巢址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普通鸬鹚偏好选择巢树乔木相对较矮(P<0.05)、周围灌木相对较矮(P<0.01)、植被盖度较低(P<0.01)、人为干扰距离较远(P<0.01)、距水面距离较远(P<0.05)的区域筑巢;(2)影响普通鸬鹚巢址选择的因子为隐蔽因子(20.634%)、巢稳定因子和干扰因子(27.614%)、植被因子(13.901%)、水因子(5.782%)和巢忠诚度(5.069%)。进一步分析表明:(1)普通鸬鹚倾向选择粗细适中的巢材,巢材来源于优势植被,巢深随纬度增高而增大;(2)巢区植被特征符合普通鸬鹚对能量支配的权衡,巢区粪便对该特征有强化作用。基于上述结果,建议龙凤保护区在巢区内加种高大乔木。  相似文献   
117.
植物叶片解剖结构随放牧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长期(19年)固定监测放牧样地为研究区,以建群种短花针茅叶片作为实验材料,测量不同放牧强度(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下短花针茅叶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同化组织有关的14个解剖结构指标,分析短花针茅叶片解剖结构随长期不同放牧强度的变化,从生理角度探讨荒漠草原植物对长期放牧的适应及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层次上,短花针茅通过增加其叶片横切面面积和叶厚度去适应放牧干扰;(2)保护组织方面,与对照区相比,重度放牧区角质层厚度增加,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性(P>0.05),角质层厚度占叶厚度比例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整体呈增加趋势;(3)输导组织方面,木质部面积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韧皮部面积、主导管面积、维管束面积等指标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没有达到显著性(P>0.05);(4)机械组织方面,厚壁组织面积和厚壁组织占叶面积比例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5)同化组织方面,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短花针茅叶片叶肉组织面积显著增加(P<0.05)。可见,...  相似文献   
118.
报道了弹性蛋白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芳香黄杆菌产胞外弹性蛋白酶。经一步柱层析可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均一的酶制品,收率可达50%,并制备了酶的结晶。该酶在SDS-PAGE上测得分子量为21380,IEF-PAGE测得等电点8.9,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7.4,在40℃以下热稳定性良好,pH4.5-9.5范围内稳定,重金属离子Fe3+、Zn2+、Cr3+、Co2+、Hg2+、Ni2+、Ag+、Cu2+等严重抑制酶活性,黄杆菌弹性蛋白酶除了特异水解弹性蛋白外,对干酪素、血纤维蛋白、白蛋白、明胶、血红蛋白等多种蛋白质均能水解。  相似文献   
119.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环加氧酶-2(COX-2)、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5年,其中2例失访,107例完成随访。根据5年内患者复发转移情况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n=31)和未复发转移组(n=76)。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血清CA12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前血清COX-2、sTNFR-P55。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A125、COX-2、sTNFR-P55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转移组肿瘤直径>5 cm、浸润性非特殊癌、脉管癌栓、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无内分泌治疗构成比、TNM分期IIIA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4~9个构成比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复发转移组血清CA125、COX-2、sTNFR-P55水平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浸润性非特殊癌、TNM分期IIIA期、脉管癌栓、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4~9个、CA125升高、COX-2升高、sTNFR-P55升高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18、1.213、1.223、1.137、1.257、1.241、1.313、1.351,P<0.05)。血清CA125、COX-2、sTNFR-P55均可有效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749、0.761,三指标联合预测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91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4、0.83。结论:肿瘤直径、浸润性非特殊癌、TNM分期、脉管癌栓、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以及术前血清CA125、COX-2、sTNFR-P55异常升高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术前血清CA125、COX-2、sTNFR-P55联合检测可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复发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20.
采用GIS技术,结合实地考察数据和历史数据,通过对信息加工与处理,对1973-2003年间塔里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马鹿塔里木亚种(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分布区的生境动态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影响塔里木马鹿栖息地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1973-2003年在塔里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中各种生境类型的变化比较显著,其中(1)水资源严重缺乏,水量剧烈减少,水域面积大幅缩小(2)沙漠面积和低盖度植被面积略有减少,高盖度植被面积减少强烈,保护区内耕地面积快速增加,荒漠化趋势明显,总体上马鹿塔里木亚种分布区的各种生境类型处于变化状态,栖息地环境趋向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