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杏忠  张克勤 《菌物系统》1997,16(3):189-191
本文报道了我国新月孢属真菌Harposporium anguillulae,H.arcuatum,H.cassum,H.lilliptotanum,H.oxycoracum和一个新种-小旋包新月孢Harposporium microspirale sp.nov.。新种主要特征为球形瓶梗上着生1 ̄3个小梗,孢子微旋,9.6 ̄13.9×0.6 ̄0.9μm。  相似文献   
62.
本文报道了我国新月孢属真菌Harposporium anguillulae,Harcuatum,H crassum,Hlilliptotanum,H. oxyeoracum和一个新种——小旋孢新月孢Harposporium microspirale sp,nov.。新种主要特征为球形瓶梗上着生1~3个小梗,孢子微旋,9.6~13.9×0.6~0.9μm.  相似文献   
63.
裘维蕃是中国植物病理学家。1912年5月15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35年金陵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学士。194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博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菌物学会名管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早年为我国菌物学的分类、生理和栽培研究做出贡献。50年代开始,奠定中国植物病毒学的研究和教学的基础。写出中国第一部《植物病毒学》,《中国食菌及其栽培》,提出植物诱导抗性的理论,成功地研制了83增抗剂并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和应用,主编了“菌物学大全”一书。…  相似文献   
64.
张克勤  刘杏忠  曹蕾 《菌物学报》1994,13(Z1):111-118
本文报道了隔指孢属(Dactylella Grove)一新种—云南隔指孢(D. yunnanensis);并对隔指孢属的分类进行了评述;重新修订了隔指孢属的特征。列出了捕食和非捕食种类共计34种。其中包括了6个新组合,并制作了检索表。  相似文献   
65.
对美洲绵霉(Achlya americana Humphrey)有性器官的壁结构,细胞核相及一些细胞器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超微结构研究,我们发现藏卵器壁由两层组成,卵孢子壁至少由三层组成,而藏卵器横隔膜则由两层壁和中间一层原生质体组成。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发现有明显的染色体的形成和存在,这是第一次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卵菌的染色体,并对染色体的存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
虫草是寄生于昆虫、少数真菌和植物体上的一类真菌,是广义虫草属Cordyceps s.l.真菌的总称,是具有营养、保健和医疗功效的宝贵生物资源。目前我国的虫草产业涉及了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蝉花Isaria cicadae及其相关真菌,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实现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本文从产业发展历史、产品研发、功效及市场等方面对我国虫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结合最新科学研究进展,分析了虫草产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并对产业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7.
少孢节丛孢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及变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少孢节丛孢的10个菌株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4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多态性,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2~13个之间。供试的10个菌株来自不同的地方,形态差异较大,但四个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基本上都体现了少孢节丛孢种的特征“指纹”。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和应用UPGMA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少孢节丛孢不同地理群体间不存在遗传分化,提示RAPD在少孢节丛孢群体中没有显著的地区特异性。结果表明,根据分生孢子的大小将少孢节丛孢划分为三个变种的观点不能成立,而附属丝在少孢节从抱形态分类上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68.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真菌学、中药学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也是藏区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新兴产业。然而,真菌分类学、生态学、中药学等不同学科以及产业领域和民众等对冬虫夏草的认识角度和层次不同,对冬虫夏草相关的名称、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存在分歧,导致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一些不一致,并对学术交流和产业发展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文中从不同学科、产业和民众的角度对冬虫夏草相关术语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并建议规范化使用冬虫夏草的有关术语。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节丛孢Arthrobotrys、单顶孢Monacrosporium和隔指孢Dactylella三个捕食线虫丝孢菌属16个菌株,对水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AG1、大豆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茄科镰刀菌Fusariumsolani和恶疫霉Phytophthoracactorum四种常见土壤植物病原真菌的菌寄生性。结果表明供试菌可以通过弹簧式菌丝圈缠绕、类附着胞结构吸附、简单的菌丝缠绕或者贴附寄主菌丝生长四种方式寄生病原菌。其中,绝大多数菌株对立枯丝核病菌有寄生作用,一些供试真菌对其它三种病原真菌有寄生现象。利用孢子液浸泡法测定了其中5种捕食线虫真菌对核盘菌菌核的寄生能力,显示有较高寄生率。  相似文献   
70.
通过CTAB法从冬虫夏草菌株和天然冬虫夏草不同部位提取DNA,并用PCR扩增进行验证,证明了CTAB法适合从冬虫夏草子座、菌核和冬虫夏草菌培养物中提取DNA。首次报道1种将子囊孢子破壁直接进行PCR扩增的方法,并比较了该方法和CTAB法在提取冬虫夏草DNA方面的差异。2种方法获得的DNA用于PCR扩增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