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的水体透明度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臻钰  杨昆  罗毅  商春雪  赵磊 《生态学报》2021,41(6):2515-2524
水体透明度能够直观反映湖泊水质状态,掌握长时间大尺度湖泊水体透明度是控制和改善湖泊水生态环境的关键。由于滇池的水质原位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导致长时间序列的历史湖泊水体透明度数据的缺失。为此,以滇池为研究区,以深度神经网络算法为理论基础,以原位监测和MODIS遥感影像为数据,对2001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滇池水体透明度进行反演,并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滇池湖泊水体透明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提出的反演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RMSE=0.1359,MAE=0.1134),能够客观反映湖泊水体透明度状况;(2)时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滇池水体透明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综合变化率为-0.08 m/10 a;(3)空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水体透明度较高的区域下降率较大,水体透明度较低的区域变化趋势相对稳定,距离城区及居民区较近的水体透明度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将成为影响滇池水体透明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滇池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2.
以无菌萌发的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种子胚轴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及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其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6-BA 1.0 mg·L-1 + NAA 0.5 mg·L-1,诱导率95.6;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L-1 + NAA 2.0 mg·L-1,增殖倍数为9.7;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L-1 + NAA 0.1 mg·L-1 + KT 0.1 mg·L-1,诱导率为91.1;适宜的壮苗培养基为MS + 6-BA 0.2 mg·L-1 + IAA 1.0 mg·L-1;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 NAA 2.0 mg·L-1,生根率达84.4。本研究为构建天门冬药材产业化所需种苗生产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摘要 目的:研究千金藤素腹腔注射对卵巢癌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0只SD级清洁级健康雌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不予以处理,模型组与实验组建立卵巢癌模型,且实验组在造模后予以千金藤素腹腔注射干预,使用剂量为20 mg/kg每次,1次/d,给药30d,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荷瘤重量、腹水量以及肿瘤体积,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及人附睾蛋白(HE4)表达水平,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张力蛋白同源缺失的染色体(PTEN)表达,免疫指标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实验组大鼠荷瘤重量、腹水量、肿瘤体积及CEA、CA153、HE4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实验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的PI3K、p-mTOR、PTEN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且实验组大鼠的PI3K、p-mTOR、PTEN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的CD4+、CD4+/CD8+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且实验组大鼠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的CD8+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实验组大鼠CD8+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千金藤素腹腔注射对卵巢癌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抑癌作用,有利于下调肿瘤标志物水平,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mTOR信号通路、PTEN表达以及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4.
李林  才学鹏  孟庆玲  乔军 《生物磁学》2011,(7):1373-1375
小反刍兽疫是严重危害山羊和绵羊等家畜的A类动物传染病,目前该病已经给我国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对该病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背阔肌肌皮瓣在肩背部软组织肉瘤扩大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方便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肩背部软组织肉瘤患者8例,行肩背部病灶扩大切除术后,依据背阔肌肌皮瓣解剖学特点,选择合适的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肩背部缺损。结果: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月至28月,肩背部外形满意,日常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肩背部软组织肉瘤扩大术后缺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6.
叶文丰  李林  谢长伟  董文霞  肖春 《昆虫知识》2013,50(4):1126-1132
在2011年6—8月调查了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对云南省元江县5个主要芒果品种的产卵为害情况,评估了清理落果对橘小实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树上果实和成熟落果受害率最高、产卵孔数量最多的品种是三年芒和红象牙芒;单位面积落果量(X)和监测雄虫数量(Y)显著相关(r1=0.884**,显著性P1=0.000),其回归方程为Y=-1.675+449.701X-204.933X2+27.046X3(R2=0.966,显著性水平P=0.000);累加虫量(X)与树上果实被害率(Y)的回归方程为Y=0.003X0.721(R2=0.953,P=0.000)。采拾落果可降低树上果实受害率约20%,减少田间虫口数44%左右。因此,清理落果对控制橘小实蝇田间种群数量、减少树上果实被害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7.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and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相似文献   
98.
淫羊藿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药。黄酮类成分是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淫羊藿苷是含量最高的单体成分,淫羊藿素是淫羊藿苷的代谢产物。最近十余年来,学者对淫羊藿提取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许多研究,表明淫羊藿黄酮,尤其是淫羊藿苷及其衍生物,在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神经和精神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哮喘和肺部疾病、炎症性肠病、肾脏疾病、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等多个与慢性炎症有关的疾病模型中显示了良好的抗炎作用。淫羊藿苷及其衍生物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降低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NF-κB信号通路激活,抑制NLRP3/caspase-1/IL-1β、STAT和MAPK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上调Nrf2/ARE/HO-1信号通路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等。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近期研究进展,提示淫羊藿及其所含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治疗多种慢性炎症相关疾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牛骨胶原低聚肽对正常小鼠伤口愈合的影响及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PF级ICR雄性小鼠240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5个BCOPs剂量组(0.375、0.75、1.5、3.0、6.0g/kg·BW)。用打孔器建立皮肤打孔手术模型,术后连续灌胃16 d,并在术后第4、8、12、16 d分批处死老鼠,测量不同时间点小鼠伤口剩余面积,检测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 1α)浓度,并进行HE染色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牛骨胶原低聚肽组小鼠术后伤口面积明显缩小(P<0.05),血清SDF 1α浓度显著增加(P<0.05)。并且同一时间点HE染色显示,牛骨胶原低聚肽组小鼠皮肤伤口上皮化水平、血管增生及纤维母细胞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牛骨胶原低聚肽具有促进小鼠术后伤口愈合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SDF 1α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性(ANH)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剖宫产手术患者T细胞亚群、肝肾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7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输血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64,异体输血)和B组(n=64,ANH自体输血),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红细胞(RBC)]、T细胞亚群、炎性细胞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肾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比较两组输血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5dHb、HCT、PLT、RBC均下降(P<0.05);B组术后5dHb、HCT、PLT、RBC均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5dAST、ALT、Cr、BUN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5dCD4+/CD8+、CD4+均下降,CD8+升高(P<0.05);B组术后5dCD4+/CD8+、CD4+高于A组,而CD8+则低于A组(P<0.05)。两组输血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5dIL-6、CRP、TNF-α均低于A组(P<0.05)。结论:ANH自体输血对剖宫产手术患者T细胞亚群、炎性反应、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影响作用较不明显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