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双氢青蒿素(DHA)与奥沙利铂(L-OHP)联合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凋亡的作用机制。运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HA、L-OHP及DHA与L-OHP联合对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DHA与L-OHP是否发挥协同作用。实验结果显示DHA与L-OHP均对HCT116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二者联合在一定浓度下发挥协同作用。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药物联用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联合组比DHA组和L-OHP组凋亡率提高(P <0. 01)。通过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含量及casepase-3、casepase-8活性发现,与单药组比较DHA、L-OHP联合组Bcl-2/Bax降低,casepase-3、casepase-8活性提高(P <0. 01)。研究结果表明DHA与奥沙利铂联合能够显著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在一定浓度下发挥协同作用,且能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加重DNA损伤,下调Bcl-2/Bax,激活casepase-3、casepase-8有关。  相似文献   
52.
介绍几种细菌定量方法在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介绍了3种细菌定量平板活菌计数方法,并对它们做了比较,根据作者的体会,提出了每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3.
疆芫菁科的区系组成及药用价值(鞘翅目:芫菁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表明,新疆芫菁科(Meloidlc)昆虫有41种,分隶于5属,以斑芫菁属Mylabris F.种类最多,达32种,占78.0%;在41种中,有10种为我国首次纪录。区系组成含中亚细亚,蒙古,欧洲,准噶尔和泛古北种五种成分,其中以中亚细亚种最多,达23种,约占56.0%。芫菁是药用昆虫,对常见的10种芫菁药用有效成分-斑蝥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其中,种含量较高,药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54.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重要造林用材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各地保存了一批饱经沧桑的杉木古树。这些古杉多数为人工栽培,亦有野生古树,为研究杉木生物学与生态学、良种选育及栽培史等,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笔者根据现场调查及文献记载,简介下列10株胸径较大的古杉。  相似文献   
55.
黑冀地鳖形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人鑫  吴霞 《昆虫学报》1996,39(3):274-279
黑冀地鳖Polyphaga obscura Chopard具有重要药用价值,国内仅分布于新疆南部阿克苏以南地区。本文对其外部形态、消化、排泄及生殖系统形态学特点的研究进行了报道。研究表明,在无雄虫的情况下,卵鞘的形态结构特点是重要分类性状,可用于冀地鳖的物种鉴定,从而确认黑冀地鳖是一实际存在的物种;形态特征同其生活习性有着明显相关性;同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Walker)进行比较,冀地鳖是更早地进入到土内穴居生活的类群。  相似文献   
56.
通过实地踏查,选取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内成片的不同年龄的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采用样方法进行群落学特征信息调查,分析研究区的群落区系特征、外貌特征和优势种群结构特征,为油松天然林的保护和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中共有种子植物41科90属144种,植物种类丰富,具有明显的温带针叶林特征,以地面芽植物为主(60.27%),中叶植物占优势(82.19%);区系组成与温带的成分关系最为密切。(2)优势种油松在研究区构成成片的不同林龄的纯林,幼龄林的群落中小径级(Ⅰ~Ⅲ)个体所占比例较高(75%),随着年龄增加,大径级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增加,成熟林径级呈正态分布,各龄组高度级和冠幅的变化趋势与径级相似。(3)4个龄组幼苗储备都很丰富,均占更新层的58%以上,成熟林中幼苗所占比例达90%,但幼树比例较少,群落的更新状况不佳,但潜在更新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7.
刘晶茹  严玉廷  聶鑫蕊  严丽 《生态学报》2016,36(22):7202-7207
近年来,产业共生作为产业生态学最具特征的领域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当前的研究逐渐从产业共生系统的定性描述分析转向定量的系统评价上。传统的产业共生系统环境效益评价仅仅关注共生系统本身,而忽视了占环境影响20%—50%的上、下游过程及替代过程的环境影响,为了得到客观的、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将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引入产业共生效益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回顾了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产业共生研究中的发展过程,接着评述了3种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产业生态研究中的优劣势。并重点分析了将生命周期思想引入产业共生效益评价方法存在的功能单位设定问题及系统边界的选择问题。最后,呼吁为避免隐形污染的转移,必须尽快将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和管理理念引入我国生态工业园设计、规划、评价和管理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58.
马铃薯卷叶病毒( 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对马铃薯生产的危害极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马铃薯病毒病。 RT-PCR是马铃薯卷叶病毒检测较为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检测准确率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但在实际生产中其检测对象多为染病植株,对PLRV传播的主要介体桃蚜( Myzus persicae)的检测,则由于蚜虫体积小、RNA提取难度大、成本高、且不能复检,因而在生产中不能被广泛使用。该研究以马铃薯感病植株和带毒蚜虫为材料,利用改进的RNA提取方法从它们中提取到PLRV的RNA,并以CP 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RNA完整性好,可用于蚜虫中PLRV检测,且同样适用于对马铃薯感病植株的检测。另外,通过对田间有翅蚜和无翅蚜携带 PLRV 情况进行检测发现,无翅蚜 PLRV 检出率为100%,有翅蚜PLRV检出率也高达60%,证明该体系在生产中的实用性。该研究使用改进的RNA提取方法,提取蚜虫中RNA,并利用RT-PCR进行了PLRV检测,与以前的方法相比简单实用,可被应用于生产检测中。该研究结果为马铃薯生产中PLRV的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9.
角膜本身无血管,毛细血管网围绕角膜缘,如果血管超越角膜缘进入透明区即为病理性。角膜新生血管不是一种独立的角膜病,而是一种病理改变。由于维持角膜无血管的平衡因素被破坏,角膜缘的毛细血管侵入角膜周边部1-2 mm,即可视为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1。随着它对感染的消除、创伤愈合、抑制免疫介导的角膜溶解有一定作用,但其结构和功能不完善,容易发生血浆渗漏,造成角膜水肿、脂质沉着以及激发的角膜瘢痕化,严重影响视力;也使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大大增加。CNV的生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和组织的修复,但严重影响了角膜的透明性,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破坏眼球的完整性,目前国内外对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药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希望通过不同的药物、不同的治疗方法解决这个大难题。  相似文献   
60.
人类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