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81.
植物N-酰基乙醇胺(NAEs)的代谢机制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酰基乙醇胺是植物组织中由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水解生成的脂肪酸氨基化合物,并能在酰胺水解酶和脂氧合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发生水解或氧化反应。作为细胞中微量的脂质组分,N-酰基乙醇胺参与了植物细胞防卫系统的信号转导事件,且对植物种子萌发等生命活动具有生理调节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N-酰基乙醇胺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植物体中N-酰基乙醇胺的种类、分布及其代谢机制,并着重介绍了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2.
锦鸡儿植物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锦鸡儿属的多种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区域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该研究以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为材料,选择宁夏银北西大滩核心试验站的盐渍化荒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锦鸡儿建植1年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以了解该类植物在盐碱地改良中的作用及生态效应。结果显示:(1)种植锦鸡儿1年能够显著降低盐碱地土壤全盐含量和pH,提高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2)种植锦鸡儿不影响其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但小叶锦鸡儿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香浓指数最低。(3)不同种锦鸡儿对盐碱地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有所不同,小叶锦鸡儿根际/非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分别与对照土壤以及柠条、中间锦鸡儿根际土壤存在明显差异;在属水平,包括假黄色单胞菌属、新鞘氨醇菌属及根瘤菌属在内的12个优势细菌属的相对丰度在小叶锦鸡儿非根际土壤中显著增加。(4)db-RDA分析表明,盐碱地土壤全盐、全氮及全磷含量分别解释了锦鸡儿非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变异信息的23.5%、25.4%和22.2%,3种因子累计共解释48.5%的细菌群落变异(P0.05),但这些因子对锦鸡儿根际细菌群落的变化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短期种植锦鸡儿属植物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具有一定改良效果,且不影响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但不同种锦鸡儿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3.
以种植于干热河谷区的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h.)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赤桉鲜叶和凋落叶中养分(包括N、P、K、Ca、Mg和Na)的含量和化学计量比,并计算各养分的再吸收率;在此基础上,对鲜叶和凋落叶中各养分的含量与再吸收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林赤桉鲜叶和凋落叶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和全钠含量总体上高于幼龄林,而全钙和全镁含量则低于幼龄林;且鲜叶中的全氮、全磷、全钾、全钠和全镁含量总体上高于凋落叶,而有机碳和全钙含量则低于凋落叶.成熟林赤桉鲜叶和凋落叶的C:N比、鲜叶的N:P比和N:K比以及凋落叶的K:P比和Ca:Mg比均低于幼龄林,但其鲜叶的K:P比和Ca:Mg比及凋落叶的N:P比和N:K比则高于幼龄林;且不同林龄鲜叶的C:N比、K:P比和Ca:Mg比均低于凋落叶.各林龄赤桉叶的Ca再吸收率及幼龄林和中龄林叶的Na再吸收率均为负值,而其余养分的再吸收率均为正值;随林龄增长,N、K和Mg的再吸收率先升高后降低,而P、Ca和Na的再吸收率却先降低后升高;总体上看,赤桉叶中各养分的再吸收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N、K、Mg、Na、Ca.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赤桉鲜叶的全钾和全钠含量分别与K和Na再吸收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钙含量与Ca再吸收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凋落叶的全氮含量与N再吸收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全镁含量与Mg再吸收率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林龄对赤桉叶的养分含量和再吸收率有明显影响,其保存养分的能力随林龄增长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84.
报道江西省种子植物一新记录无叶莲科Petrosaviaceae无叶莲属Petrosavia Beccari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Makino)J.J.Smith ex van Steenis。无叶莲科为江西省新记录科。该种是晚第三纪古热带森林植被的残余种,此次发现于江西井冈山地区笔架山海拔约1200 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对进一步揭示该地区残存的季雨林植被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百合科、兰科植物是重要的资源植物,在系统演化、物种多样性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马峦山地区百合科、兰科植物的种类、数量、生存状况、区域分布等进行调查,共收集百合科植物9属14种,分别占深圳市该科属种总数的64.3%和70.0%;兰科植物22属28种,分别占深圳市该科属种总数的68.8%和54.9%。在此基础上,对深圳中轴线地区自西至东依次出现的凤凰山森林公园(百合科3属3种;兰科4属4种)、铁岗森林公园(百合科3属3种;兰科4属4种)、塘朗山森林公园(百合科5属5种;兰科8属9种)、梧桐山风景区(百合科8属12种;兰科17属30种)、排牙山自然保护区(百合科7属8种;兰科26属35种)、七娘山地质公园(百合科9属10种;兰科21属30种)等的百合科、兰科植物进行比较研究,结合生态环境的梯度变化,说明其在生态环境、森林植被构建中的指示意义,并提出了对百合科、兰科植物加强保护、管理和研究的措施。  相似文献   
86.
复乳法制备红细胞代用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 [methoxypoly(ethyleneglycol) poly DL lactide,PELA]为膜材 ,用W /O/W的复乳 溶剂扩散法制备了包埋牛血红蛋白 (bovinehemoglobin ,BHb)的微胶囊作为人造红细胞。研究发现复乳过程搅拌分散速率、有机溶剂种类和固化方法对BHb活性有明显影响。当搅拌分散速率小于 90 0 0r/min、以乙酸乙酯为有机相时 ,采用复乳 溶剂扩散法包埋BHb的过程对BHb活性无明显影响。当搅拌分散速率高于 12 0 0 0r/min时 ,BHb活性降低。复乳 溶剂扩散法制备微胶囊过程中固化液体积与微胶囊中BHb活性密切相关 ,通过增大固化液和复乳液的体积比可较好地保持BHb的活性。最后制得了粒径 10 μm左右、包埋率 93%、P50 和Hill系数均接近于天然BHb的微胶囊。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寻找蕲蛇蛇毒中的抗凝血因子。方法 利用硫酸铵沉降、阴离子交换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层析,从蕲蛇蛇毒中分离纯化到一个抗凝血因子。结果 纯化的这一组份在PAGE、SDS—PAGE上均呈单一区带,分子量约为25.4kD,由两条分子量分别为15.0kD和16.0kD的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在一起。这一组份在体外显著地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但不延长牛凝血酶时间,也不具有磷脂酶A2活性、纤溶活性和出血活性。结论 蕲蛇蛇毒中舍右一种新的抗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88.
梁爽  凡奎  张燕  谢杨眉 《生物信息学》2020,18(3):163-168
为了寻找诊断、鉴别IgA肾病(IgAN)和膜性肾病(MN)的血液特异性标记物,利用公共数据库中的IgAN和MN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的转录组表达谱数据集识别特异性生物标记物,为诊断和鉴别提供简便、可靠的依据补充。从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IgAN患者组(n=15)和MN患者组(n=8)芯片数据集,筛选前25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分析筛选关键基因和途径,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PPI)分析等进一步了解DEGs。通过分析共发现75个显著DEGs,其中73个上调基因,2个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的生物学过程(BP)主要包括蛋白质转运、内溶酶体到溶酶体转运、趋化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作用等。显著富集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包括Endocytosis和Hepatitis B的相关信号通路。PPI筛选出EPS15、STAT4、CCL2、SUN2、SEC24C、SEC31A、GOLGB1、F2R,RAB12和PTK2B等关键基因。成功筛选出核心差异表达基因,为IgAN和MN的诊断和鉴别提供简便、可靠的依据补充,甚至提供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9.
为探究LED光对蓝藻光合活性的影响,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 7806为对象, 25μmol photons/(m2·s)白色荧光灯为对照,检测了不同光质光强LED处理2h的光合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5—50μmol photons/(m2·s) LED红光和蓝光、25—100μmol photons/(m2·s) LED白光和绿光处理下,细胞光合活性(Fv/Fm)显著提高。大于100μmol photons/(m2·s)的LED红光和蓝光、大于200μmol photons/(m2·s)的LED白光及大于500μmol photons/(m2·s)的LED绿光处理对光合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Ⅱ)、光量子产量Y(Ⅱ)、光系统Ⅰ(PSⅠ)电子传递速率ETR(Ⅰ)、...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评价密固达与地舒单抗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经济性。方法:基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采用Excel2010软件构建Markov评估模型,利用成本-效用分析的方法评估密固达与地舒单抗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经济性。成本、健康效用值及药物治疗源自已发表的文献。模型循环周期为1年,时效为终生。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评估模型参数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地舒单抗用药方案比密固达方案给患者带来0.76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但同时用药成本也高于密固达方案2101.31元,其ICER为2764.88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发现药物成本对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采用3倍我国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意愿支付阈值时,地舒单抗方案更具有经济性。结论:低于3倍我国2022年GDP阈值条件下,地舒单抗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更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