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0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凡纳对虾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8  
选择 6月龄凡纳对虾 176只 ,测定了体长、头胸甲长、胸宽、胸高、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尾长和上市体重共 8个性状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 ,剔除了与体长及头胸甲长有共线性的自变量尾长 ,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 ,定量地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 ,凡纳对虾 5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 (P<0 .0 1) ;通径分析揭示了多元分析中多个自变量与依变量的真实关系 ,体长、头胸甲长、胸宽、额剑下缘刺数目对体重的通经系数达到显著水平 ,它们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 ,其中体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 .4 2 8* * )最大 ,是影响体重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为头胸甲长 (0 .2 90 * * )和胸宽 (0 .2 4 5 * * ) ,额剑下缘刺数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 .0 70 * )较小 ;胸高与体重的相关程度很大 (0 .792 3) ,但它与额剑上缘刺数对体重的直接影响都非常小 ,主要通过其他性状间接影响活体重 ,是影响体重的次要因素 ,均被剔除 ;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 ;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 R2 =0 .92 13,说明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指标已经找到 ;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体长 (X1 )、头胸甲长 (X2 )、胸宽(X3)、  相似文献   
172.
岛屿植物舟山新木姜子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基于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方法分析了舟山群岛濒危植物舟山新木姜子 (N eolitsea sericea) 6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程度。 10条随机引物扩增出 84个可分析位点 ,多态位点百分比 (PPL)为 3 8.10 %。经 POPOGENE分析发现 ,舟山新木姜子居群平均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比 (PPL )为 2 3 .18% ,Nei' s基因多样度 (HE)为 0 .0 793 ,Shannon信息指数 (H )为 0 .12 0 1,与其它岛屿植物比较具有中等偏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岛屿各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 (Gst=0 .3 646) ;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r=0 .7697,P=96.62 % ) ,岛屿隔离效应是导致居群间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结合居群遗传多样性及UPGMA聚类分析 ,推测普陀山岛舟山新木姜子部分个体可能为大猫岛迁入的后裔 ,而朱家尖岛舟山新木姜子则由人为移植自普陀山岛。基于舟山新木姜子的物种保护及资源利用 ,建议加强现有自然居群的就地保护 ,促进居群自然更新 ;建立种质资源库 ,收集不同岛屿的种源进行混合繁殖 ,促进基因交流 ;选育优良品系用于海岛植被恢复及园林观赏  相似文献   
173.
于2002—2017年在长江靖江段沿岸对日本鳗鲡资源量进行长期调查, 对其丰度的时间格局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在近16年519次调查中, 采集到日本鳗鲡137尾, 平均年龄(1.8±1.0)龄, 平均全长和体质量分别为(31.1±9.8) cm和(57.64±91.94) g, 89.1%的个体未性成熟, 94.9%的个体处于黄鳗期。全长与体质量关系式为: W=0.0002415×L3.483 (r2=0.9537, n=137)。日本鳗鲡在靖江段渔获物中的数量百分比与重量百分比分别仅为0.08%和0.69%, 且丰度和出现率在年间均呈波动式递减趋势。同时发现靖江段日本鳗鲡丰度年际波动与长江口鳗苗群体补充无关, 其出现率受水温及水质因子氨氮和浑浊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4.
在内蒙古人草原,活跃着一支呵护草原的民族少儿环境记者队伍——内蒙古小骏马环境记者团,百名小记者中间年龄以9到14岁的居多,最小的只有8岁,所以人们亲昵地称他们为“小骏马”。“小骏马”以呵护大草原为己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随着草原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不仅使少儿环境新闻得到弘扬,而且少儿环境文学也应运而生。比如,阿拉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非常棘手,我们的“小骏马”撰写了《科幻沙漠城》,描写出2050年征服巴丹吉林沙漠的宏伟蓝图,使人用一个全新的视觉去看问题,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75.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伴胆管炎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肝胆胰腺外科收治的93例ABP伴胆管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24至48小时内行急诊ERCP术,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肝功能[谷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氨酸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肠功能恢复时间、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淀粉酶(SAMY)、白细胞(WBC)、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退烧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和GGT等肝功能指标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和初次自行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IL-8和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AMY、WBC和TBIL等指标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AMY、WBC和TBIL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ERCP治疗ABP伴胆管炎患者,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和SAMY水平,促进肠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6.
正雪豹(Pantherauncia)是猫科豹亚科动物,生活在林线以上的高山带和亚高山带。据全球雪豹及其生态系统保护计划(GlobalSnowLeopardEcosystemProtectionProgram,GSLEP)估计,目前全球雪豹为4,000–6,500只,其分布跨越12个国家,分布面积约为180万km2,其中60%以上在中国(Snow Leopard Working Secretariat, 2013, https://www.globalsnow leopard.org/)。雪豹分布在高海拔陡峭偏远的山地环境,种群密度低(Xu et al, 2008),行踪诡秘,加之其烟灰色的花纹易于融入周围的裸岩环境,限制了雪豹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7.
腹泻是制约梅花鹿(Cervus nippon)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而健康与腹泻梅花鹿个体菌群组成变化尚不清楚。为探究健康与腹泻梅花鹿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梅花鹿腹泻原因,以圈养雄性梅花鹿为实验对象,采集正常及腹泻梅花鹿粪便共18份,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腹泻组菌群丰度及多样性较健康组均有所下降。在门至属水平,腹泻组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等有益菌丰度下降,Treponema_2菌属等促炎菌丰度上升。此外,瘤胃球菌科UCG-014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理研菌科RC9菌属(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在健康组中显著富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在腹泻组显著富集。腹泻梅花鹿与健康梅花鹿粪便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疣微菌门丰度升高可能是导致梅花鹿腹泻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8.
2007年5月下旬至6月下旬,针对新组群并放归于卡拉麦里有蹄类保护区第二放归点的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繁殖群,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观测记录了组群和放归初期繁殖群内个体间的争斗行为(攻击行为和屈服行为),以优势指数法确定繁殖群内的个体等级序列。结果表明,新组群内个体的年龄与攻击行为发出次数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60,t=1.62,rr0.05),攻击与屈服行为次数也无显著的相关性(r=0.56,t=1.41,rr0.05)。各个体之间从最初组群到野放争斗行为日趋减少,社群等级逐渐建立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9.
磷脂酰胆碱过氧化物(phosphatidylcholine hydroperoxide,PCOOH)是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氧化的最初产物,在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各种病理条件下,可以在血浆和组织中检测到。为了评定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我们研究了PCOOH对THP-1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ntra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之间粘附状态的影响,发现THP-1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粘附是剂量依赖于PCOOH的。不氧化的PC、sn-2截断的PC和其他过氧化物不影响THP-1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黏附。在PCOOH处理的细胞中,发现了F-肌动蛋白富集的突出膜结构,与淋巴细胞功能关联的抗原(lymphocyte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1,LFA-1)定位在突出结构上。细胞松弛素D和肌动蛋白聚合抑制剂能够抑制PCOOH诱导细胞黏附到ICAM-1和膜突起上。我们研究了参与PCOOH诱导THP-1细胞黏附到ICAM-1上的Rho-家族的GTP酶,发现氟伐他汀对异戊二烯的消耗以及GGTI-286对牛儿基转移酶的阻害均能够抑制PCOOH诱导细胞黏附到ICAM-1和膜上。Pull-down方法表明,在PCOOH处理的细胞中,Rac1和Rac2被活化。Pan-Rho-家族的GTP酶抑制剂难辨梭状芽孢杆菌B、Rac特异抑制剂NSC23776和Rac同型体的RNA干扰,均能够减少细胞黏附。这些结果表明,PCOOH诱导的LFA-1调节的细胞黏附到ICAM-1上是通过actin细胞骨架。这一机理可能参与了单核细胞黏附到动脉壁上并启动了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80.
散养条件下华南虎不同年龄组行为节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青  胡德夫  陆军  黄兆峰  傅文源 《生态学报》2009,29(6):2767-2774
从2005年3月到2006年2月,应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对福建省上杭县梅花山华南虎繁殖与野化研究中心3个年龄组的9只散养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进行了400余小时的行为观察,对行为发生的时间分配、日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体、亚成体和幼体的行为节律差异显著.时间分配上,3组别间运动行为、休息行为和摄食行为相关性不强,而社会行为、玩耍行为和其它行为差异显著.日行为节律上,运动行为的发生总是伴随着社会行为和摄食行为,尤其是成年虎,但成年虎的运动行为中刻板行为占了很大比例;年龄等级序列在日节律中表现为年轻个体的社会行为受压抑;摄食行为的发生明显受人为控制;幼体玩耍行为的发生与摄食行为和其它组社会行为的发生趋势一致.曲线特征上,成体组曲线整体平滑,而亚成体和幼体曲线则变化较为剧烈.研究认为散养条件使虎个体还原了部分关键的野生虎行为,但人为干扰与空间不足仍对野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