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基于抑郁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WAS),对于获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使用Haploreg软件进行基因注释,得到SNP注释的102个易感基因.。使用MAGMA软件对GWAS的汇总统计数据做基因水平的分析,获得了270个校正之后显著的基因,两者合并共得到320个抑郁症易感基因。通过药物数据库Drugbank获取133个抗抑郁药物靶点基因。使用EWCE包对抑郁症易感基因和抗抑郁药物靶点在三套脑组织单细胞测序数据中,分别进行神经细胞类型富集分析。结果发现大脑皮质的GABA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神经元)是抑郁症易感基因和抗抑郁药物靶点共同的神经元。这两种类型的神经细胞可能是抗抑郁药物与抑郁症易感基因相互作用的神经细胞,另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可能是抑郁症特有的易感神经细胞。使用Network Calculator软件构建网络并进行进行网络拓扑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易感基因与抗抑郁药物靶点组成了一个具有显著的相互连接的网络。本研究从单细胞层面揭示抑郁症的遗传机制,在网络层面为寻找新的抗抑郁药物靶点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2.
研究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序的主要方法,比较每种方法的操作程序及优缺点。并梳理了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序的研究进展,及对未来风险排序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3.
为了揭示我国最重要的人工林树种杉木对全球变暖和降水格局改变的地下响应及其适应性,在福建省三明市陈大国有林场开展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土壤增温和隔离降水双因子试验,包括对照(CK)、土壤增温5℃(W)、隔离降水50%(P)和土壤增温+隔离降水(WP)4个处理,用微根管法探讨试验1a期间土壤增温、隔离降水及其交互作用对杉木幼苗细根生产量(以细根出生数量表征)的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土壤增温和隔离降水对细根总出生数量没有影响,但两者的交互作用则极显著。与CK相比,W细根总出生数量显著增加,而WP处理细根总出生数量则显著低于W处理和P处理。土壤增温、隔离降水与季节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土壤增温×季节、隔离降水×季节对细根出生数量均有显著影响;与CK相比,W处理春季细根出生数量显著增加,P处理秋季细根出生数量显著增加,而WP处理夏季和冬季细根出生数量显著下降。土壤增温、隔离降水与径级的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土壤增温×隔离降水×径级存在显著影响;0—1 mm径级细根出生数量W处理显著高于CK,但WP处理则显著低于W处理和P处理。土壤增温、隔离降水与土层的3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土壤增温、隔离降水与土层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仅在20—40 cm土层发现P处理细根出生数量显著高于CK。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增温和隔离降水对杉木幼苗细根生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还因不同的季节和径级而异。  相似文献   
114.
孔雀河下游断流河道的环境特征及物种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孔雀河下游断流河道的环境因子和植被样地数据,采用聚类与CCA排序法,分析了生境的退化特征以及物种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断流河道退化生境分为绿洲-荒漠过渡类型、轻度荒漠化类型和盐土荒漠化类型。绿洲-荒漠过渡类型地下水位低、盐分含量相对较低,植被盖度相对较高,土壤维持着原砂质壤土,为潜在退化型;轻度荒漠化类型地下水位、土壤质地与含盐量与前者基本相同,土壤未明显退化,但植被盖度低于10%,植物种类与个体数目都较低,属于轻度退化型;盐土荒漠化类型地下水位高、盐分含量高,土壤机械组成中砂粒比重较大、无建群种幸存,属于重度退化型。2)绿洲-荒漠过渡类型总体联结性为显著正联结,正负联结比小于1,生态系统表现为建群种维系物种关系的不稳定状态;轻度荒漠化类型总体联结性为不显著负联结,正负联结比小于1,表现出生态系统进入退化演替的阶段;盐土荒漠化类型总体联结性为显著正联结,正负联结比大于1,表现出重度退化群落的种间平衡状态,物种间以达到稳定共存,其中,真盐生植物对这种平衡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3)CCA排序表明,绿洲-荒漠过渡类型形成以胡杨为中心的种间正联结,幸存于盐分适中、水分养分相对较高的生境;轻度荒漠化类型,形成以多枝柽柳与刚毛柽柳相互依存的不显著负联结,幸存于土壤养分、水分相对较低的生境;盐土荒漠化类型形成以盐爪爪、盐节木、盐穗木等真盐生植物维系的显著正联结,幸存于土壤贫瘠、地下水位浅、盐分含量高、沙化严重的生境。  相似文献   
115.
快速获取55型腺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获取55型腺病毒的全长基因组序列的方法。【方法】根据55型腺病毒的基因组特点,设计覆盖55型腺病毒基因组序列的12对引物,分别以55型腺病毒DNA为模板,扩增得到12个PCR产物,通过对12个PCR产物测序及序列拼接,获得55型腺病毒的全长基因组序列。【结果】从本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得到一株55型腺病毒毒株SF04/SC/2016,以其DNA为模板扩增成功获得12个PCR产物,对其进行测序,并对12段序列进行拼接得到55型腺病毒的全长基因组序列,与已报到的各型腺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采用邻位相连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所得序列与55型腺病毒处于同一分支,进一步确认该病原体为55型腺病毒。【结论】研究公布的序列和方法,能够实现更方便对腺病毒的快速测序,为揭示55型腺病毒的进化特点及制订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肱骨近端骨折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90例因肱骨骨折入院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内固定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44例,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B组为46例,均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且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定肱骨近端骨折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等级。结果:获得有效随访资料共79份,占87.8%。其中锁定加压钢板组获得有效随访的数量为39,占43.3%;解剖型钢板组获得有效随访的数量为40,占44.4%。根据Neer评定标准,A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Neer评定优良率为92%,显著高于B组87.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1,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对肱骨近端骨折预后明显优于解剖型钢板,更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进行和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炎症疾病,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在于探讨IL-27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研究IL-27和TNF-α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产生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结果:IL-27显著增强TNF-α介导上调的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6和趋化因子CCL5的表达。IL-6和CCL5的表达受特异性信号分子抑制剂显著抑制。结论: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诱导释放IL-6和CCL5可能受JNK,p38MAPK和NF-κB通路差异调控。这些结果为阐明IL-27与TNF-α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症发生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生物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利用1 900多家企业问卷调查样本,分析食品加工企业申请使用绿色食品品牌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从企业视角衡量绿色食品品牌发展的研究思路,设置了“是否发展”、“是否续展”、“是否用标”3个被解释变量,研究了绿色食品品牌的作用、外部政策因素、企业顾虑的因素以及企业认知等因素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分析得出,绿色食品的品牌提升和质量保障作用对企业的激励较大,而面临的监管压力对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续展和在包装上用标均有反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9.
水位波动对水生植物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该文通过设置0次(对照)、1次、2次和4次水位波动频率, 研究了入侵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外来种粉绿狐尾藻(又称聚叶狐尾藻, Myriophyllum aquaticum)和乡土种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 = Jussiaea reppens)对水位波动的形态和生理响应策略。结果显示: 水位波动对喜旱莲子草的分枝数、根冠比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无明显影响, 但明显增加了株高(水位波动1次除外), 降低了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 粉绿狐尾藻的分枝数和Fv/Fm在不同水位波动下无明显变化, 但株高在2次水位波动下明显增加, 根冠比在1次和4次水位波动下明显增加, 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4次水位波动除外)在水位波动后明显降低; 水位波动明显降低了水龙的分枝数(2次水位波动除外)、株高(1次和2次水位波动除外)、总生物量(2次水位波动除外)和叶绿素含量, 但对水龙的根冠比和Fv/Fm无明显影响。水龙的分枝数、株高、总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Fv/Fm在绝大部分水位波动处理下都明显大于喜旱莲子草和粉绿狐尾藻, 而且后二者间没有显著区别。以上结果说明在秋季这3个物种的生长都受到水位波动的抑制, 喜旱莲子草和粉绿狐尾藻在秋季水位波动生境中并不能表现出较强的生长能力, 但对水位波动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可塑性, 这与入侵种较强的入侵性有关。应加强防范外来种粉绿狐尾藻的入侵。  相似文献   
120.
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的低碳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 因此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准确估算, 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 采用文献研究与统计分析方法, 并结合社会调查数据, 初步估算了敦煌市2003-2012 年旅游业的碳排放量, 并选取同期旅游收入数据, 应用脱钩模型对敦煌市旅游碳排放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①2003-2012 年敦煌市旅游业年均碳排放量4200 t, 占全市年均碳排放总量的0.36%, 具有低排放的特征。②在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构成中, 旅游交通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 占旅游业碳排放量的77.85%, 旅游住宿与旅游活动分别占旅游业碳排放量的0.05%、22.10%。③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弱脱钩为主, 除2002-2003、2007-2008、2010-2011 三个时期处于负脱钩状态, 脱钩弹性值处于0.04-2.22 之间, 旅游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碳排放增加速度, 旅游业发展总体形势比较乐观。因此, 敦煌市具有发展低碳旅游的潜力与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