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实验观察和野外控制授粉等方法,对天仙子的自交亲和能力和自交传粉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天仙子的花不完全雌性先熟,开花进程中雄蕊伸长是维持其混合交配系统的重要花部特征。(2)野外控制授粉实验证明天仙子的自交亲和性高,具有主动自交能力,主动自交发生的时间集中在晚花期,与花药和柱头接触的时间吻合。(3)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期内,花药与柱头的接触能够发生自花授粉,这种依赖花药与柱头接触发生的自花授粉机制属于典型的延迟自交类型。研究表明,天仙子不仅在花结构上首先选择了适于异交的特征,而且还利用雄蕊伸长成功实现自花授粉,通过异交与延迟自交混合的交配系统为该物种提供了灵活的遗传与繁殖保障。  相似文献   
62.
内蒙古东部伞菌和牛肝菌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采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及呼伦贝尔市的伞菌和牛肝菌4目26科84属307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包括150种食用菌,10种药用菌,38种有毒种类和109种经济价值尚不明确的真菌,变红疣柄牛肝菌[Leccinum intusrubens(Corner)H il.]为本地区分布的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63.
对城市空气真菌的一般研究方法、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空气真菌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空气真菌生长的影响因素较多,其分布特征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群落特征和分布状况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在条件适宜时,空气真菌孢子浓度的增加,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64.
通过观察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HMJAU)、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隐花植物标本馆(HKAS)和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GDGM)及作者野外采集标本的宏观形态和微观结构,对中国盔孢菌属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对中国分布的16个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显微线条图绘制,并编写了分组、分种检索表。其中,包括内蒙古新记录种2个:秋生盔孢菌[Galerinaautumnalis(Peck)A.H.Sm.&Singer]和单色盔孢伞[Galerina unicolor(Vahl)Singer];黑龙江省新记录种3个:异囊盔孢菌[Galerina heterocystis(G.F.Atk.)A.H.Sm.&R.Sin.]、黄褐盔孢伞[Galerina helvoliceps(Berk.&M.A.Curtis)Singer]和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吉林省新记录种2个:异囊盔孢菌[Galerina heterocystis(G.F.Atk.)A.H.Sm.&R.Sin.]和苔藓盔孢菌[Galerina hypnorum(Schrank)Kühner];辽宁省新记录种1个:黄褐盔孢伞[Galerina helvoliceps(Berk.&M.A.Curtis)singer];浙江省新记录种1个: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湖北省新记录种1个: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湖南省新记录种1个:秋生盔孢菌[Galerina autumnalis(Peck)A.H.Sm.&Singer];广西省新记录种1个: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四川省新记录种3个:苔藓盔孢菌[Galerina hypnorum(Schrank)Kühner]、条盖盔孢菌[Galerina sulciceps(Berk.)Singer]和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贵州省新记录种3个:单色盔孢伞[Galerina unicolor(Vahl)Singer]、毒盔孢菌(Galerina venenataA.H.Sm.)和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西藏新记录种3个:单色盔孢伞[Galerina unicolor(Vahl)Singer]、黄褐盔孢伞[Galerina helvoliceps(Berk.&M.A.Curtis)Singer]和沟条盔孢菌[Galerina vittiformis(Fr.)Earle];新疆新记录种1个:黄褐盔孢伞[Galerina helvoliceps(Berk.&M.A.Curtis)Singer]。  相似文献   
65.
为适应当代学科的交叉发展趋势,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解决选修课教学内容多,学时少;更新快,系统性差等问题,我们从医学微生态学教学人手进行了改革。通过精简内容,以点带面,以消化道微生态系统辐射整个微生态系统,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注重能力培养;将生态学理论整合到教学中,使理论进一步深入,系统化。在此基础上,打造效果独特,功能全面的卫生部招标课件作为成果载体,使成果全国范围内推广。该成果经过两届在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教学中试用,学生调查效果良好,现已推广。相关课件已面向全国发行,对全国的微生态学教学及医学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胆碱酯酶(CHE)在评估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1例肝硬化患者病例,并根据肝脏功能进行Child分级。应用全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速率比色法检测胆碱酯酶(CHE),溴甲酚绿法检测白蛋白(ALB),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s)。应用方差分析,研究胆碱酯酶(CHE)在不同CHILD分级组别中的肝功能评价意义。应用相关分析方法,比较胆碱酯酶(CHE)与其他肝脏合成指标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s)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患者在严格Child-Pugh分级标准划分而成的ABC三级中,各级胆碱酯酶(CHE)活性逐级明显下降,分别为5469.04±1777.31 U/L(Child A),2935.08±1206.95 U/L(Child B),1810.40±724.72 U/L(Child C),且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F=261.114,P=0.000)。在肝硬化患者中,胆碱酯酶(CHE)与白蛋白(ALB)总体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时间(PTs)总体负相关。其中Child A级患者中,CHE与ALB成正相关,与PTs负相关。Child B级患者中,CHE与PTs负相关,但与ALB无显著相关性。Child C级患者中,CHE与ALB正相关,但与PTs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胆碱酯酶(CHE)与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可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与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s)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7.
68.
通过对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HMJAU)、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隐花植物标本室(HKAS)和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HMIGD)的105份标本的宏观形态和微观结构的观察,共报道中国沿丝伞属(NaematolomaP.Karsten)真菌6种,其中1个拟定新种,即圆盘沿丝伞(拟)(Naematoloma discodium Meng T.X.et Tolgor);1个中国新记录种,即亚绿沿丝伞[Naematolo-ma subviride(Berk.&Curt.)Smith A.H.];内蒙古、吉林、江西、西藏新记录种烟色沿丝伞[Naematoloma capnoides(Fr.)P.Karsten]和内蒙古、四川新记录种亚砖红沿丝伞[Naematoloma sublateritium(Fr.)P.Karsten]。  相似文献   
69.
吉林省担子菌补记(九)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刘宇  图力古尔 《菌物研究》2008,6(3):155-158
报道了6种吉林省新记录担子菌,即长孢马勃Lycoperdon oblongisporum Berk.& M.A.Curtis、小林块腹菌Kobayasia nipponica(Kobay·)S.Imai et A.Kawam.、扇形小香菇Lentinellus flabelliformis(Bolton)S.Ito、乳酪金钱菌Collybia butyracea(Fr.)P.Kumm.、赤褐棘刚毛状菌(拟)Echinochaete ruficeps(Berk·& Broome)Ryvarden、蜂斗叶杵瑚菌(拟)Pistillaria petasitidis S.Imai。其中,赤褐棘刚毛状菌和蜂斗叶杵瑚菌为中国新记录种。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70.
莴苣柱头呈两裂片状,有接受花粉的接受面和非接受面之分。授粉前后,柱头接受面乳突细胞的细胞壁中贮存丰富的细小钙颗粒,而非接受面的表皮细胞壁中的钙颗粒很少。在花柱组织中钙的分布具有明显特征,在同一水平上,钙主要分布在引导组织的质外体中,如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而在引导组织外的薄壁组织中钙主要分布在的细胞内液炮和细胞壁中以及维管束导管内。在花柱不同水平上,花柱中的钙呈现出梯度分布,顶端各组织中的钙颗粒较少,基部各组织中的钙颗粒较多。授粉后1h花柱基部组织的钙颗粒增多,钙梯度分布现象增强。花柱引导组织中的钙梯度分布很可能是吸引花粉管向下生长的原因。讨论了莴苣花柱引导组织中钙梯度分布特征和花粉管在其体内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