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边坤  刘楚光  王开峰 《四川动物》2012,31(4):660-664
2010年4~5月,在甘肃省马鬃山地区调查研究了盘羊的卧息地生境选择,共测得盘羊利用样方81个,对照样方81个。通过比较表明,马鬃山地区的盘羊夏季卧息地主要选择高海拔、阳坡、中坡位、坡度大、红砂植被、碎石地、植被密度低、远离道路和居民点、接近水源和隐蔽物、隐蔽程度好的区域。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海拔(OR值1.614,95%CI1.248~4.419)、坡向(95%CI1.682~3.745)、坡位(95%CI0.839~3.156)、坡度(OR值1.705,95%CI1.227~2.369)、植被类型(95%CI0.682~2.732)、距水源距离(OR值0.180,95%CI0.041~0.787)、距道路距离(OR值1.628,95%CI2.598~3.941)、隐蔽级(OR值0.911,95%CI0.857~0.967)是盘羊春季卧息地选择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402.
^18F-FDGPET显像正在被越来越多用于临床鉴别良、恶性疾病,特别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中较传统影像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然而,氟脱氧葡萄糖(FDG)不是肿瘤特异性显像示踪剂,由于存在设备显像精确度的局限,造成了它在一些脏器、组织和细胞中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代谢摄取,也造成了假阳性和假阴性的产生。因此,熟悉这些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能帮助临床医生更加正确地解读PET影像的真实含义,避免误诊和漏诊。本文阐述了^18F-FDGPETPET/CT显像在多种胸部疾病中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403.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已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标准治疗,因此氯吡格雷抵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焦点更多的集中在氯吡格雷氧化代谢基因(P2Y12、CYP3A4等)多态性方面,而对氯吡格雷吸收方面基因多态性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就调控氯吡格雷在肠道吸收的基因(ABCB1)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4.
目前新辅助化疗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增加保乳手术的机会。恰当的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不仅可以指导患者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还可对不同药物的疗效提供可靠的评估。目前新辅助化疗评估主要采用临床检查如触诊、超声、钼靶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及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瘤体积变化,可分为临床评估和病理学评估。两者均有多种体系标准,未形成统一公认的标准。临床试验中采用较多的标准有WHO和RECIST等临床评价标准以及MP标准和JBCS标准等病理学评价标准。本文就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体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05.
目的:观察新型溶瘤腺病毒M1在体内代谢的时间及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在指定时间点处死动物,观察瘤体大小,分离原发瘤及转移瘤进行病毒滴度测定,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来检测病毒的分布和活性复制。结果:在人胃癌裸鼠原位模型上,M1经静脉输注后不仅分布于胃原发瘤,而且存在于转移灶,但用M1静脉内给药可以减缓肿瘤生长速度。结论:静脉内输注溶瘤腺病毒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肿瘤及转移灶,并发挥溶瘤和靶向灭活plk1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406.
目的:研究探讨钴-原卟啉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钴-原卟啉灌(50mg/kg)胃处理后,建立液压脑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三步法检测大鼠脑损伤区域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情况,用干湿重法测定损伤周边区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HO-1均无表达;模型组脑损伤区域的HO-1阳性细胞数为(3.45±047);实验组12h、24h、3d和7dHO-1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0.9±1.35)、(10.62±1.88)、(12.4±1.57)和(10.99±2.42)。正常组、假手术组脑损伤周边区脑含水量分别为(78.7±0.4)%和(78.6±0.7)%;模型组脑含水量(89.3±0.3)%;实验组12h、24h、3d和7d脑含水量分别为:(83.1±0.3)%、(83.6±0.6)%、(83.9±0.4)%和(83.2±0.3)%。结论:钴-原卟啉(CoPP)能够诱导大鼠脑损伤区域HO-1的表达,减轻脑损伤周边区域的水肿程度,故钴-原卟啉对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7.
目的 筛选医疗风险预警指标,为医院建立医疗风险预警系统提供参考。方法 将某军队三甲医院2010—2015年发生的60例手术纠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时期入院、未发生医疗纠纷的120名手术患者作为对照,从医院信息系统调取患者年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资料,筛选22个医疗风险关键指标,运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χ2检验结果显示,入院方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四周内手术次数等16个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四周内手术次数、输血总量、病情危重、手术并发症和出院病情等6个指标是医疗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 所选指标均为可量化、灵敏度高的指标,可以为医院建立医疗风险预警信息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8.
目的:观察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8例予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8例予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122.18±6.23)min、出血量(73.69±5.47)m 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65.87±21.06)IU/L、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2.96±7.03)m IU/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共出现并发症6例(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手术创伤性较小,临床疗效显著,具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9.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啶对小儿麻醉后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以及补体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下腹股沟斜疝、急性阑尾炎以及肠套叠手术患儿7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每组25例,其中A组实施0.5μg/kg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啶治疗,B组实施0.25μg/kg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啶治疗,C组实施右美托咪啶0.2~0.7μg/kg/h持续泵入。对比三组患者苏醒情况、血清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补体水平、镇定及躁动评分。结果:手术后,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解除监护时间明显缩短,且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C两组相比,B组手术后C反应蛋白及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较低,而C3及C4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静、躁动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5μg/kg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啶能够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炎性反应,缓解麻醉后神经损伤,有助于脏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