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我国四城市真菌特别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城市33个代表点的大气真菌及妇女内裤样品进行检测,共鉴定3288株丝状真菌和酵母,分属32个属62个种。测定四城市丝状真菌优势菌为枝孢属、链格孢属、青霉属、曲霉属,优势酵母菌为红酵母属、假丝酵母属、毕赤酵母属。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评估超声和CT诊断腹膜后冷脓仲的价值。材料与方法:用超声和CT对41例腹膜后冷脓肿作了检查,观察了腹膜后冷脓肿的形态、大小、位置、内部回声或密度情况、活动度以及对周围组织、脏器的影响。结果:肾周腹膜后的大脓肿,其形态呈前后径小,上下径大的不规则梭形,小脓肿或髂窝处的脓肿多呈类圆形。超声的内部回声有低回声、无回声、等回声和强回声,CT为脓肿内见斑点及沙砾样钙化灶,增强扫描后的病灶更为清楚。所有  相似文献   
123.
荧光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寡核苷酸探针的标记非常重要。近年来 ,用荧光染料对探针进行非放射性标记受到很大重视 ,并取得了迅速发展 ,广泛应用于核酸序列测定、基因检测以及疾病诊断等。以下就寡核苷酸探针的荧光标记及其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4.
猪瘟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形态发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猪瘟病毒(CSFV)弱毒疫苗Thiverval株(T株)与中 国兔化弱毒疫苗C株在MPK细胞中的感染模式。使用MPK细胞增殖CSFV,其病毒滴度明显提高,从而为应用电镜超薄切片技术研究猪瘟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形态发生提供了可能性。猪瘟病毒呈圆形颗粒,直径约为70nm。其内部是电子致密的核心,直径约为40nm,有时呈六角形;外有包膜包裹。在CSFV感染的MPK细胞质中,可观察到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子代病毒粒子。此外,猪瘟病毒的感染能够引起某些宿主细胞超微结构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5.
甘肃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岩羊生态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7月和8月,通过样线调查、野外直接跟踪观察和瞬间取样的方法,对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岩羊(Pseudois nayaur)的种群结构和生态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观察到的720只岩羊中,719只组成了50个群,最大的群82只,最小的群2只,平均群大小(14.38±15.83)只(n=50)。雌雄性比为1∶0.63,成年雌体、亚成体和幼体之比是1∶0.4∶0.24。岩羊的昼间活动中,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瞬间觅食高峰,分别在6:30时和15:30时,中午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休息期。通过对一个46只岩羊群连续12 d的野外跟踪观察,发现该岩羊群昼间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在1.47 km2内。对152个自然死亡的雄性岩羊头骨的分析表明,东大山雄性岩羊的自然死亡年龄在7.5~11.5龄,其中9.5龄是其自然死亡的高峰。  相似文献   
126.
127.
太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鱼类及其他资源均极丰富。国务院已有规划,订于明年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综合利用太湖各方面的资源。该系为配合此一工作,现已初步与有关部门联系协作,并结合教学及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等教研组内的教师和各年级同学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重点进行太湖角类放养最大含蓄量以及其他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的研究。并已拟定出1958—1959年工作规划。 规划中提到,拟与太湖水文站协作,对太湖的自然环境作调查研究。有关太湖气候、地质、植物等进分一般了解;重点进行水文观测,如水体酸碱度、水温、舍氧量、透明度、水深及流速等,作为  相似文献   
128.
129.
在中国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均衡城镇化的背景下,准确研判县级市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差异特征,有利于探寻县级市绿地建设的问题根源和调控对策。以建制市为样本单元,以建成区绿地率表征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以1996—2015年为研究时段,基于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揭示中国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时空分异特征。实证表明:1)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起点低,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增速呈逐渐降低态势,研究周期内均低于全国均值和其他行政等级城市;2)县级市市域间的建成区绿地率呈现逐步接近的趋势,相对差异率快速下降,但绝对差异率下降缓慢且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县级市市域建成区绿地率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区域差异相对稳定;中部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的增速及增幅均处于领先地位,东北部在上述两方面均较为落后。厘清近20年中国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时空分异特征,以期为科学制定县级市城市绿地建设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0.
云南沾益中度退化天坑草地植物群落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毅萍  江聪  简小枚  税伟  胡颖  马婷  项子源 《生态学报》2018,38(22):8008-8021
规模最为宏大的地表负地形——喀斯特天坑不仅是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圈闭化地形而形成的独特生境更是探索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为理想的地域。以云南沾益天坑群中的中度退化天坑——"巴家陷塘"坑底草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α多样性指数与β相似性系数的应用,对"巴家陷塘"中度退化天坑坑底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展开探讨,并对其近邻退化漏斗和"大毛寺"原生天坑坑外草地植物群落的相似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中度退化天坑坑底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从中心到边缘呈现出"中心高边缘低"的"逆洼地效应"特征;(2)相较于土壤资源,喀斯特天坑植物群落的生长与空间分布对光照资源的响应更为明显,且四周坑壁高度差异造成的坑内光照资源的空间异质性,也使坑底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圈层效应";(3)喀斯特天坑独特的圈闭化地形对植物群落的"隔离"、庇护作用即使在退化天坑中也有明显体现,且对喜阴、耐湿的物种更具庇护性。因而在全球气候变化下,即使是退化天坑,也应成为区域小尺度生态避难所的重要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