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61.
该研究通过收集栓皮栎5个地理种源(北京平谷、河南内乡、江西永修、湖北秭归和湖南城步)种子并在栓皮栎自然分布南界以南(广东鹤山)进行培育,考察自然增温对不同地理种源栓皮栎当年生幼苗的生长性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积累以及迁移和养分分配的影响,探讨在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不同地理种源树木在生长与物质分配方面是否存在某种地理趋势。结果表明:(1)栓皮栎全株NSC浓度随种源地纬度增加而呈显著上升趋势,且该趋势以叶片NSC浓度(特别是可溶性糖浓度)所主导;不同器官间,叶片可溶性糖和根系淀粉浓度均随种源地纬度增加而增加,而根系可溶性糖浓度则相反;茎NSC及其组分无明显地理趋势。(2)在养分方面,栓皮栎不同器官N浓度及叶片P浓度均随种源地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片氮磷比则随种源地纬度增加而显著下降;除叶片外,不同器官的N利用效率和P利用效率均随种源地纬度的增加而呈现微弱下降趋势。(3)栓皮栎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随种源地纬度增加而呈显著下降趋势,且与全株可利用碳库(主要指NSC)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合已有研究,初步认为栓皮栎幼苗生长及物质分配的地理格局主要受遗传因素所控制。  相似文献   
162.
近年来,我国大豆价格不断增长,这主要是由城镇化不断推进背景下大豆每亩土地成本、人工成本、物质服务费的持续增长造成的。通过分析各省种植大豆的现金成本和现金收益,得出大豆生产成本的增长是不可逆的。同时从生产方式、规模、生产技术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外大豆价格偏低的原因。本文研究表明,在当前背景下,合理利用国际资源,进口适度规模的大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3.
一株高产黑色素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倪丽娜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1):55-59
从武汉东湖中分离出一株高产胞外黑色素的细菌(BFHM2002)。BFHM2002具有产黑色素速度快,产量高且不需要酪氨酸诱导等优点;而且经酪氨酸诱导可显提高BF-HM2002胞外黑色素的产量,初步鉴定BFHM2002属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鉴于BFHM2002的产黑色素特性,将成为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64.
高通量的基因型分析和芯片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进一步研究哪些遗传差异最终影响基因的表达。通过表达数量性状座位(eQTL)作图方法可对基因表达水平的遗传基础进行解析。与传统的QTL分析方法一样, eQTL的主要目标是鉴别表达性状座位所在的染色体区域。但由于表达谱数据成千上万, 而传统的QTL分析方法最多分析几十个性状, 因此需要考虑这类实验设计的特点以及统计分析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eQTL定位过程及其研究方法, 重点从个体选择、基因芯片实验设计、基因表达数据的获得与标准化、作图方法及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当前eQTL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最后介绍了eQTL研究在估计基因表达遗传率、挖掘候选基因、构建基因调控网络、理解基因间及基因与环境的互作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5.
栽培在棉籽壳和麦草培养基上的姬松茸具有完整的胞外纤维素酶系;胞外CMC酶、FP酶、HC酶和蛋白酶活性呈周期性变化,其活性高峰对应于子实体的成熟期;胞外淀粉酶、漆酶和过氧化物酶在菌丝生长阶段活性较高,以后逐渐下降;胞外果胶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整个栽培过程中变化不大;棉籽壳和麦草两种培养基中的九种胞外酶的活性变化趋势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6.
为探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以一套双列杂交组合的苗期叶片为材料,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杂种及其亲本间MADS-box、G- box、Ser/Thr蛋白激酶、EIF-4A、ARF1基因家族共5类家族基因在杂交种和亲本之间的表达差异。并与杂种性状表现和杂种优势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除ARF1家族基因外,其余家族基因在杂种和亲本间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差异表达类型可概括为4种:(1)双亲共沉默;(20单亲表达沉默;(3)杂种特异表达;(4)单亲表达一致。分析发现,MADS-box、G-box和EIF-4A家族基因在杂种和亲本间的差异表达模式相似,均以单亲特异表达和种特异表达类型所占比例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以上所有家族基因的总体差异表达程度与所有性状的杂种表现均不相关,MADS-box家族基因中杂种特异表达类型与小穗数、单株产量和单穗产量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双亲共沉默类型与小穗数、千粒重和单穗产量杂种优势呈显著负相关,另外,EIF-4A家族基因中单亲表达一致型与单穗产量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但双亲共沉默类型与小穗数和单穗产量杂种优势呈显著负相关,对于G-box基因家族而言,仅小穗数杂种优势和双亲共沉默类型成显著负相关,而蛋白激酶家族基因的各种差异类型与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均不显著。这些研究表明,调控基因的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7.
利用转基因小鼠及转染色体小鼠产生人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锋  倪培华  宋巍  周同 《生命科学》2001,13(4):163-166
自单克隆抗体(mAb)技术问世以来,解决了生命科学的许多重要问题,但其鼠源生导致的HAMA反应在大大限制了它在人体治疗中的应用,因此,制备人抗体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转入Ig基因组小鼠与转梁色体小鼠 的构建成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途径,本文就这两条小鼠的构建及其在制备人抗体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8.
生长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受体和极性运输1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主要介绍生长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受体,生长素极性运输和生长素响应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69.
二花蝴蝶草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花蝴蝶草(Torenia biniflora)为玄参科蝴蝶草属一年生植物,分布于广东、广西等亚热带地区,是一种观赏性较高的野生花卉。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二花蝴蝶草繁殖速度慢、增殖率低,而且花色和花型种类偏少,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的要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观赏植物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新途径,目前蓝猪耳、蔓性蝴蝶草和单色蝴蝶草等蝴蝶草属植物的组织培养已获得成功,但二花蝴蝶草的组织培养尚未见有相关报道。该研究以二花蝴蝶草全展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植物生长物质对不定芽诱导和生长的影响,以及离子强度和不同浓度IBA对生根的影响。根据不定芽的诱导率和平均芽数筛选出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并从生根率、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等方面筛选出最佳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与植物生长物质的浓度和种类有关,以MS+6-BA 0.5 mg·L-1+NAA 0.2 mg·L-1培养基的诱导效果最佳;二花蝴蝶草生根的最佳基本培养基为1/2MS,不同浓度的IBA对二花蝴蝶草的生根影响也不相同,其中以IBA(0.05 mg·L-1)诱导不定芽的生根效果最佳。该研究建立了二花蝴蝶草的高频离体再生体系,为二花蝴蝶草的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CRP、Fib、NT-pro BNP在早期心衰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并通过ROC曲线方法找到临床诊断界值。方法:对48 例 房颤并发早期心衰患者(A组),31 例为心房颤动并发重度心衰(B 组)和40 健康对照组(C 组)血清Fib、CRP 和NT-pro BNP水平。 利用ROC 曲线,评价CRP、Fib、NT-pro BNP 房颤并发早期心力衰竭诊断效能。结果:CRP、Fib 和NT-pro BNP 在B 组中水平最 高,C 组水平最低,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 BNP 的对心房颤动并发早期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 度明显高于Fib和CRP。NT-pro BNP 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Fib 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CRP 和NT-pro BNP在房颤并发可能或早期心衰患者血清中水平升高,联合诊断可以提高并发可能心衰的诊断敏感性,使得临床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