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不同赤眼蜂对灰白蚕蛾卵的偏好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不同种类和品系的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对灰白蚕蛾Ocinnara varians选择性和灰白蚕蛾对其适合性的差异,筛选防治灰白蚕蛾的有效蜂种和品系,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种赤眼蜂中,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短管赤眼蜂Trichogramma pretiosum、舟蛾赤眼蜂Trichogramma closterae、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euproctidis和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5种赤眼蜂较其它3种赤眼蜂更偏好寄生灰白蚕蛾的卵,每雌蜂在灰白蚕蛾卵上的接触次数、寄生卵数都相对较多,且羽化率也都较高.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对灰白蚕蛾卵的接触次数最多,为6.60次/雌,但寄生卵数却很少,为4.55粒/雌,羽化率也很低,为27.86%.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灰白蚕蛾的卵比较多,为14.35粒/雌,但对灰白蚕蛾卵的接触次数很少,仅1.20次/雌,羽化率也很低,为24.17%.卷蛾分索赤眼蜂对灰白蚕蛾卵的接触次数和寄生卵数最少的,分别为0.60次/雌和2.20粒/雌,且被寄生卵全部不能发育成功.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是最适合寄生灰白蚕蛾卵的赤眼蜂种,可作为其生物防治的潜在寄生蜂.  相似文献   
992.
高效能源植物绿玉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揭示绿玉树种质间的差异,应用ISSR标记对国内12份绿玉树品系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份绿玉树品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3~0.98之间,且明显分为2个类群,而第二类群又可分为5个亚类群;我国绿玉树种质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本研究为对绿玉树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探讨其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5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恶性肿瘤组)与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CD4+CD25+Foxp3+Treg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疾病进展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升高.结论:CD4+CD25+Foxp3+Treg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比例升高,提示其可能是癌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削弱的机制之一,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构建CD147-shRNA重组质粒并检测其对胃癌细胞SGC7901内源性CD147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靶向CD147的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r-CD147siRNA,稳定转染至SGC7901细胞中,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细胞中CD147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pSilencer-siRNA1,pSilencer-siRNA2和pSilencer-negative,转染后SGC7901中CD147表达水平显著降,而以pSilencer-siRNA2抑制作用最为显著。结论:构建pSilencer-CD147siRNA成功,并筛选出基因抑制效果抑制最佳的pSilencer-siRNA2,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植物叶片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分类与拮抗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四川采集的芍药和北京采集的三叶草的叶片为材料,经表面消毒程序后,分离出内生放线菌15株。通过表观特征比较和BOX-PCR基因指纹图谱分析的方法,将分离出的放线菌归并于12个不同的基因型,其中6个来自芍药,6个来自三叶草。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可知,分离菌株除C4、C5属于假诺卡氏菌外,其余的13株都是链霉菌;菌株C12与最近模式种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较低,为96.6%。对分离菌株的抗菌活性实验表明,有11株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测试中呈阳性;其中6株对植物致病菌立枯丝核菌有明显抗性,占阳性菌株的55%。  相似文献   
996.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动向及耐药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监测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动向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3年间临床分离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逐年下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比例逐年上升;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不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对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菌优势,肠杆菌科革兰阴性杆菌ESBLS检出率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997.
半夏快速繁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寻找提高半夏繁殖系数和加快生产周期的有效途径,并为半夏的产业化生产和开展人工种子的研究作一些前期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98.
蜜蜂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膜翅目蜜蜂总科4个属,即切叶花蜂属、甜花蜂属、熊蜂属和蜜警属的工蜂以及蜜蜂属的不同种个体样品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蜜蜂总科内各属间酶谱明显不同,每个属都有各自固定的谱型,彼此容易区分。同一属内不同种蜜蜂的同工酶谱相似,其中黑色蜜蜂和黑腹蜜蜂以及黄色蜜蜂和黑腹蜜蜂亲缘关系最近;而黑色蜜蜂和黄腹蜜蜂以及黄色蜜蜂和黄腹亲缘关系最远。此外,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了用酯酶同工酶电泳酶谱作为昆虫分类学研究手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9.
在室内研究了分离自小猿叶甲的一株球孢白僵菌(SCAU-BB 01D)对小猿叶甲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该菌株能感染小猿叶甲的成虫和各龄幼虫,但对不同虫期的致病力存在差异。在105~108孢子/m 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各虫期小猿叶甲的感病死亡率增加,在最高浓度1×108孢子/m l,处理后成虫第14天及1~3龄幼虫第10天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4.7%、94.0%、96.0%和81.0%。用TDM模型对成虫和各龄幼虫的致病力数据进行模拟,所建模型均顺利通过Hosm er-L em 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并由模型估计出了该菌株对小猿叶甲各虫期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在处理后第10天,成虫和1~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68×107、1.07×106、1.63×105孢子/m l和8.31×106孢子/m l,而第14天成虫的LC50为2.38×106孢子/m l。随着浓度的增加,各虫期所需的感病死亡时间缩短,在最高浓度1×108孢子/m l,球孢白僵菌对小猿叶甲成虫及1~3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9.28、4.29、4.40d和5.06 d。综合分析白僵菌对各虫期的致死剂量及致死时间可以看出,不同虫期的小猿叶甲对球孢白僵菌敏感性不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小猿叶甲生物防治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00.
低双乙酰抗老化啤酒酵母工程菌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用来源于啤酒酵母的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GSH1)和铜抗性基因(CUP1)取代质粒pLZ-2中α-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ILV2)内部约2.3kb的DNA片段,构建成重组质粒pICG。限制酶酶切质粒pICG后获得在基因GSH1和CUP1两端含有ILV2序列的6.0kb的DNA片段。用此片段转化啤酒酵母YSF31,得到铜抗性高的转化子。并通过PCR和α-乙酰乳酸合成酶(AHAS)活性测定筛选到酵母工程菌。小试实验结果表明酵母工程菌谷胱甘肽含量比受体高34%,而双乙酰含量是受体的75%。其他发酵指标并没有发生改变。中试实验表明酵母工程菌发酵周期缩短3d,而且成品啤酒的保鲜时间延长50%。由于DNA操作过程中没有外源基因介入,因此啤酒酵母工程菌为生物安全的自克隆菌株,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