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是一有希望的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的方法.在实验中构建了含有人内皮抑素(endostatin)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hE.所包装纯化的重组病毒滴度达0.5×1012v.g./ml.rAAV-hE能有效感染培养细胞,EI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内皮抑素浓度达36.42ng/ml.rAAV介导所表达的内皮抑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和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具有抗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8.1%和41.6%.此结果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表明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抗血管生成有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62.
一种高效的重组腺伴随病毒载体生产系统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重组腺伴随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rAAV)载体是目前较理想的基因治疗载体之一,但难以大规模制备一直是影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曾组建了一种表达2型腺伴随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type 2,AAV-2) Rep和Cap的重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rc/DUL2,现在此基础上,证实了该重组病毒支持rAAV的复制与包装,包装出的rAAV具有感染性;构建了携带新霉素抗性基因、适合多种外源基因插入的通用型rAAV载体质粒pSNAV-2及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的rAAV载体质粒pSNAV-2-GFP,建立了稳定携带GFP基因表达盒的rAAV载体细胞株;确定了HSV1-rc/DUL2感染载体细胞株时的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为0.1;采用“一种病毒感染一个载体细胞株”的策略,用“感染”的方式代替传统的“转染”方式,使每个细胞产生的rAAV比传统方式提高了2个数量级以上,并实现了rAAV的规模化制备,为rAAV用于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去除供者骨髓中的T淋巴细胞可有效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用含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EC-CD)基因的高滴度逆转录病毒(1.5×105 CFU/ml)感染小鼠T淋巴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CD基因的T/ pCD2细胞.经PCR和RT-PCR方法检测证明CD基因已成功地导入T淋巴细胞中并有效表达.分别用不同浓度的5-FCyt作用于T/ pCD2及T淋巴细胞,光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细胞数目变化及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表明,5-FCyt浓度大于1 μmol/L时,即对T/ pCD2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而对正常T淋巴细胞基本无毒性,且T/ pCD2细胞在加入药物后生存时间(3~5 d)明显短于未转染的T淋巴细胞(大于14 d).  相似文献   
64.
小麦赤霉病和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明确了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综合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病穗防效和相对防效均达90%以上,其中氟唑菌酰羟胺防治效果最佳,病穗防效在94%以上,相对防效在93%以上.小麦白粉病于发病初期用药,防控效果最佳,大发生年份若发病初期用药仍不能控制其扩展,可在扬花初期使用40%环丙唑醇结合小麦赤霉病一并防控.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制备含分泌型萤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双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为慢病毒载体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克隆构建含分泌型萤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双报告基因的转基因载体pCS-gluc-2A-eGFP,酶切与序列分析鉴定其正确后,与包装质粒pCMVHR’Δ8.2、包膜质粒pVSV-G共转染293FT细胞,获得含分泌型萤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双报告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A549、Huh7细胞后,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报告基因GFP的表达,或取细胞上清实时检测分泌型萤光素酶的表达。结果:制备了含双报告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细胞后可以活体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也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到分泌型萤光素酶的表达。结论:所获含分泌型萤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双报告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效率高,表达易于活体实时检测,灵敏度高。本研究为慢病毒载体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活体动物microRNA(miRNA)检测技术对阐明miRNA的生物学功能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缺乏一种方便灵敏的实时反映活体动物miRNA活性及其变化的体外监测手段.通过在分泌型荧光素酶Gluc(Gaussia princeps luciferase)mRNA的3′非翻译区插入相应miRNA的靶序列构建一系列miRNA传感器.将miRNA传感器体外转染培养细胞和通过水动力注射方法转染小鼠肝脏,通过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和外周血液中的Gluc来反映细胞内和活体动物肝脏的miRNA活性.结果显示,CMV启动子驱动的miRNA传感器可以长期监测体外培养细胞中的miRNA和短期监测小鼠肝脏的miRNA,但由于启动子在肝脏的沉默不能用于长期监测肝脏miRNA;CAG启动子驱动的传感器则成功地实现了对肝脏内源性miR-122,miR-142和miR-34a以及对肝脏过表达的miR-34a的长期实时监测.利用以Gluc为报告基因的miRNA传感器,通过检测外周血Gluc可以方便地在体外长期连续监测小鼠肝脏的miRNA.  相似文献   
67.
我们先前用rAAV8-1.3HBV静脉注射C57BL/6小鼠成功地制备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模型。为了探讨不同品系的小鼠对rAAV8-1.3HBV静脉注射是否具有不同反应,本研究比较了C57BL/6和BALB/c小鼠静脉注射重组病毒后外周血中HBV抗原和抗体水平、病毒载量和肝脏组织HBcAg表达情况,以及不同剂量重组病毒注射与这些指标的关系。将低(4×109 Viral genome,vg)、中(4×1010vg)和高(4×1011vg)三种剂量的rAAV8-1.3HBV通过尾静脉注射至C57BL/6和BALB/c小鼠,分别利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中的HBV抗原、抗体水平以及HBV DNA,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组织HBcAg的表达。结果发现,对于C57BL/6小鼠,三种不同剂量rAAV8-1.3HBV注射均可造成100%小鼠出现HBV持续感染;血清HBsAg、HBeAg和HBV DNA以及肝组织HBcAg稳定表达超过8个月,其表达水平随重组病毒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剂量注射时可造成超过40%的肝细胞感染HBV,血清中HBV DNA可达105 IU/mL以上;未检测到针对HBV的抗体。对于BALB/c小鼠,三种不同剂量rAAV8-1.3HBV注射也可造成100%小鼠出现HBV持续感染;血清HBeAg和HBV DNA以及肝组织HBcAg稳定表达超过8个月,但是血清HBsAg在重组病毒注射2周之后显著下降甚至消失;在中剂量注射组的BALB/c小鼠血清中检测到低水平的Anti-HBs;血清HBeAg和肝组织HBcAg的表达水平随重组病毒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高,并且各剂量组表达水平均高于C57BL/6小鼠,高剂量注射时可造成超过50%的肝细胞感染HBV。本研究表明,低至4×109 vg剂量的rAAV8-1.3HBV注射即可造成C57BL/6和BALB/c两种品系小鼠出现HBV持续感染,并且HBV复制水平随重组病毒注射剂量增加而增高;BALB/c小鼠对HBV的免疫反应强于C57BL/6小鼠,可以产生针对HBsAg的体液免疫反应而使血清HBsAg转阴,但无法清除携带HBV的肝细胞。  相似文献   
68.
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可在动物体内高水平地持久表达外源基因,本研究采用两种rAAV载体(rAAV1与rAAV2)构建了表达丙型肝炎病毒中国分离株包膜糖蛋白(E1E2)的载体疫苗并以之免疫小鼠,分别采用免疫荧光证实其表达与总抗体,用HCV假病毒系统检测其中和抗体水平,用ELISpot分析其细胞免疫应答,结果表明:rAAV1-E1E2重组载体疫苗单针免疫激发的体液应答明显高于rAAV2-E1E2,rAAV1-E1E2单针注射后3个月可在肌肉组织中检出E2蛋白表达及特异性T细胞应答。上述结果提示HCV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疫苗单针免疫可引起明显持久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对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已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向肿瘤细胞内导入“自杀基因(Suicide gene)”随之激活自杀机制的策略在某些实体瘤的治疗中受到重视,这类“自杀基因”包括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1-tk,HSV2-tk)、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VZV-tk)、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EC-cd)等。目前最常用的“自杀基因”是HSV1-tk基因。截至1995年2月,美国NIH已通过了4项用HSV1-tk基因转移联合抗病毒药物Ganciclovir(GCV)  相似文献   
70.
以粘粒为基础产生重组单纯疱疹病毒HSV1-lacZ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总长度为152kb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17株)基因组分成5个相互间有部分重叠的大片段(约35-40kb),分别克隆到粘粒SuperCosMW中,依次称为cos48、cos28、cos6、cos14和cos56(DavisonAJetal,1993)。此5个粘粒用PacⅠ切去粘粒骨架后共转染细胞,可发生同源重组而产生野生型HSV-1。以此为基础,利用粘粒cos56的HSV-1UL44基因中含有一个XbaⅠ单一酶切位点的特点,将一个两端加有XbaⅠ位点的CMV-lacZ-polyA片段插入其中,构建成cos56-lacZ。将cos56-lacZ与其它4个粘粒经PacⅠ酶切后,用lipofectamine转染试剂共转染BHK-21细胞,37℃培养2-3天,开始出现细胞病变及噬斑。5天后将病变细胞连同培养液一起冻融3次,取上清0.1ml感染新鲜的BHK-21细胞,37℃培养24小时,用X-gal染色30-60分钟,镜下观察可见大量蓝色噬斑。蓝色噬斑数占噬斑总数的50%以上。经空斑纯化的蓝斑病毒可稳定传代。这种方法同将外源基因表达盒插入HSVtk基因中构建成重组质粒,再与HSV-1基因组DNA共转染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