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01.
酱香型白酒发酵中酵母群落结构及其对风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明凯  王海燕  徐岩  聂尧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12):2466-2473
【目的】研究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酵母群落结构,及其对酱香型白酒生产的影响。【方法】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技术分别对产量、酒质较高的第五轮次和较低的第七轮次发酵过程中的酵母群落结构进行解析,同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酒醅中的代谢组分,初步分析了酵母群落对酱香型白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用DGGE方法从酒醅中的检测到Issatchenkia orientalis、Torulaspora delbrueckii、Pichia galeiformis、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Galactomyces geotrichum、Trichosporon asahii、Zygosaccharomyces baili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Pichia fabianii等9种含量丰富的酵母,其中G.geotrichum和S.cerevisiae是第五轮的优势酵母,而第七轮的优势酵母增加了I.orientalis和Z.bailii两种酵母,且Sc.pombe未检测到。第七轮发酵过程中5种酵母在发酵后期衰亡明显,第五轮酵母群落结构相对更稳定;发酵前期第五轮酵母总量是第七轮的2–5倍,而发酵结束时第五轮乙醇含量达到第七轮次的2.45倍。酒醅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种类丰富,第五轮中酯类等白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含量明显高于第七轮,有机酸和杂醇油含量低于第七轮。【结论】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酵母菌群多样性较丰富,酵母菌群结构变化对白酒产量及品质影响明显,这为酱香型白酒酿造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2.
核糖体蛋白S6(rpS6)是核糖体40S小亚基的核心组成蛋白之一。研究表明,rpS6可以通过核定位信号进入细胞核中,在核仁中参与核糖体的组装。在该研究中发现,rpS6在高等真核细胞核仁中的聚积与细胞周期有关,rpS6在S期中晚期开始在核仁中聚积,G2期含量达到最高,M期核仁分解时消失。推测,rpS6在核仁中的这种分布特性可能与核糖体的合成随细胞周期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03.
采用4种提取方法对油田上方6个土壤样品微生物总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比较了其纯度和浓度。利用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各土壤中甲烷单加氧酶基因(pmoA)和丁烷单加氧酶基因(brnoX)。与DNA试剂盒法相比,玻璃珠击打法、液氮研磨法、反复冻融法得到DNA纯度较低,需纯化才能进行后续的PCR扩增。液氮研磨法得到的DNA完整性、纯度和得率较其他提取方法均较好,尤其对于生物量较少的深层油田土壤DNA提取较为实用,成本较低。甲烷单加氧酶基因(pmoA)和丁烷单加氧酶基因(bmoX)的定量PCR结果表明,液氮研磨法提取DNA样品的定量结果在气区和油区均出现一定的高值。液氮研磨法较其他方法更适合于油田土壤DNA的提取。下一步研究可以把丁烷氧化茵作为油气指示茵研究中的重点检测对象。  相似文献   
504.
以识别戊型肝炎病毒(HEV)构象依赖性中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8C11、8H3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随机7肽库进行4轮筛选后,随机挑取单克隆噬菌体进行测序。合成优势7肽序列基因,将其插入HBcAg-AA78-83位置之中,进行原核表达,所获重组蛋白经蛋白印迹实验证实可与相应单抗结合,电镜下可见重组蛋白能形成与HBcAg相似的类病毒颗粒。化学合成单抗8H3筛选出的优势7肽,所获7肽经生物传感器结合实验证实与单抗8H3结合。这些结果提示用噬菌体7肽库可以筛选出部分模拟构象性表位的短肽,为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05.
以墨西哥酸浆子叶作为外植体,与农杆菌EHA105(含质粒p130HBs)共培养3天,通过延迟筛选的方法用潮霉素加压直接诱导成芽,抗性芽经诱导生根获得转化植株。经PCR、Southern点杂交等分子检测,证实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墨西哥酸浆基因组中。ELISA检测证实了在墨西哥酸浆中表达的HBsAg具有较好的活性。初步比较了目的基因在转化植株、不同器官的表达水平差异。取注射注免1次但抗体水平明显下降的Babl/c小鼠,口服饲喂加强免疫,有明显的特异性抗体回升反应。表明转基因墨西哥酸浆疫苗作为口服加强免疫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6.
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俗称湟鱼,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是我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中唯一的经济鱼类,其生长极其缓慢,平均每生长到500g需要近10年[1]。青海湖裸鲤具有明显的生殖洄游,每年  相似文献   
507.
目的:构建和表达带HIV-TAT穿膜序列(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的人FOXP3突变体PTD-hFoxP3-△E251,为研究人FOXP3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T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总RNA中扩增得到人FOXP3(hFOXP3)的cDNA,然后再利用重叠PCR技术扩增获得hFOxP3-△E251基因实变体片段.将该重组突变体插入表达载体pET28a-PTD中,构建表达质粒pET28a-PTD-hFOXP3-△E251,然后转化感受态细菌E.coli Rosetta(DE3),最终采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表达.结果: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经0.5mM IPTG诱导8h后,可高效表达重组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成功制备了带穿膜序列的人FOXP3△E251突变体融合蛋白.为更好地研究人FOXP3的功能与特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08.
大肠杆菌表达的戊型肝炎病毒ORF2片段的聚合现象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的a.a.394~a.a.604片段,得到的重组蛋白NE2在SDSPAGE中主要以可被尿素解聚的二聚体形式存在,二聚体对病人血清的反应性明显强于单体;质谱分析表明NE2可形成从二聚体到至少六聚体的多种聚体;动态光散射测定表明平均分子半径约4nm,相当于四聚体,但分散度较大,提示为多种大小不一的聚合体的混合物。这些证据表明NE2蛋白可形成以同源二聚体为基本单位的多种聚合体形式,其中以二聚体间的结合最为紧密,并且以二聚体为基础可进一步装配出多种更高级结构,从而具有作为HEV疫苗及诊断试剂抗原的良好前景。   相似文献   
509.
禁食对小鼠体重、SOD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邻相 《四川动物》2002,21(1):23-24
给小鼠禁食4天后观察体重、肝SOD和心肌丙二醛的影响。结果表明,禁食期间小鼠的体重明显减轻,复食后体重很快恢复;肝脏SOD的活性明显提高,心肌丙二醛的含量显著下降。提示短期禁食具有抗衰老的效应,可提高机体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510.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共同致病原,其糖蛋白N(gN)在子代病毒的组装、成熟和出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关于VZV gN的研究还很少,其蛋白性质和具体分子功能仍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制备抗VZV gN的单克隆抗体,对该蛋白在VZV感染细胞和人皮肤组织内的表达和分布情况进行初步探究。本研究选择抗原性和亲水性较强的gN区段基因,构建rGST-gN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经亲和层析柱纯化rGST-gN融合蛋白后使用PSP酶切除GST标签,将获得的重组蛋白rgN免疫BALB/c小鼠,使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其单克隆抗体;共获得24株稳定分泌抗VZV gN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选取其中一株性能最优的12E10进行单克隆抗体生产纯化和抗体鉴定;单克隆抗体12E10为IgG2a亚型,其ELISA效价达到1∶10 000;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鉴定,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细胞和组织中表达的VZV gN;本研究应用该抗体首次确定了gN在VZV感染细胞中的反式高尔基体定位,并且确定了gN在VZV感染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以上工作为今后深入研究VZV gN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