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9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1(Flt 1)在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lt 1胞内域的酪氨酸激酶直接参与了VEGF与Flt 1结合后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得到具有酶活性的Flt 1酪氨酸激酶融合蛋白 ,并进行了初步的性质研究。利用逆转录PCR技术从人肝癌组织总RNA中得到Flt 1酪氨酸激酶区的cDNA ,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质粒 pGEX KG中 ,并在大肠杆菌BL2 1(DE3) pLysS中表达、纯化 ,得到可溶的Flt 1酪氨酸激酶融合蛋白 (GST F)。虽然GST F不包含目前已知的磷酸化位点 ,但研究表明GST F能够进行自磷酸化反应 ,并且其活性需要镁离子或锰离子的参与。同时发现GST F能够磷酸化合成底物 polyE4Y ,而不能作用于MBP和Src相关肽。底物磷酸化时最适的镁离子和锰离子浓度分别为 15mmol/L和 0 .5mmol/L。GST F为寻找抗肿瘤药物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2.
小麦花培育种效率与从不同杂种世代取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小麦花培育种效率与不同杂种世代取材的研究表明,过去小麦花培育种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取F1代材料花药培养。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认为;用F1代材料进行花药培养育种的效率非常低,特别是在花培苗群体小的情况下,要获得新品种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实验结果以及理论分析,建议花培育种应结合常规的田间选择,取F2或F3代(特别是F3代)材料是进行花培,育种效果较好。并在此实验结果的指导下,从稍高世代取材,于5-7年的时间内选育出两个通过审定的花培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83.
诱导抗病性是生物防治的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诱导抗病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多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激发子对许多采后果蔬抗病性的诱导以及诱导抗病性产生的机制,并分析它在果蔬防腐保鲜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西藏林芝地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藏林芝地区药用蕨类植物 39种 ,从产地、生境、海拔范围、性味、功效等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5.
利用不同激素组合对丝瓜愈伤组织诱导、芽的分化及试管苗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外植体均易诱导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分化芽较难,而外植体在一些激素组合中可直接形成不定芽;利用无菌苗的顶芽及腋芽,培养于附加6 BA1mg L+NAA0.5mg L或NAA1mg L的MS培养基上,获得了芽的快速增殖,形成芽簇,每丛芽数达6~8苗;试管苗于1 2MS+NAA0.5mg L生根培养基中6d生根率达到100%,获得完整再生植株.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激素组合对丝瓜体细胞形态发生与发育的调控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典型农业生态工程结构的研究,分析了生态农业系统的运行机制.结果表明,结构多样性与主导性关系的协调问题,是目前制约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根本问题.山东省西单村农业生态系统之所以前期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后期出现减缓趋势,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其系统的结构多样性比较高,结构多样性指数最高达0.6556,结构链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协调性超过90%;而系统实际主导性则较低,结构主导性指数最高为0.2574,系统的最高协调性指数只有0.1327.因此,要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系统结构的协词性.  相似文献   
87.
88.
89.
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磷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是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研究森林转换后土壤因素对磷素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换而成的米槠次生林(SF)、米槠人促林(AR)和杉木人工林(CF)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铁铝氧化物、各形态磷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旨在探究土壤磷对森林转换的响应和驱动土壤磷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米槠人促林土壤的全磷、有机磷和微生物生物量磷显著高于米槠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含水量、总氮和无定型铁是影响淋溶层土壤磷的主要因子,而在淀积层,则是酸性磷酸酶、游离型铁和总氮起主要作用;土壤生物化学属性和微生物特性都会影响着不同形态土壤P的积累,其中土壤中的水分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调控土壤磷的关键因子。研究表明,中亚热带地区天然林转换为人促更新林更有利于森林土壤磷的储存和供应,有助于维持本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90.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是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研究森林转换后土壤因素对磷素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换而成的米槠次生林(SF)、米槠人促林(AR)和杉木人工林(CF)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铁铝氧化物、各形态磷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旨在探究土壤磷对森林转换的响应和驱动土壤磷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米槠人促林土壤的全磷、有机磷和微生物生物量磷显著高于米槠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含水量、总氮和无定型铁是影响A层土壤磷的主要因子,而在B层,则是酸性磷酸酶、游离型铁和总氮起主要作用;土壤生物化学属性和微生物特性都会影响着不同形态土壤P的积累,其中土壤中的水分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调控土壤磷的关键因子。研究表明,中亚热带地区天然林转换为人促更新林更有利于森林土壤磷的储存和供应,有助于维持本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中亚热带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