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氨肽酶N(APN)属于锌金属肽酶M1(Peptidase_M1)家族的成员,不仅参与蛋白水解过程,而且也作为毒素受体参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过程。家蚕氨肽酶家族含有16个成员,其中BmAPN4结合黑胸败血芽孢杆菌产生的伴孢晶体(PC)毒素,为研究该基因家族其他成员是否与PC毒素结合,参与其致病过程。本文克隆家蚕中肠特异表达的氨肽酶家族成员BmAPN5基因,全长3 313 bp,编码953个氨基酸,含有1个锌金属肽酶M1和ERAP1_C结构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和纯化获得可溶性GST-BmAPN5重组蛋白。Far-Western blotting、免疫共沉淀和ELISA等实验结果表明BmAPN5和活化的PC毒素相互结合。通过构建BmAPN5细胞转染载体,转染Sf9细胞系,与PC毒素共孵育,导致细胞形态改变和裂解死亡;同时,乳酸脱氢酶含量测定结果 (LDH)表明BmAPN5参与PC毒素致病过程,导致细胞裂解死亡,使细胞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升高。上述结果表明BmAPN5作为一种功能性受体,PC毒素与其相互作用,参与了病原物的致病过程,为进一步揭示病原微生物黑胸败血芽孢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2.
彭勃  付永胜 《生态科学》2018,37(4):178-187
运用GIS 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芦山县在灾后重建人为干扰下的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地震后灾后重建对景观结构破坏严重, 景观变化和和人为干扰有主要关系, 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与人为干扰强度变化基本一致; (2)2013 年, 沿芦山中北部河谷地带工程建设用地和居住用地逐渐增加, 裸露山体主要集中在中南部, 林地破碎化非常严重, 耕地逐渐向中部和北部河谷地带扩展; 2017 年, 裸露山体大幅减少, 南部耕地大量向中北部扩展,芦山县中南部区域新增大量居住用地和建设用地, 湿地大量减少, 草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高山区域, 林地面积由北到南逐渐减少; (3)2013 年总体干扰度为 0.587, 芦山县中部以重度干扰为主, 穿插一些轻度干扰, 南部则以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干扰为主, 人为干扰对景观格局破坏严重; 2017 总体干扰度为0.425, 干扰分布呈现均匀化特征,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干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沿河谷平原呈现带状分布; 大量轻度和极轻度干扰区出现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并开始包围极重度和重度区域, 有逐渐“分解”重度和极重度区域的趋势; (4)2013 至2017 年, 景观均匀性减弱,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交错的格局; 优势景观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劣质景观要素被包围和分解; 居住用地景观和工程建设用地景观处于景观权重核心地位, 其辐射能力及辐射的稳定性强于其他景观, 为其他景观格局变化提供源动力。  相似文献   
273.
全国7省本地早橘基因组间相关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春华  陈方永  邓秀新 《遗传》2006,28(3):268-272
采用AFLP分子标记对全国7省的12份本地早橘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了28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82个遗传位点,其中192条(21.8%)为多态性位点;以黄岩本地早橘为对照,各地的本地早橘的多态性位点数不多(3.5%~10.54%),且来源于浙江省外的本地早橘样品的AFLP多态性位点数要多于浙江省内的,说明区域生态差异对遗传多样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对12个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样品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229,说明差异不大,引种后的变异率不高。这些结果有助于揭示其遗传变异与生态条件的关系,对柑橘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74.
干扰素-tau (IFN-tau)是一种新发现的I型干扰素,为了更清楚的研究它的生物学功能,在已克隆IFN-tau cDNA的基础上,PCR扩增出IFN-tau ORF,与原核表达载体pBV220重组后,成功的构建了IFN-tau的原核表达质粒pBV220/IFN-tau。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该菌经过诱导,用凝胶过滤色谱层析的方法获得了纯化的目的蛋白,该蛋白经过氨基酸序列分析证实是IFN-tau ;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IFN-tau经过透析复性后的活性为2.09×106IU/ml,比活性为2.35×106IU/mg。  相似文献   
275.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检测PCR产物中荧光讯号强度来达到定量的目的,该技术不仅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而且与常规PCR相比,它具有特异性更强、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目前已在动植物基因工程,微生物和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近年来新兴起的荧光探针的原理、优缺点进行了评述,重点及创新点是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动植物基因工程,微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并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普及应用及在基因诊断领域的前景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76.
五步蛇蛇毒的分离纯化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步蛇蛇毒冻干粉经过SephadexG-75分子筛层析,使纤溶酶和类凝血酶初步分离;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对2种酶进一步分离纯化,分别得到了纤溶酶和类凝血酶。2种酶在HPLC图谱上均呈单一峰,在SDS-PAGE图谱上均为单一条带,纤溶酶分子量大约为24.1kDa,类凝血酶分子量大约为14.4kDa,与以往报道相符。酶的总活力回收率大大提高,纤溶酶的活力回收率达23.9%,类凝血酶的活力回收率达34.5%。实现了对蛇毒的综合利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蛇毒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77.
278.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建群种种子雨、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对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建种种种子雨、种子库的研究表明,建群种早期和晚期的种子雨无活力;种子偏早或偏晚成熟及大籽粒的树种,其种子雨被取食的比例大;种子雨、有活力种子雨、种子库三者的数量变化不一致;有活力种子雨量较大的栲、石栎、小叶青冈、扁刺栲、香桂等,其种子库密度在早期以近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元江栲、银木荷种子库小,存在时间短,翌年无一生年萌发苗;种子库数量动态、消减率动态决定于种子被取食的强度、  相似文献   
279.
培养因子对艾西南瓜芽增殖及不定根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艾西丝南瓜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激素、糖、光照、培养基支持物等因子对芽增殖及不定要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艾西丝南瓜芽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为:MS+BA0.5 ̄1.0mg/L+IAA0.1 ̄0.5mg/L+食用白糖30g/L,芽的月增殖系数稳定在10左右;不定根诱导的适宜条件是:1/2MS+食用白糖20g/L生根率达86%;且自然散射光条件(1000 ̄5000Lx)优于灯光(1000  相似文献   
2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