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Ikonn.)是黑龙江省西部农牧业的主要害虫之一,是严重为害农作物和牧草的优势种类,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作者对此虫曾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并对大面积防治的经验与效果作了检验。现分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发生范围和为害情况 1958年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两岸的太来、杜旗、富裕、齐齐哈尔、林甸、拜泉、明水、青岗、安达、克山、克东、甘南等12个县市,都曾轻重不同的发生。发生密度大而为害又最严重的是太来、杜旗、富裕,这是厉史上从未有过的事。其为害严重者可使作物穗折、叶光、  相似文献   
202.
目的 分析近30年来肠道菌群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肠道菌群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中文学术文献,运用VOSviewer软件对文献的作者、来源机构及关键词进行网络共线分析;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的年发表数量统计、关键词聚类分析及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 519篇,论文发表数量从2014年开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文献作者之间形成了以谭周进、杨景云、贾连群、段金廒等为代表的多个稳定核心作者团体;关联机构共408家,核心机构之间关联性较差;关键词之间形成14个聚类标签,包含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代谢、针刺、肠道微生态、中医药等主要聚类模块;突现关键词生成25个,近2年突现关键词为脑―肠轴、免疫功能及艾滋病。结论 通过可视化图谱直观展示了肠道菌群在中医药领域30年的研究概况,近10年来学者们对该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发展趋势较好。脑―肠轴、免疫功能及艾滋病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主要新兴热点,同时,目前研究尚存在各机构或各团体之间跨领域合作较少、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3.
黄淮海平原农业景观非农生境植物功能群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训令  刘俊玲  汤茜  梁国付  丁圣彦 《生态学报》2019,39(18):6721-6730
植物功能群的划分有助于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的理解与认知,为更好的了解农业景观中残存的各非农生境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黄淮海平原典型区域布点,对区内主要非农生境(林地、树篱、田间道路、沟渠)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基于植物功能群分类结果探讨了其特征和在生态系统服务上的贡献。结果显示:(1)从物种数量来看,双子叶植物占绝对优势,单子叶植物在各生境中均较少,但却具有较高的群落地位,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物种丰富度及重要值基本一致;(2)从生境类别来看,田间道路和树篱等生境中一年生和单子叶植物更具有优势,随着人类扰动强度的减弱,在林地和沟渠生境中,开始有大量的多年生物种出现,尽管这些物种多为偶见种。(3)常见种多为一年生双子叶植物,种类不多,但群落地位极高,而偶见种中存在大量的多年生双子叶物种。深入分析认为,在黄淮海平原农业景观中,总体上各非农生境均处于群落演替早期,以一年生和单子叶植物功能群构成了群落主体,群落结构简单,优势种群明显,随着干扰强度的相对降低,林地与沟渠生境中的多年生和双子叶物种大量出现,偶见种增加,优势种地位下降。从物种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综合考虑的角度看,尽管这些非农生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所能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未来仍需进一步减弱人类活动对非农生境的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4.
外源油菜素内酯(EBR)对Cu胁迫期间番茄幼苗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法,以‘改良毛粉802F1’番茄为供试材料,通过检测番茄植株内激素、根系分泌物、氨基酸、电解质渗漏率和生物量的变化,研究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EBR)对Cu胁迫下番茄的缓解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与Cu胁迫处理相比,喷施0.1 mg·L-1的EBR能显著提高叶片内源ZR和GA含量,显著降低根系中ZR、ABA和IAA的含量,同时提高番茄植株内各种有机酸的含量,其中柠檬酸含量升高482.2%,乳酸含量为0.187 mg·g-1。植株中氨基酸总量增加了11.1%,生物量增加20.9%。表明外源EBR可以降低Cu的生物毒性,减缓过多Cu对番茄幼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5.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s)是一种条件致病菌,SarA(StaphylococcalaccessoryregulatorA)是该菌中一个全局性调控因子,它控制着细胞中许多与毒性相关的基因表达.报道了SarA在转录水平直接调控atlE、lipA和zinC基因的表达.RT-PCR和lacZ报告基因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中,SarA对atlE(自溶酶基因)表达起负调控作用,而对lipA(脂肪酶基因)和zinC(膜相关锌金属蛋白酶基因)的表达则有正调控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arA控制atlE,lipA和zinC3种基因表达可能是通过与被调控基因上游的特定DNA序列的结合来实现的,该DNA结合区保守并富含AT碱基.根据已报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SarA的结合位点序列,利用Omiga软件分析并推测了SarA结合atlE,lipA和zinC的可能区域.基于SarA是一种多功能的毒素相关调控因子,结果提示,SarA能调控众多因子,可以作为防治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一个药物筛选靶点.  相似文献   
206.
辣木组织培养与四倍体植株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印度辣木(Moringa oleifera)和非洲辣木(Moringa stenopetala)离体再生体系,并利用秋水仙碱进行了四倍体的诱导。结果表明:离体培养时以茎段为外植体可快速获得无菌苗,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时,印度辣木以MS BA0.6mgL-1 NAA0.1mgL-1的固体培养基为最佳,非洲辣木以MS BA0.5mgL-1 NAA0.2mgL-1的固体培养基为最佳,生根培养基均以MS IBA0.2mgL-1最适。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碱对染色体进行加倍诱变,以0.2%秋水仙碱处理5d,加倍效果最好,印度辣木达到40.0%,非洲辣木为36.7%。获得了印度辣木和非洲辣木四倍体新种质,四倍体植株初步表现枝粗、叶片变大变厚且叶色更绿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7.
2-苯乙醇(2-phenylethanol,2-PE)是具有玫瑰香味的芳香醇,在食品、化妆品以及药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从植物花卉中提取的天然2-苯乙醇产量低,成本高。目前,用微生物转化生产"天然"2-苯乙醇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提高微生物转化合成2-苯乙醇产量的研究,尤其是生产菌株选育和发酵工程优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新思路,旨在为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2-苯乙醇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8.
新型功能性纳米材料在设计和制备技术方面的进步为纳米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在过去十年中,介孔碳纳米材料在制备和应用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作为一种新型无机材料体系,介孔碳纳米材料结合了介孔的结构以及碳质组成的特点,显示出不同于传统介孔二氧化硅以及其它一些碳基材料体系(碳纳米管、石墨烯、富勒烯等)的优越特性。介孔碳纳米材料在药物的吸附与控释、光热治疗、协同治疗、肿瘤细胞的荧光标记、催化、生物传感、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等诸多领域表现出其他多孔材料难以达到的优越性和应用潜力。本文对介孔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和修饰技术进行介绍,重点关注介孔碳纳米颗粒在药物负载和光热控释方面的应用,最后对介孔碳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9.
不同树形龙安柚冠层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心形、Y字形、双层分层形和自然圆头形的龙安柚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树形的冠层特性、叶片结构和生理特征,以期为龙安柚果园小环境的调控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开心形间隙分数阈值最高,是自然圆头形的4.33倍。开心形与Y字形的冠层光合辐射与透射系数均显著高于其他树形,但二者无显著差异,表明开心形和Y字形的冠层通风透光特性较好。(2)开心形与Y字形叶片厚度增加,叶面积和气孔密度较大,栅栏/海绵组织厚度和组织紧密度较高,叶片组织疏密度较低,且二者无显著差异,表明开心形与Y字形利于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蒸腾作用。(3)Y字形和开心形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最大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初始斜率和半饱和光强较高,而蒸腾速率较低,二者对强光的耐受能力较强;其中开心形蒸腾速率最低为2.43 mmol m~(-2)s~(-1),且其结果枝光抑制参数最小,为0.629。说明开心形为最佳的高光效树形。(4)冠层微环境因子、叶片结构及光合生理指标之间多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但开心形叶片结构和生理的大部分指标与冠层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较低,说明开心形树形不同部位的营养枝和结果枝的叶片性状差异较小,其光渗透性好,整个冠层的光截获能力和有效光辐射的分布差异较小,笔者认为开心形是龙安柚栽培中的适宜高光效树形。  相似文献   
210.
着丝粒在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正常的分离和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5个稻属二倍体野生种的基因组BAC文库, 采用菌落杂交和FISH技术, 筛选和鉴定了各染色体组着丝粒克隆, 并且分析了这些克隆在不同基因组间的共杂交情况, 结果表明: (1) C染色体组的野生种O. officinalis 和F染色体组的野生种O. brachyantha具有各自着丝粒特异的卫星DNA序列, 并且O. brachyantha着丝粒还具有特异的逆转座子序列; (2) A、B和E染色体组的野生稻O. glaberrima、O. punctata和O. australiensis着丝粒区域都含有与栽培稻着丝粒重复序列CentO和CRR同源的序列; (3) C染色体组野生稻O. officinalis的2条体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具有CentO的同源序列, 同时也发现其所有着丝粒区域都包含栽培稻CRR的同源序列。这些结果对克隆稻属不同染色体组的着丝粒序列、研究不同染色体组间着丝粒的进化关系和稻属不同着丝粒DNA序列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