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以东北黑土区玉米田为对象,利用田间原位小区试验,结合亮蓝染色示踪技术,研究不施肥(CK)、常量化肥(T1)、化肥减施秸秆还田(T2)、化肥减施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T3)条件下,土壤剖面的养分分布特征及其对施肥措施和秸秆还田的响应机理.结果 表明: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但不同处理之间耕层土壤全量养分...  相似文献   
62.
天山北麓典型地段植被对景观格局和动态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丽宏  刘鸿雁  楚新正  苏凯 《生态学报》2004,24(9):1966-1972
景观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组分构成的综合体。这些组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植被对其它组分的反映最为敏感。研究了天山中段北坡从中山开始,向下经准噶尔盆地南缘壤质和黏土荒漠,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范围内,以典型温带荒漠植被为主的天然植被格局及其与环境梯度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干旱区荒漠植被对于景观格局及相应的景观过程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对研究区植被类型有显著的影响,白梭梭-梭梭群落、梭梭群落、琵琶柴群落对细粒物质的偏好依次增大,对粗粒物质含量则有相反的规律;研究区壤质和黏土荒漠中的白梭梭-梭梭群落可以作为景观中土壤沙化过程的指示体。在对土壤含盐量的适应性方面,琵琶柴群落高于梭梭群落,分布在总盐含量更高的生境中,柽柳群落则对土壤盐分没有明显的偏好;盐生矮半灌木群落可以作为土壤盐渍化过程的指示体。在对土壤水分与地下水位的适应性方面,柽柳群落表现出较明显的对高的土壤含水率的偏好,可以指示景观中具有优良生境的斑块。荒漠化过程是干旱区重要的景观生态过程,主要表现为土壤沙化和土壤盐渍化,而这两个过程都有非常明显的植被表征,因此,在以荒漠化动态为目标的干旱区景观动态分析中,可以通过植被的演化来推断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而推断荒漠化动态。  相似文献   
63.
为了揭示内蒙古葱属野生种表型遗传多样性,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收集的78份野生种的种质资源14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葱属野生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14个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43.0%,叶片宽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4.7%;种子厚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4.6%。14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的差异除叶片宽达到显著(P0.05)水平外,其余性状均表现差异不显著;(2)14个表型性状可归成为6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0.77%,最大程度上反映了所有78份葱属种质资源的表型特征,在前6个主成分包括的14个农艺性状中的株丛直径、叶片长、叶片宽、单株叶片数、花序长度、花序宽度和种子宽等性状是造成葱属种质资源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3)14个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4)采用欧氏距离系统聚类法将供试材料分为7大类,78份葱属种质资源基本上按种区分开,并和地理条件有一定的关系,种间和材料间表型差异很明显。本研究为内蒙古葱属资源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作为碳素和养分循环的重要组分, 地表凋落物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受到重视。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森林草原过渡带斑块状分布的森林对气候变化引起的水热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 但是对这些森林地表处于不同分解阶段的凋落物的化学性质和储量的格局及其如何响应温度、降水变化的报道较少。该研究分析了内蒙古东部地区处于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梯度上的12个天然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不同凋落物层次(最上层的初步分解层L1, 中间的半分解层L2, 最下层的腐殖质层L3)的化学性质及现存量后发现: 1)随着分解的进行(即从L1到L3层), 氮、磷浓度显著增加, 可提取物浓度基本不变, 酸溶性组分(acid soluble fraction, AS)浓度下降, 酸不溶性组分(acid insoluble fraction, AIF)浓度增加。2)各元素现存量均在L3层最高, 表明凋落物分解缓慢, 养分积累。3)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对凋落物有机组分(AS组分和AIF组分)的性质无显著影响, 但L3层元素储量随年平均气温升高而增加, 可能由于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点森林生产力更高, 从而导致叶凋落物量增加, 但由于受水分限制(尤其是在夏天), 这些地点的凋落物分解速率不变或更低, 使凋落物积累更为明显。上述结果表明: 腐殖质层是这些白桦林的一个重要的碳及养分库, 未来在降水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 这一区域的升温可能会增加白桦林地表凋落物储量。  相似文献   
65.
山杨林的水文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了山杨林(Populus davidiana)的水文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山杨林6年林冠总截流量为309.5 mm,平均截留率为13.5%;山杨林的树干茎流率为3.3%;6年枯枝落叶的截流量为176.3 mm,截留率为7.7%;山杨林地的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比荒坡提高18.6%、13.8%、3.2%和59.8%;山杨林地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比农地增加1.6倍、1.1倍、1.3倍和0.65倍;山杨林地比采伐林木垦为农地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大大  相似文献   
66.
几丁聚糖衍生物防治骨性关节病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鸿雁  张学习 《蛇志》2003,15(1):59-61
骨性关节病 (骨关节炎 ,增生性、创伤性关节炎等 )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 ,如 40岁以上的女性约有 40 %膝关节就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骨关节病是人体关节器官退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病理状态 ,骨关节的软骨基质和滑膜表面受到破坏和流失 ,即引起各种症状。退行性骨关节炎以及各种关节损伤 ,包括关节外伤、手术导致的创伤性骨关节炎 ,是临床常见又尚未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 ,关节软骨保护学说 ,尤其是糖胺类药物作为软骨保护剂应用 ,使骨关节病的研究领域得到开拓 ,对预防骨性关节病的发生或减轻病变程度 ,缓解症状及改善关节功…  相似文献   
67.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水文生态效应   总被引:35,自引:8,他引:27  
在陕北黄龙山区利用对降水和设置在林分中的径流小区进行长期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油松林的水文生态效应,据1995-2000年观测结果,中龄人工油松林林冠平均截留率为25.1%,树干茎流量占大气降水量的3.3%,枯枝落叶层的截留率为11.6%。在森林的作用下,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农地相比,林地容重低8.6%,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分别高130.1%、84.2%和53.2%,细土颗粒组分比例增加。与此同时,林地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则分别减少84.5%和99.9%,表明了人工油松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68.
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级代谢物的最初尝试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代初期,三十年之后,用植物细胞工业化生产的酶类和精细化学制品仍然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69.
本发表寸金草一新变型,白花寸金草Clinopodium megalanthum f. leucanthum。  相似文献   
70.
张芳芳  张英茹  马鸿雁  闫全章  常雪南 《生物磁学》2014,(6):1117-1120,112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下玻璃体切割术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局麻监测下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50 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72岁,ASA 分级Ⅱ级~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 组),每组25 例。D组患者于术前10min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 滋g/kg,后以0.2-0.4 μg/kg.h 的速度持续输注,M组术前10 min 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 mg/kg,术中按需静注0.5 mg/ 次。维持VAS 评分≤ 4 分,Ramsay评分2-4 分。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辅助用药及患者对镇静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给药后,M组T5时点MAP较T0显著下降(P〈0.05),D组T10及以后各时点MAP 较T0显著下降(P〈0.05);D 组T5及以后各时点BP 较T0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及M 组组内B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 组T30时点HR 较T0 显著下降(P〈0.01),而在T5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D 组下降更为显著。给药后各时点,D 组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M组(P〈0.05),30 min 时达最低。两组Ramsay镇静评分给药后5 min 均达2 级以上,与给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D组给药后30 min 及以后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M组(P〈0.01)。给药后各时点,两组组内和组间SPO2和RR 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 组患者满意度较M组更高(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玻璃体切割术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镇静效果良好,疼痛感觉减轻,舒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