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硬脂酸降解菌与产甲烷球菌共培养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Hungate厌氧技术,从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的管道消化器中分离到产氢产乙酸的硬脂酸降解菌与产甲烷球菌的共培养物(LDB1-M1),LDB1菌株为专性厌氧,呈弧状,不产芽孢,革兰氏反应阴性。该共培养物能降解c4C20 直链脂肪酸,但必须加一定量的CsC12。经初步研究认为LDB1菌株可能是互营单胞菌属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12.
内共生菌(Endosymbionts)与其昆虫宿主的生物学特性联系非常密切。近年来,昆虫内共生菌水平传播的途径及机制已经成为昆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亲缘关系相距甚远的昆虫可以感染有相同或相似的内共生菌,说明昆虫内共生菌的水平传播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植物介导的昆虫内共生菌水平传播便是其中的一条途径,即同种或不同种类的昆虫可以通过取食,获得供体昆虫传入植物组织中的内共生菌,形成内共生菌从供体昆虫-寄主植物-受体昆虫传播的路径。本文主要以植物介导的昆虫内共生菌水平传播途径为对象,介绍了昆虫内共生菌的水平传播途径,以及内共生菌传入后对新宿主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昆虫内共生菌水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统计了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被子植物及各生活型果实的类型及比例,并与藏东南地区做了比较。结果如下,西藏自治区果实以蒴果为主(占37.74%),其次为瘦果、坚果、浆果等;干果的比例远远大于肉果;不同生活型的果实类型谱差异较大,乔木中核果的比例最高,藤本中浆果比例最高,灌木中瘦果比例最高,草本中蒴果占优势;4个生活型中,肉果的比例乔木为最高,其次为藤本、灌木、草本。藏东南地区植物的果实类型也以蒴果为主,其次为瘦果、浆果、核果等;藏东南乔木中核果比例最高,藤本中浆果比例最高,灌木和草本植物以蒴果占优势;乔木肉果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藤本、灌木、草本。藏东南肉果比例大于全藏区,而干果比例则相反。果实类型的这些性状特征与各自的环境相适应,是植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进化结果,该研究对于理解植物果实对生态环境的长期适应进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线粒体数目与肝癌生长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定量肝癌组织中线粒体数目,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评估肝癌组织中的线粒体标志物COX Ⅳ及HSP60表达水平,分析电镜肝癌线粒体定量结果与COX Ⅳ及HSP60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肝癌中线粒体数目、COX Ⅳ及HSP60表达量与肝癌直径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相比,肝癌组织中线粒体数目(P0.001)、COX Ⅳ及HSP60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417,P=0.0290)。COX Ⅳ及HSP60表达水平与线粒体数目无显著相关(r~2=0.009,P=0.5468;r~2=0.056,P=0.1396)。线粒体数目与肿瘤直径显著负相关(r~2=0.1086,P=0.0434),COX Ⅳ及HSP60表达量与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r~2=0.0251,P=0.3287;r~2=0.0461,P=0.1830)。结论:线粒体数目是潜在的肝癌生长标志物。但常用的线粒体定量分子HSP60与COX Ⅳ并不能准确定量肝癌线粒体。  相似文献   
15.
瘦素(Leptin)蛋白是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关键因子之一。前期研究显示高原鼠兔Leptin蛋白发生了适应性进化。功能实验表明,在温暖或寒冷条件下高原鼠兔Leptin通过减少食物摄取和增加能量消耗调节能量平衡,显示了其调节适应性产热过程的潜力。本研究以高原鼠兔Leptin cDNA为模板扩增高原鼠兔obese (ob)基因编码区序列504 bp,改造并构建哺乳动物真核细胞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BC1-lep,同时通过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建立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并通过pBC1-lep质粒脂质体法转染及转基因细胞的筛选,成功获得转染Leptin的阳性细胞。本研究为利用转基因动物实现奶山羊乳腺中特异表达高原鼠兔Leptin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完成了乳腺特异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用酶标免疫检测法研究了根瘤菌4012a菌株细胞分裂素发酵的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培养基为(g/L):葡萄糖10.0,(NH4)2SO41.0,K2HPO4·3H2O0.6,MgSO4·7H2O0.1,CaCl2·2H2O0.4,FeCI3·6H2O0.04,Na2MoO4·2H2O0.1mg/L,泛酸钙100μg/L,腺漂吟200mg/L。该菌株在150r/min的旋转摇床上27℃振荡培养96h,发酵液中细胞分裂素产量可达908μg/L,生物活性(萝卜子叶扩大法)为1mg/L激动素当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一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单侧PKP 术后对相邻上下椎体高度的影响。方法:62 例行T12 椎体骨质疏松 性压缩性骨折单侧PKP 术后的患者,测量术前,术后2 天、6 个月、1 年T11 椎体及L1 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高度,计算椎体压缩 率,比较两椎体各时相点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椎体压缩率的变化。结果:术后2 天L1 和T11 的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压缩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术后6 个月、1 年后两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高度压缩率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1 和T11 术后2 天、6 个月、12 个月不同时相,三点压缩率越来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侧PKP术后椎体相 应负荷的改变,对下位邻近椎体较上位椎体高度影响较大,可能与相邻下位椎体承受的重力高于上位相邻椎体有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作了人胰岛素原转基因牛。在CMV启动子指导下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连接的新霉素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组成了双重标记基因的筛选系统,用于转基因细胞的富集以及细胞和植入前胚胎的筛选。转基因通过电穿孔的方法(900V/cm,5ms)转入体外培养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基因转染细胞在添加G418 (800μg/mL)的培养基中培养10天以富集转基因细胞。选择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经体外培养至囊胚阶段,选择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囊胚进行胚胎移植。为比较基因转染以及供体细胞所处周期对转基因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用作核移植供体的转基因细胞或非转基因细胞先饥饿培养2—4天(0.5 ?S) ,然后恢复培养(10?S) 10 h使细胞同步化于G1期,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进行核移植。结果表明,转基因细胞作为核供体得到的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囊胚发育率低于以非转基因细胞为核供体的对照组(23.2% VS 35.2 %,P<0.05) ;转基因细胞周期同步化处理与否对其克隆胚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影响(23.2% VS 18.9 %,P>0.05)。胚胎移植后2个月直肠检查发现7头受体牛(每头移植2—4枚胚胎)中有一头妊娠,并最终发育足月产下一头小牛。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和DNA测序分析表明其为转人胰岛素原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牛。  相似文献   
19.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鸟类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以来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观测与考察,共记录鸟类15目37科125种,约占全国鸟类的9.4%.该区域鸟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达78种,占总数的62.4%,此外还有东洋界鸟类22种,广布种25种.鸟类中多为留鸟,种类达84种,占到总数的67.2%,冬候鸟29种,夏候鸟12种.该区域有多种被保护的鸟类资源,其中IUCN收录6种,CITES收录19种,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收录13种;中国重点保护动物名录收录20种.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红门川流域森林植被/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丽  秦富仓  姚云峰  余新晓 《生态学报》2010,30(16):4287-4294
根据北京市红门川流域原有1∶1万土地利用图,结合流域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4期遥感影像,在GIS支持下,得到4期土地利用图,采用ArcView分析获得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利用研究区逐日降水量和径流量数据,从年径流量、汛期(6-9月份)径流量和单次径流量3个层次,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时期的水文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具有显著影响。2001-2005年植被条件较好的土地利用较1990-1995年和1996-2000年产流有所减少,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下降了70%以上。不同土地利用在相同降水条件下的产流仅在生长季节具有明显差异,也就是说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的影响具有季节性,在枯水季节无显著影响。2001-2006年的单次产流均小于1990-1995和1996-2000年的单次产流,仅为前期的1/3,降水利用率提高,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