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3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2年   2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文研究于1983年7—8月,1985年8—10月期间,在中国科学院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应用概率分布的方法研究小哺乳动物的种群空间格局,取得了与实际观察相吻合的结果。这项工作将为定量描述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空间配置做出尝试。 主要结果为: 1.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以下简称鼢鼠,鼠兔)的空间格局适合负二项分布,截尾负二项分布。 2.鼢鼠在空间的聚集强度高于鼠兔。 3.鼢鼠在高寒草甸和灌丛中的聚块面积分别为0.75公顷和1公顷以上;鼠兔均为0.5公顷。 4.大雪后(低密度鼠兔种群),鼠兔的空间格局呈随机分布,鼢鼠的格局不变,聚集强度均有下降。 5.两种动物空间分布总体上呈正相关,低密度样本与此相同;高密度样本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982.
983.
异搏定对四氧嘧啶损害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魏英杰  于吉人 《生理学报》1992,44(2):209-214
本工作用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造成大鼠实验性糖尿病模型。若预先由腹腔注射异搏定(40mg/kg)则可使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不产生糖尿病,注射四氧嘧啶后48h,血糖浓度的平均值由22.93±1.37mmol/L下降到8.79±0.83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观察到,经过异搏定处理的糖尿病大鼠,在注射四氧嘧啶后的48h,其胰岛素分泌功能较未经异搏定处理的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恢复。组织学切片也显示,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颗粒的含量在异搏定处理组较单独四氧嘧啶处理组明显增多。上述结果表明,预先注射异搏定能减轻四氧嘧啶对胰岛β细胞造成的急性损伤。  相似文献   
984.
豚鼠暴露于125dB SPL噪声下1小时后即刻、1天内耳组织中葡萄糖(46.0±18.3μg/mg蛋白,102.2±56.3μg/mg蛋白)及丙酮酸量(30.6±8.4μg/g蛋白,47.1±15.7μg/g蛋白)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葡萄糖26.4±8.9μg/mg蛋白,丙酮酸23.7±8.9μg/g蛋白),p<0.05。与此同时豚鼠听功能耳廓反射阈衰减dB值(30.0±12.2dB,44.8±2.5dB)显著地低于暴露前水平(49.4±2.9dB,46.2±1.9dB),P相似文献   
985.
大蒜普遍感染病毒,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应用生物技术对大蒜进行脱毒研究,获得了脱毒再生植株和脱毒蒜.结果表明,选用带一片叶原基的茎端作外殖体比较适宜,既能保证成活率,又有较好的脱毒效果;筛选出适宜茎端生长的培养基MS附加KT0.5mg/l,NAA0.5mg/l,成苗率70%以上;筛选出低浓度盐的生根培养基,生根率100%;采用电镜定量检测法进行病毒测定,再生株脱毒率达到53.8%.已获得脱毒的二代两瓣大蒜,其直径和重量已经超过正常的商品蒜.  相似文献   
986.
嗜碱性的短小芽孢杆菌R115(Alkaliphilic Bacillus pumilus)经0.4mg/ml亚硝基胍和0.4μg/ml利福平处理,获得一株具有高产稳产碱性蛋白酶的变异株(B45),产酶活力由2803μ/ml提高到6000u/ml(28℃测定),该诱变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起始pH10.5-11.0,温度30—35℃,培养时间52—54b。0.4-0.6%K2HPO4.可增加酶的产量。  相似文献   
987.
球形芽孢杆菌Ts-1对蚊虫幼虫有高效杀灭能力,其有毒成份为一种蛋白质。纯芽孢一晶体复合物经超声波处理后,以0.05 mol/L的NaoH抽提毒素,经sephadex G-2 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用SDS—PAGE检验柱层析得到的杀虫活性部分,Ts—1的芽孢-晶体复合物中主要为4zkD和43KD的两种蛋白质。经聚丙烯酰胺凝股制备电泳分离纯化,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这两种蛋白质都有杀蚊毒效,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进一步纯化,获得了分子量为42kD的毒蛋白。  相似文献   
988.
989.
高原低氧环境会引起肌力下降和运动能力退化,而抗阻训练是刺激骨骼肌生长的重要手段,叉头转录因子1(fork head box protein O 1,FoxO1)在调控骨骼肌蛋白质分解通路中承担重要角色。为探究Akt-FoxO1通路是否参与抗阻训练抑制低氧诱导的骨骼肌萎缩,本研究构建低氧诱导骨骼肌萎缩的大鼠模型,并模拟海拔4 000 m低氧环境下(12.4% O2)进行抗阻训练,对比观察大鼠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湿重和横截面积,以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叉头转录因子1、泛素蛋白连接酶1(muscle ring finger 1,MuRF1)的表达差异等。结果表明,低氧暴露导致大鼠趾长伸肌湿重显著下降,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切片分析肌纤维横截面积、低氧环境下比目鱼肌横截面积明显下降,而低氧抗阻训练后趾长伸肌横截面积明显高于安静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低氧暴露后FoxO1和MuRF1基因表达明显上调,低氧下抗阻训练后发现,Akt基因表达明显上调而FoxO1、MuRF则明显下调。免疫荧光观察磷酸化FoxO1在细胞核内外表达情况,发现抗阻训练后FoxO1(S256)于细胞核外表达增强。上述结果表明,抗阻训练可以达到抑制低氧诱导骨骼肌萎缩的效果,Akt促进FoxO1磷酸化从而减缓骨骼肌蛋白质分解过程是抗阻训练能够抑制骨骼肌萎缩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0.
铜梁旧石器遗址自然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南方的洞穴中发现了丰富的、更新世不同时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但洞外第四纪地层中的发现物则不多,比较重要的有云南元谋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和晚更新世资阳人哺乳动物群。1976年春发现了铜梁旧石器遗址,在文化层中发现了较丰富的植物和哺乳动物化石,在其上覆的地层中,还发现一些新石器时代遗物,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