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贵州茶区茶树生态因子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茶树原产地之一,省内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56.1%,由于山高多雾,茶叶自然品质较好,鲜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丰富,且成分比率协调,所产中小叶种红碎茶及珍品名茶都匀毛尖、羊艾毛峰、遵义毛峰、湄江茶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我国南方得天独厚的茶区。本文拟从该区自然条件出发,着重阐述区内气候、土壤、海拔等生态因子对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茶园生态条件的主要治理措施,以提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倒木是高寒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碳(C)库和养分库, 其不同分解阶段的质量变化, 是认识倒木分解过程中C和养分释放的重要基础。以一个分解序列的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倒木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心材、边材和树皮在5个分解阶段的C:N:P化学计量特征, 以及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动态。结果显示: I至III分解阶段, 随着分解程度加深, 树皮C含量升高, 而心材和边材C含量降低, 从IV分解阶段开始倒木各组分C含量均开始显著降低。除III分解阶段的心材外, 倒木各组分N含量总体表现为随着分解程度加深而增加的趋势, 除边材N含量在V分解阶段时显著升高外, 其余组分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心材和树皮P含量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 最小值分别出现在III和II分解阶段; 边材P含量表现为随着分解程度加深而增加。在同一分解阶段, 树皮相对于边材和心材均具有最低的C:N:P化学计量比, 易分解比例Fm也表明树皮更易于分解。边材在I和II分解阶段的C:N:P化学计量比最高, 心材在III到V分解阶段C:N:P化学计量比最高。心材C:P、树皮和边材的C:N和C:P临界值与N和P的初始值成反比。纤维素含量随着倒木分解而降低, 不同分解阶段的纤维素含量表现为: 心材>边材>树皮; 但木质素含量随着分解程度加深而增加, 表现为: 树皮>边材>心材; 倒木3个组分纤维素含量下降均快于木质素, 此外, IV和V分解阶段的树皮木质素与纤维素比值显著增高, 且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倒木N含量显著影响不同分解阶段木质素和纤维素分解。由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推测: 树皮分解前期易受N限制, 整个分解阶段均易受P限制, 心材和边材在整个分解阶段均易受N和P限制。  相似文献   
993.
矿产开采等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着生态环境和景观格局, 景观变化又是导致区域和全球物种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 物种多样性对周边景观变化响应的时间尺度问题往往被人们忽略。作者以内蒙古草原区伊敏露天煤矿为例, 从物种和功能群两个层次上, 探讨了不同的空间范围(1 km、2 km、3 km、4 km、6 km、8 km、10 km)内在不同时期(1975年、1990年、2000年、2010年)的景观格局(景观优势度指数、生境综合连接度指数和生境连接度概率指数)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当前物种多样性与开矿前和开矿初期周边景观格局之间的相关性更高, 而且与4–8 km缓冲区范围内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不同功能群物种丰富度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不同, 其中, 多年生根茎禾草物种丰富度和当前小尺度(1–3 km)景观格局之间呈显著相关; 多年生杂类草和开矿前和开矿初期大尺度(4–10 km)景观格局之间相关显著; 多年生丛生禾草与景观格局的相关性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但是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出现单峰趋势, 在6 km范围上最高; 灌木、半灌木与景观格局的相关关系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而增加; 一二年生草本与景观格局的相关性始终最低。为此,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物种多样性对周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 人类当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引起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地区一些物种的消失; (2)区域种库决定小尺度物种多样性的大小, 研究区4–8 km范围内具有连通性的生境斑块是主要的种库资源; (3)植物的繁殖策略及种子传播方式是破碎化生境中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94.
朊病毒是一种全新类型的致病因子,以一种全新的致病机制造成许多神经退化性疾病。它的致病性主要由于PrP^C向PrP^Sc构象转变而造成。为了探讨PrP^C向PrP^Sc转变过程中PrP分子构象变化的机制,我们计算分析了人天然PrP分子及不同的单残基突变体(如M166V,S170N,E200K和R220K)的氨基酸残基溶剂可及性,并对天然PrP分子及其突变体进行了结构重叠模拟RMS偏量分析。结果表明:由于166位等单个残基的突变,造成PrP突变体与天然蛋白的局部结构出现较大差别,使得部分残基的溶剂可及表面积发生了较大变化,并且部分残基改变了它们的位置,同时也影响蛋白质表面的电倚分布,这些改变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次级相互作用的局部环境。分析表明PrP与一般球蛋白在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异,说明PrP分子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球蛋白结构,只是一种折叠中间物。  相似文献   
995.
鸡痘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一种传染病,不分日龄大小均可发病,肉鸡和蛋鸡均可感染,发病期1—2周,雏鸡死亡率较高,可达5%~30%不等,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并且免疫失败的病例时有发生。为了建立接种疫苗后抗体监测手段和研究感染鸡痘病毒后抗体产生规律,我们建立了间接  相似文献   
996.
转基因小麦株系后代遗传稳定性的快速确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材料的遗传稳定性是基因工程成败的关键内容之一,快速确证其多代遗传特性是进行大量后代材料分析的技术保证。该文主要研究了从半粒转基因小麦B73-6-1种子中提取小麦基因组DNA的方法,并利用多重PCR技术以提取出的DNA作为模板对外源基因进行扩增,从而鉴定外源基因的遗传特性。对提取出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出的DNA产量和质量较高,而PCR的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方法可以同时扩增出两个外源基因,并利用该方法快速确证了转基因小麦B73—6—1外源udiA基因和bar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温度对枯草芽胞杆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度对枯草芽胞杆菌分解淀粉的影响,找出α-淀粉酶活性区问。方法:设淀粉实验组及无淀粉对照组。接种枯草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4组16管,空白对照、实验管4组8管,15℃、25℃、37℃、40℃温箱连续培养,测量不同时间段内pH值及酶活值,观察颜色的变化。结果:在15℃~40℃下温度越高接种管颜色、pH值、透光度变化越明显。结论:温度对枯草芽胞杆菌。一淀粉酶活性影响较大,尤其在25℃~40℃区间内分解淀粉能力很强,这为选择微生物法解决淀粉导致的水源富营养化提供了依据.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8.
超声技术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准确鉴别在妇科临床诊治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种鉴别诊断技术中,超声技术因其无损性、简便性而成为常规的一种方法。超声成像技术是其中较为成熟的方法。在综述B型成像、彩色血流成像结合脉冲多普勒、彩色血流功率成像和三维彩色功率成像等四种超声成像技术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两种新的超声鉴别方法:超声弹性检测技术、基于其他声学特征参数检测的组织定征技术。  相似文献   
999.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多发病,病情迁延,久治难愈,本病的物理治疗方法虽多,但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有些方法比较复杂,为寻求疗效较好,而且操作技术简便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玄极仪加增效药物垫治疗法,对5 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5 6例均经门诊泌尿外科确诊。年龄最小2 0岁,最大68岁,大多数为30~5 0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1 0余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排不尽、尿白;尿痛,下腹、腰骶、会阴部胀痛、抽痛或隐痛不适,睾丸牵拉样痛;少…  相似文献   
1000.
P物质对培养的大鼠垂体前叶细胞IP3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P对大鼠AP培养细胞IP3水平的影响,进一步阐述SP的生物学效应机制.方法:应用液闪测定AP细胞内IP的计数率(count/min).结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SP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增加SD大鼠AP细胞内IP3的含量.结论:兴奋AP细胞,在一定时间内生物学效应有一部分是通过IP3来完成的,在信息转导途径上为SP对生殖轴调控理论作进一步证明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