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从植株群体和单穗调查分析‘草莓荔’雌雄花开花特性,结果表明,‘草莓荔’雌雄花交替开放的顺序主要是雌→雄,即前期开雌花,后期开雄花;但也有少量交替开放顺序是雄→雌→雄,即先开雄花,中期开雌花后再开雄花。植株群体的花期和雌雄花开放相遇时间比单穗长,更有利于传粉受精。落果从花后15d开始出现,并在花后18~25d出现第一次落果高峰,落果最多,开花后51~58d为第二次落果高峰。  相似文献   
62.
人泛素结合酶9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表达和纯化高纯度的人泛素结合酶9(hUBC9)。方法:将hUBC9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于30℃、1mmol/LIPTG诱导4h,表达GST-hUBC9融合蛋白。用Glutathione-Sepharose4B柱分离GST-hUBC9融合蛋白,用鼻病毒3C蛋白水解酶切去GST-hUBC9融合蛋白的GST标签,再用FPLC分子筛层析法进一步纯化hUBC9。结果和结论:获得了重组表达质粒GST-hUBC9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经亲和层析、酶切、分子筛层析后获得了可溶的、高纯度的hUBC9,为进一步研究hUBC9的功能和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构建Smads转录激活检测系统,以研究Smad2、Smad3、Smad4的功能。方法:将Smad2/3/4编码序列以正确读码框与pRC-lac载体中的Lac阻遏蛋白编码序列融合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与受Lac操纵子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其活性的强弱即代表转录活性的强弱。结果:Smad2和Smad3具有较强的依赖于TGF-β1的转录活性;Smad4全长没有检测到转录活性,但其SAD结构域有不依赖于TGF-β1的转录活性,MH2结构域有依赖于TGF-β1的转录活性。结论:构建的Smads转录激活检测系统能有效地用于Smad2、Smad3、Smad4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保鲜剂对玫瑰切花几个衰老指标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膜脂过氧化导致膜遣性和MDA含量增加是玫瑰切花衰老的原因之一。我们筛选的不含Ag 的保鲜剂可以延续其衰老过程而起到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65.
新型固定化酶载体——球状纤维素单宁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球状纤维素为基体,通过醇化和胺化反应,成功地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固定化酶载体──球状纤维素单宁树脂.该树脂具有良好的水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高,对蛋白质和酶等大分子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并且对酶吸附牢固,是一种良好的酶固定化载体。作者对合成条件进行了正交优化,并初步探讨了该树脂对酶的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66.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水稻灌浆过程中穗部主要生理因素间的相关性及其对水稻空秕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在影响水稻空秕率中的作用.为水稻高产栽培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质粒的诱动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诱 动供体细胞染色体的转移,这我们已有报道[121. 另一个是诱动非结合质粒的转移。有些质粒可 以通过细胞结合进行转移,这就是结合质粒;而 非结合质粒,是不能靠质粒本身媒介自己在细 胞间进行转移的。这种非结合质粒有许多在细 胞同时携带结合质粒时,可以通过结合质粒的 诱动,结合转移进人受体细胞。从安全性角度 考虑,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质粒,应该既不能自 身转移,又不能被诱动转移。  相似文献   
68.
人防御素HNP-1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人防御素 HNP- 1基因 ,并将其构建于带有 GST基因的表达载体中 ,进行融合表达 ,表达融合蛋白可占菌体蛋白的 70 %左右 ,且主要以包含体形式存在。改变培养条件可适当提高可溶性融合蛋白的比例。融合蛋白通过凝胶色谱进行纯化 ,然后经凝血酶切释放出防御素多肽 ,并通过抑菌试验对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可能由于分子间的二硫键错配造成了防御素分子构象改变 ,使制备的防御素分子未显示出活性  相似文献   
69.
广西野生毛葡萄雌雄株花粉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镜扫描,对原产于广西石山地区的野生毛葡萄雌、雄株花粉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毛葡萄花粉粒为小型花粉粒,雌、雄株花粉粒形状及纹饰、萌发孔特征均有较大差异:雄株花粉粒萌发孔为三孔沟类型,长球形,花粉粒P/E=1.20(P极轴值,E赤道轴值);雌株花粉粒无萌发孔,近球形,花粉粒P/E=1.12。  相似文献   
70.
湿地是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在缔约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的温室气体国家清单报告中,湿地作为"农业、林业及其他土地利用(AFOLU)"的一部分,因其不确定性较高而备受关注。自2006年以来,IPCC先后发布了《2006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3 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增补:湿地》和《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精细化》,为缔约国提供了清单编制的参考方法学。然而,IPCC指南中对湿地的定义和分类与中国现行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并不统一,其提供的缺省参数对中国的研究亦未充分整合。因此,亟需在IPCC框架下开发适合中国的湿地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及参数库,以降低清单编制的不确定性。综述了IPCC湿地清单编制的方法学与中国湿地清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1)比较了IPCC三部指南中的湿地清单的方法学,梳理了后两部对《2006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在湿地类型、评估方法和缺省参数的更新内容;(2)比较了中国湿地清单编制与其他湿地温室气体研究结果的差异并探讨原因;(3)梳理了IPCC三部清单指南中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清除因子数据库对来自中国的研究数据收录情况;(4)归纳了湿地的温室气体清单高层级方法学在中国的应用。在上述内容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基于现阶段我国在湿地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面存在活动水平数据难以获取、若干领域的排放因子缺失和评估方法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未来从提高活动水平数据透明度、加强人类活动影响评估、发展高层级方法学等方面改进。本文有助于提升我国编制湿地温室气体清单的能力,从而降低AFOLU领域对实现"碳中和"贡献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