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作者建立了Archimede刻划的螺旋式柱状种植体侧表面形状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侧柱面积比”作为侧表面形状的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结果表明,其正常范围在1.5~4.1之间。它与螺高正相关,与螺纹间距夹角负相关,而与螺纹数目关系不大。这为进一步探讨种植体力学特性,以及对种植体形状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2.
鳞翅目昆虫的味觉感受器及其电生理研究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严福顺 《昆虫知识》1995,32(3):169-172
  相似文献   
983.
比较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别构抑制剂AMP和它的类似物对该酶的抑制作用的结果表引,5′-AMP的嘌呤环上6位氨基以及核糖上5′磷酸基团是抑制剂和别构部位结合所必需的。8-BrAMP和5′-AMP具有相似的抑制能力,表明嘌呤环上的咪唑部分对于AMP的抑制作用贡献不大。5′-d-AMP对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抑制作用比较特殊,按照50%抑制该酶时的抑制剂浓度计算,得到的抑制常数为3×10~(-6)M,其数值和5′-AMP的抑制常数接近。但是当抑制剂浓度增大时所能达到的最大抑制程度只有60%左右。表明5′-dAMP和5′-AMP结合后,对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催化部位的影响不同,2′羟基和酶的结合可能和别构部位的信号传导到催化部位有关系。被水溶性羰二亚胺修饰的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受5′-AMP的抑制作用和5′-dAMP的抑制作用相似,推测这个传导变构部位的信息到催化部位去的基团有可能和羧基有关。  相似文献   
984.
Gordon等(1960)曾报道红光和远红光对燕麦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力有抑制作用。但是,我们在膜的组合实验中却发现光下较暗中都有一定磷酸化脉冲增益。当线粒体经蔗糖密度梯度提纯后或经低渗溶液涨破离心提纯后,这种光下增益仍可观察到(表1)。因而在氧化磷酸化反应条件下了解光对线粒体的增益效应,照光30秒转暗可以看到增益甚高(表3)。说明光有触发效应。连续照光2分钟较之照光30秒后转暗90秒的处理效应反低,而不同光波下都有这种现象。说明光可能又有抑制效应(表5)。比较不同波长光的增益效应时,红光和远红光都有促进,而红光效应最高(表4、5)。与Gordon等结果不同。 线粒体基础耗氧(State Ⅱ)受光的促进,照光30秒大于连续照光的增益效应(比较图2—A、B、C)。说明光有触发效应和抑制效应。当偶联磷酸化后(State Ⅲ),光的触发效应仍存在,但此时的抑制效应不甚明显(比较图2—A、B、C偶联磷酸化部分)。所以光对嵴膜小囊的影响在耗氧和偶联磷酸化反应上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985.
自从Perutz和Kendrew用X光晶体衍射方法做出了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三度空间模型以后,人们能够直接地看到肽链的走向、折叠和侧链基团的精确的相互关系,对于蛋白的空间构型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这项技术很快的用到酶的研究上来,现在这方面的研究,成了空间构型研究中最活跃和最吸引人的领域,被认为是解决蛋白质空间构型问题的最有力的手段,好象X光衍射可以代替其他的物理化学研  相似文献   
986.
1.1975年于内蒙自治区蒙族牧民中发现一种D型β链异常血红蛋白,暂命名为血红蛋白D-乌兰花。2.本文对此变异物做进一步分析,弄清其一级结构特点为β121谷→谷胺,证明Hb D乌兰花=Hb D Los Angeles(Hb D Punjab)。3.Hb D Los Angeles在伊朗及印度次大陆的发生率相当高。H.Lehmann曾提出这种血红蛋白可能来源于蒙古族。4,现在我们证明在蒙族中确有Hb D Los Angeles,从而给Lehmann设想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7.
人体体表发光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考察机体经γ射线照射后,尿液与去氧核糖反应的特异性,通过正常人与进行放射治疗的肿瘤病人的对比,以及猕猴的照射实验,观察了尿液中此反应的出现规律,及其与样品浓度的关系。证明此反应并非照射以后排出的尿液中都能出现的特异现象,阳性反应出现的规律和频度,在正常人或猴以及受γ射线照射以后的肿瘤病人或猕猴排出的尿液中无显著差异,但与分析时所用尿液样品的稀释程度有显著的依赖关系,因此不能作为辐射损伤后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88.
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精氨酸残基被苯乙二醛或2,3-丁二酮修饰后,可导致酶催化活性以及对AMP 抑制的敏感性的丧失。在修饰时,有底物或AMP 存在,可分别保护酶的这两种性质,表明与活力有关以及与AMP 抑制有关的是两类不同的精氨酸残基。在底物保护了与活力有关的精氨酸残基后,可以观察到修饰引起酶对AMP 抑制的脱敏,完全脱敏后,每一亚基有2个精氨酸残基被修饰。在本文条件下,K~+对酶的激活作用以及K~+存在时酶对AMP 抑制敏感性增强等性质均不因精氨酸残基的修饰而变化。  相似文献   
989.
食料对于七星瓢虫取食和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是蚜虫的重要天敌。1970年以来,在我国北方棉区大面积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已取得优良成绩。为了确保瓢虫的来源以满足冶蚜在时间和数量上的要求,需要研究代饲料来维持越冬瓢虫的种群或进行人工繁殖。我们在1975年冬开始瓢虫代饲料的研究,证明以鲜猪肝、蜂蜜等配制的饲料能使成虫存活并产卵(动物所昆虫生理室,1977;动物所昆虫生理室等,1977)。我们注意到不同食料对成虫体重和产卵量均有明显影响;并认为取食量是一个主要问题,要提高以代饲料饲养瓢虫的工作,须先设法增加瓢虫对代饲料的取食量。  相似文献   
990.
本文是在已有工作基础上通过几种植物(菠菜、蚕豆、大麦和小麦)叶绿体片层膜上CF_1-ATP酶活力温度效应的研究,证明结合于膜的Mg~( )-ATP酶活力受控于膜脂。游离的CF_1-ATP酶活力Arrhenius图上并无破折点出现,而结合于膜的Mg~( )-ATP酶温度效应Arrhenius图上都有破折点出现。在测定温度范围内不同植物表现不同,菠菜的有两个破折点,蚕豆、大麦和小麦都只有一个破折点,彼此破折点所在的位置不同,活化能也不同。将菠菜叶绿体片层膜摘除CF_1后的残缺膜与蚕豆CF_1重组;或将蚕豆、大麦和小麦叶绿体制备的残缺膜片与菠菜的CF_1重组,其重组膜系统Mg~( )-ATP酶温度效应Arrhenius图形都与各自的残缺膜原来膜片的Arrhenius图形相似。这些现象支持CF_1-ATP酶活力受控于膜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