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4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3篇
  1952年   3篇
  1950年   2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41.
目的:构建人IL-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32a-IL-3,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方法:通过佛波酯(TPA)和植物球血凝素(PHA)刺激人T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增加IL-3mRNA表达水平,提取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cDNA,以Jurkat细胞c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人IL-3基因,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宿主菌株BL21中,以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通过改变IPTG浓度,诱导时间,诱导温度等条件最终实现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检测表达情况。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IL-3。SDS-PAGE检测结果证明实现了人IL-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L-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良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管重建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30例有吸烟史的男性鳞癌需要手术的患者按其肺功能结果分成二组,对照组:(肺功能正常组);COPD稳定期组:(肺功能异常组),每组15例,标本来自于癌旁的肺组织,肺血管重塑的形态学观察行HE和MASSON三色染色,行免疫组化来观察CTGF蛋白、PCNA蛋白在肺血管平滑肌中的表达。结果:(1)COPD组肺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管壁的胶原厚度、肺动脉平滑肌中CTGF蛋白及PCNA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TGF与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管壁的胶原厚度及血管平滑肌中PCNA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0.68、0.86,P<0.05)。吸烟指数与管壁面积/管总面积及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0.99,P<0.01)。结论:单纯吸烟者即有血管重建,吸烟伴COPD者血管重建更加严重,CTGF在COPD患者肺血管中的表达较对照组高,可能参与了COPD血管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观察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使用阿奇霉素引起的静脉炎的疗效与效果。方法:从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的呼吸内科患者中选择100例使用阿奇霉素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使用阿奇霉素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普通组使用普通透明贴,对照组患者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两组患者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50名患者使用普通透明贴,16例未发生静脉炎,发生静脉炎为34例;对照组的50名患者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仅有2例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对照组与普通组相比,对照组结果好于普通组,P<0.05差距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可以有效的减少呼吸内科患者使用阿奇霉素造成的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4.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进行研究,对其寄主昆虫CO(I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和真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equence,内转录间隔区)区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以确定两者亲缘关系。方法:在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性状研究的基础上,对两者来源真菌ITS区和寄主昆虫COI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与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BLAST检索比对。结果:发现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的来源真菌ITS区和寄主昆虫COI基因序列均有较高相似度。结论: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5.
曾经生命垂危的患者康复到能够骑自行车。再生医疗在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迈向产业化的脚步最近几年却停滞了。没有任何企业在推进临床试验。业界开始出现观察气氛,制造商心存不满。管理当局表示出了“我们也想推进再生医疗”的意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6.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是一种抗渗透能力强的单细胞绿藻, 甘油在其渗透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对5种不同NaCl浓度条件下, 盐藻的生长、细胞内甘油含量及甘油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NaCl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盐藻的生长; 高渗胁迫条件下甘油含量迅速增加,3-磷酸甘油磷酸酶的活性和二羟丙酮还原酶催化二羟丙酮转化为甘油的活性明显增加; 而低渗胁迫条件下的甘油含量会迅速降低, 3-磷酸甘油磷酸酶的活性丧失, 二羟丙酮还原酶催化甘油转化为二羟丙酮的活性增加。基于此实验结果, 我们对盐藻渗透胁迫条件下细胞内的甘油代谢过程与其抗渗透胁迫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7.
3a蛋白和7a蛋白是SARS-CoV的非结构蛋白,分别主要由SARS基因组中ORF 3a 和ORF 7a所编码。在体内和体外感染病毒的细胞中均发现了有3a蛋白的表达。首先将pGL3-Control载体进行了改构,除去了SV40启动子基因,获得了pGL3-Enhancer载体,将获得的IFN-β启动子基因连入载体中,构建了带有人IFN-β启动子基因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IP-21,并且通过实验证明所构建的质粒在干扰素的诱导剂NDV的作用下能够表达荧光素酶活性,照度计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增强,从而验证了所构建的重组质粒的有效性。为了观察SARS-CoV非结构蛋白3a和7a对干扰素诱生途径的影响,将IP-21瞬转入稳定表达有3a和7a蛋白的CHO细胞,通过荧光素酶的信号强弱对3a和7a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ARS-CoV的3a和7a蛋白能够刺激荧光素酶的表达,即在体外的细胞实验中,3a和7a能有效地激活IFN-β的启动子部分。此结果对进一步研究3a和7a的功能以及对SARS-CoV的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8.
RASSF1A 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RASSF1A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候选抑癌基因,其正常表迭能够抑制肿瘤的发生。启动于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可以导致其失活,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RASSF1A的甲基化状态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参考指标,而逆转RASSF1A的甲基化则可能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9.
目的: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敏感和耐药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对敏感和耐药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蛋白质组差异分析。结果:ATRA敏感和耐药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2-DE平均蛋白质点分别为(746±57)和(617±41),敏感与耐药患者的2-DE相比,有16个蛋白点表达明显上调,22个明显下调。另有4个蛋白点(Mr/pI:24.6kD/8.05,32.3kD/5.17,22.3kD/6.51,25.1kD/7.09)在敏感患者中特异表达,5个蛋白点(Mr/pI:21.9kD/5.45,23.4kD/6.27,22.9kD/6.65,23.9kD/7.39,24.7kD/7.65)在耐药患者中特异表达。结论:结果提示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与APL对ATRA耐药的机制有关,该研究有助于揭示APL对ATRA耐药机理和发现新的临床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0.
甘草的药理作用概述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国内外期刊中有关甘草药理作用的文献进行查阅,综述了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抗消化性溃疡、解痉、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和解毒、抗病毒、镇咳祛痰、抗肿瘤、抑菌、防治肝损害、抗衰老、抗心律失常、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其临床应用有广阔的前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