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红芝  逄波  张力  阚飙 《微生物学报》2009,49(6):733-739
摘要:【目的】分析霍乱弧菌产毒株和非产毒株在甘露醇发酵液和LB (Luria-Bertani) 培养液中生长的基因表达谱和代谢差异特征。【方法】提取甘露醇发酵液和LB培养液中霍乱弧菌甘露醇慢发酵株(产毒株)N16961和快发酵株(非产毒株)93097生长第一小时的总RNA,应用霍乱弧菌N16961基因组芯片分析各菌株在不同培养液中的表达差异基因。【结果】 筛选出产毒株N16961在甘露醇发酵液和LB中表达差异基因142个,非产毒株93097有418个,这些表达差异基因主要分属于6个不同的功能类群,主要是转运结合、能量代谢以及蛋白质合成代谢功能。【结论】甘露醇发酵液和LB中产毒株和非产毒株的许多功能基因的转录水平有显著差异,这些表达差异基因可能与霍乱弧菌在甘露醇发酵液中代谢产酸有关,这为进一步分析霍乱弧菌代谢甘露醇的机制、以及分析产毒株与非产毒株的甘露醇发酵快慢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
选择性剪接在Toll样受体4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属于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来自G-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并通过MyD88依赖途径或MyD88非依赖途径进行信号转导,引发核因子-κB(NF-κB)和其他转录因子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因子、化学趋化因子的产生,引起系统性炎症反应。选择性剪接是真核生物控制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机制,在TLR4通路中很多信号分子都存在着选择性剪接产生的异构体,且这些剪接异构体分子大都可负性调控TLR4信号转导通路。本文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3.
以菜心(Brassica rapa var. parachinensis)抗小菜蛾品种Caixin65和感小菜蛾品种Caixin69及6份F2株系为材料,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菜心抗虫株系的SCoT多态性,同时进行SCoT多态性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效率、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差异条带克隆分析。结果表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能检测出亲本与子代间的SCoT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变化,条带数量较多且清晰,提高了SCoT标记检测效率。选取亲本的10条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差异片段克隆测序,获得感虫序列4条、抗虫序列6条,GENSCAN预测其中8条具有启动子、终止子、阅读框等基因结构序列。同源性检索分析表明,感虫序列分别与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mRNA序列、大白菜克隆序列、白菜线粒体丙酮酸载体蛋白序列、甘蓝基因组编码未知蛋白的HDEM序列同源,抗虫序列分别与白菜RNA假尿苷合酶4线粒体mRNA序列、京水菜线粒体DNA序列、白菜未知蛋白mRNA序列、白菜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mRNA序列、大白菜克隆序列、哈茨木霉mRNA序列同源。本研究提高了SCoT标记清晰度、遗传多样性检测水平和差异片段克隆的精准性,使得SCoT成为批量克隆差异片段的高效工具,有助于挖掘SCoT功能性标记信息,开展初步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高优异株系筛选鉴定效率,加快育种进程,为菜心抗虫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
为了探索遮光处理对栀子开花特性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规律,为观赏栀子的科学配植及挥发物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大花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var. grandiflora)和小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var.radicans)为试材,经过5个不同遮光CK1(全光照对照,无遮阳)、CK2(疏林遮阳,杜仲树下,遮光率为80%)、T1(1层1针遮阳网,遮光率为60%)、T2(1层2针遮阳网,遮光率为70%)和T3(2层2针遮阳网,遮光率为90%)处理后,观测其开花特性(花期、开花时长、花量、开放率和花形态特征),并采集鲜花,利用SPME GC MS(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两种栀子花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适当的遮光可以使两种栀子花花期提前,但对开花时长没有明显影响,重度的遮光会使两种栀子花花期延迟,开花时长缩短;两种栀子花的CK1处理的花苞数和正常花数在5个处理中均最高,但CK1与T1的开放率没有明显差异,且均高于其他处理。(2)两种栀子花的花径/蕾长都随着遮光率的增加而减少,且花的开合程度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3)大花栀子共测出了4大类26种化合物,主要化合物有α 法呢烯、3 蒈烯、(E) Hex 3 enyl (E) 2 methylbut 2 enoate和乙酸芳樟酯;小叶栀子共测出4大类23种物质,主要化合物有3 蒈烯、惕各酸叶醇酯、苯酸甲酯和(3E,7E) 4,8,12 Trimeth yltrideca 1,3,7,11 tetraene。(4)两种栀子均在CK1处理下的香气成分种类最多,并随着遮光率的增加而减少,但其中萜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随着遮光率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随着遮光率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研究认为,遮光对这两个不同品种的栀子植物的开花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且在他们挥发物成分和相对含量上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实际园林植物配置中,建议将观赏栀子种植在适度遮光的环境下,如落叶疏叶的乔木下,尽量避免种植在强光和重度遮光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55.
放牧绵羊毛、血、粪、尿中矿物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金凤  张力 《生态学杂志》2013,32(3):668-674
为探讨青藏高原放牧绵羊矿物元素含量变化规律,本研究分春、夏、秋3季采集青海湖南岸绵羊毛、血清、粪、尿样品,测定Cu、Mn、Zn、Mg、Se和Mo的含量,并考查了各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清中除Mn、Se,其余元素在季节间差异不显著;毛中除Se其余元素差异显著,尿中各元素均差异显著,粪中除Zn其余元素差异显著(P<0.05).同一样品内不同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元素间的正相关较夏季和秋季多;粪内元素间关联度较高;Mg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协同关系较多,而Se元素则相反.同一元素在不同样品间的相关性表明:尿中矿物元素与其他样品显著相关;Zn、Se与其他元素相关关系紧密,而Mo元素则不甚紧密.综上,对于放牧绵羊而言,推荐尿液作为矿物元素实时监测指标;春季适时补充矿物质,可将Se与其他元素分开以避免相互拮抗.  相似文献   
56.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壶瓶山油脂植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发现壶瓶山油脂植物种类丰富(281种,隶属于70科184属).油脂植物不仅是植物油脂的主要来源,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植物的文化象征、药用功效和食用特点可以从壶瓶山油脂植物中选择性地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野菜,保健食品、民族药物.利用当地民族文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消退素是近期通过脂质组学方法从炎症消退期腹腔渗出液中分离出的由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的生物活性分子。新近研究发现消退素具有限制中性粒细胞的过度活化和募集、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等功效,并在脓毒症、哮喘等炎症动物模型中展示出良好的抗炎促消退效应。因而,消退素成为继脂氧素之后备受关注的内源性促炎症消退新介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构建和鉴定Hoxa11和EGFP双基因共表达真核载体.方法 采用DNA重组技术,将目的 基因Hoxa11克隆至含有报告基因EGFP的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Hoxa11经PCR,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转染至CHO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质粒的表达,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pEGFP-Hoxa1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Hoxa11能在CHO细胞中有效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共表达Hoxa11和EGFP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在CHO细胞中有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oxa11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9.
国际著名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我们的尊者恩师臧穆先生,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于2011年11月10日7时许在昆明逝世,享年81岁。先生的一生,是勤劳奉献的一生,他善于独立思考,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广识同行,为我国真菌学研究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为中国真菌学及其相关研究和发展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19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与否将上述患者分为早期复发组(n=103)与对照组(n=92)。先后采用x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T分期、N分期、TNM分期、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等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发现,N分期、TNM分期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新辅助化疗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进展期胃癌的N分期、TNM分期是其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而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