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3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bGM—CSF)的高效表达菌株E.Coli HB101/pZw.GM47,经酶切电泳、DNA测序、SDS—PAGE、Western印迹及生物活性测定等分析鉴定,证明能特异性表达有生物活性的14kDaGM—CSF,表达水平达40%以上,比活性高达5×107u/mg.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对具有灭蚊效果的链霉菌N0.7180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认为与已知的近似种都不相同,是一个新种,定名为灭蚊链霉菌(Streptomyces culicidicus Yan et al. n.sp.),它的培养物对中华按蚊、致乏库蚊、二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褐尾库蚊、骚扰阿蚊等幼虫有显著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23.
一九八○年十一月四日,成都动物园饲养了一年多的一对大熊猫“宝宝”和“天天”带着我国人民对西德人民的友谊,告别了蓉城到西德最大的城市西柏林去落户。由成都到西柏林,飞机要飞行二十二个小时,到法兰克福机场时是西德时间上午十点多,因为要转机,“天天”和“宝宝”在这里下了飞机。尽管那天法兰克福的天气很冷,寒风劲吹,雪花飞扬,一大批新闻记者冒着严寒在机场等候,“宝宝”、“天天”一出机舱,记者们的摄影机、电视录象机、电影拍摄机的镜头蜂拥而上,都以先拍为快。由法兰克福到西柏林是由一架美国军用飞机专程运送,当这架飞机到达西柏…  相似文献   
24.
山西蒲县薛关细石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记述了采自山西蒲县薛关的一批细石器。这批石器属于以楔状石核为特征的典型细石器技术传统。它的发现,对探索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吕梁山一带劳动、生息状况,对进一步探讨我国华北地区各细石器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亚热带丘陵区茶林复合系统小气候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相似文献   
26.
茶园冬季乔木落叶的分解和矿质元素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南方存在着一种传统植茶方式——茶林复合生态系统,近年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它在维持土壤肥力,抗御自然灾害和保证茶叶内质特性等方面的作用,然而对冬季乔木落叶分解和矿质元素释放的作用尚无报道。本文是对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茶树-乌桕复合园和茶树-板栗复合园的冬季乔木落叶分解的研究,为全面认识茶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性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本文报道了单细胞蓝细菌粘球藻(Gloeocapsa spp.)的分离培养新方法。经改进后的趣声波处理方法比前人报道的分离方法更简便有效,又不会对菌体产生不良影响。应用这一方法,从国内不同生态环境的土壤样品中,首次分离到4株Gloeocapsa spp.纯培养体,同时还证实了它们均有固氮酶活性。  相似文献   
28.
香菇栽培过程中,常常出现“蜡烛菇”(有柄无盖)、“松果菇”、“荔枝菇”(菌盖结团无菌柄或不开伞),这就是畸形变异菇。发生畸形菇的原因,除了菌种低劣或病毒感染之外,人为方面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品种选择不对路。我国香菇菌种有低温、中温、高温三大品系和早熟、中熟、晚熟三种类型。栽培者选用菌种不当,畸形菇就易发生。比如海拔高的山区,应选中、低温菌种为宜,如误用高温型菌种,菇蕾一出现,遇低温便萎缩不长,形成“松果菇”。二、发菌管理不当。在菌丝体(?)期间,如果发菌室光过强,特别是靠近窗口的菌袋,原基提早形成,袋内菇蕾早现,但受袋壁挤压,无法正常伸展,因此脱袋后第一批菇容易出现畸形。  相似文献   
29.
烟草叶肉细胞壁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叶肉细胞质外体(apoplast)中过氧化物酶(即与壁游离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幼嫩的叶片到成熟的叶片,有一个从低到高,呈S形变化的曲线。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同工酶谱带变化如下:第一叶只有一组(AⅡ组),第二叶开始增加至两组(AⅡ组、AⅠ组),到第七叶又只有一组(AⅠ组),AⅡ组消失了。这反映细胞生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同工酶在起作用。 与烟草叶肉细胞壁结合的过氧化物酶,都定位于AⅠ组,其中有两种同工酶是以离子键结合于壁的,有一种以共价键结合于壁。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