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X线钼靶摄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直径<1cm较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X线钼靶摄片和彩色多普勒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7%和80.01%,对>40岁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1%和75.9%.检出率X线钼靶摄影均明显高于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钼靶X线撮片和超声都是乳腺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乳腺钼靶摄片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更高,尤其适合于对40岁以上女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乳房基底部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实验性乳腺炎大鼠血清中自由基和抗氧化酶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雌性大鼠,其中的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抗生素组和移植BMSCs组,每组20只。通过乳头管灌注内毒素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乳腺炎模型,对照组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抗生素组基底部注射抗生素(5000 U/侧);移植BMSCs组乳房基底部移植BMSC 50μL(1×106个),试验0 d时灌注内毒素,1 d时注射BMSCs、抗生素及生理盐水,-1、0、3、5、7 d分别采血样,制备血清,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氧化还原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结果:移植BMSC组能显著降低乳腺炎大鼠血清中7 d时MDA、NO水平(P〈0.05),且MDA水平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移植BMSCs组7 d时血清中GSH-Px水平和1、3、5 d时CA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结论:BMSC能显著降低乳腺炎大鼠血清中后期NO和MDA水平,提高血清中前期CAT和后期GSH-PX,从而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3.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是新疆草原的主要危害害虫之一,为了从形态上精确区分群居型和散居型意大利蝗,本文用数值分类学的方法对两型成虫的10个形态指标和5个形态指标比值进行了数量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型成虫在所测量的10个形态指标上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形态指标比值中前翅长...  相似文献   
104.
新疆乌恰泉华地震前后泉水细菌群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新疆乌恰泉华地震前后泉水细菌群落的变化,采用微生物纯培养方法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法对地震前后泉水样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前和地震后可培养菌落的数目、菌群结构和优势菌都存在差异。地震前,25株菌分属于11个科12个属17个种,多数菌落归属于变形菌门γ亚群(Gammaproteobacteria)(82.63%),其中优势菌株为窄食单胞菌属某种\.RB25(Stenotrophomonas sp. RB25)(56.86%)和不动杆菌属某种.RB11(Acinetobacter sp. RB11)(24.31%);地震后,27株菌分属于14个科17个属21个种,总细菌数量减少,但生物多样性提高,变形菌门α亚群(Alphaproteobacteria)(49.64%)上升为优势类群,优势菌株为根瘤菌属某种.RA42(Rhizobium sp. RA42)(28.21%)。该研究为泉水微生物的映震研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代谢酶CYP1A1基因MspI位点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59例新疆汉族肺癌和84例新疆汉族健康人的CYP1A1基因MspI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并分析了CYP1A1基因MspI位点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和患者性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CYP1A1基因MspI位点3种多态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2,P=0.035),CC基因型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携带突变CC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OR=3.759.95%CI=1.228-11.494,P=0.035).(3)男女肺癌患者的CYP1A1基因MspI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1)CC突变基因型可能是新疆汉族人群的肺癌易感因素.(2)CYP1A1基因MspI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汉族肺癌患者的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为评价普通草蛉Chrysoperla carnea幼虫对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的捕食反应和选择偏好,以明确普通草蛉幼虫对这2种蚜虫的控害能力.[方法]室内设置不同密度的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统计普通草蛉2龄和3龄幼虫对2种猎物的捕食量,研究普通草蛉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结果]相同猎物密度下,普通草蛉2龄、3龄幼虫对麦二叉蚜的捕食量均低于麦长管蚜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对2种小麦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 Ⅱ功能反应模型和Holling Ⅲ功能反应新模型.3龄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89和1.106,大于2龄幼虫对猎物的瞬时攻击率,同一龄期草蛉幼虫对麦长管蚜的瞬时攻击率及日最大捕食量大于麦二叉蚜,2龄和3龄幼虫对麦长管蚜的处理时间为0.005 d和0.004 d,均小于对麦二叉蚜的处理时间.普通草蛉幼虫对麦长管蚜的最佳寻找密度高于麦二叉蚜,其中2龄普通草蛉幼虫捕食麦长管蚜的最佳寻找密度最高,为39.200.普通草蛉幼虫对小麦蚜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增加而降低,对麦长管蚜的搜寻效应高于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搜寻效应的下降趋势大于麦二叉蚜.[结论]普通草蛉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有较大的控害潜能,对于麦长管蚜的取食及控制能力高于麦二叉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常规MRI序列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DAI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比较CT、MRI和SWI的信号特征及脑内病灶显示率。结果:SWI显示病灶最多、最敏感;脑CT扫描次之;常规MRI序列敏感性差,只有部分病灶显示。结论:CT、MRI和SWI对DAI早期诊断、治疗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SWI是诊断DAI最有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相关临来因素。方法:分析292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科。结果: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为43.49%(127/292)。DN患者的病程、SBP、TC、TG、FBG、HbAIC、LDL-C、BUN和Cr均显著高于NDN患者(P<0.05);但DBP、HDL-C、BMI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归分析结果显示,DM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1c、BUN、Cr是DN的危险因素(OR值>1)。结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DM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1c、BUN、Cr等参数与糖尿病肾病并发率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9.
昆仑雪菊提取物对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昆仑雪菊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方法:将昆仑雪菊干燥花序粉碎,分别用水提法和乙醇法制备5种提取物。采用α-葡萄糖苷酶体外活性抑制模型,测定昆仑雪菊的5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这5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活性均高于阿卡波糖。其中提取物Ⅰ的抑制活性最强,IC50=28.2 mg/L。结论:昆仑雪菊提取物具有较高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提示昆仑雪菊在抗糖尿病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新疆杏树吐伦球坚蚧的防治指标与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吐伦球坚蚧Rhodococcus turanicus Arch.种群密度与杏树产量的调查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得出:40%毒死蜱·机油乳剂对其防治效果较好,7d后的防治效果可达83.99%;初步探明了吐伦球坚蚧的为害损失率,建立了杏树损失率与吐伦球坚蚧种群密度的回归模型为y=24.671Ln (x)-16.56(y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